【文 李興旺/明新科技大學】
為促進我國與友邦國家的實質合作交流,由外交部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TaiwanICDF)主辦、明新科技大學承辦之「南美洲友邦半導體技職研習班」,正式於2025年5月展開。
本次參訓學員來自瓜地馬拉與巴拉圭,涵蓋大學教授、工程師、在學學生與政府研究人員共50餘位,展現台灣技職教育與半導體專業在國際的高度吸引力。
其中,瓜地馬拉代表團主要來自 Del Valle、Galileo、San Carlos 等知名大學;巴拉圭則以 UPTP(台巴科技大學)、UNA(亞松森國立大學)與 CONACYT(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推薦為主。
明新科技大學作為本次培訓之實作基地,負責兩週專業培訓課程,內容包含半導體製程、IC封裝與測試、無塵室參訪、實作演練與跨文化交流活動,並於5月12日及5月19日舉行開訓儀式,熱情歡迎兩國學員來台深造。
【文李興旺/明新科技大學】2025年5月14日,來自美國Montana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的華語研習團第二度蒞臨明新科技大學,展開為期兩週(5月14日至27日)的語言與專業學習之旅。本次研習活動結合華語課程、台灣文化體驗與半導體及機械製造等專業課程,為來自美國的大學生打造一場內容豐富、跨文化深度學習的國際交流行動。
開訓典禮於當日下午在明新科技大學鴻超樓六樓APEC教室溫馨舉行,與會來賓包括校長呂明峯、副校長兼國際長廖信德、教務長王彥文、半導體學院院長張合、共同教育學院院長趙子嘉等與行政團隊。
呂明峯校長致詞指出,Montana州州長曾親自造訪明新,對學校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的發展成果高度讚賞。他表示,未來Montana州若能發展屬於自己的半導體產業,將是科技教育外交的重要里程碑,而明新樂於分享累積的能量與經驗,成為全球推動半導體教育的重要夥伴。
明新科技大學在半導體領域的教學與實務表現已廣受國際肯定,畢業生深獲產業青睞,薪資水準具競爭力。2025年初以來,已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習團接連來訪,涵蓋華語文學習、文化探索、半導體與機械等技術領域,充分展現「以科技為橋、以教育為本」的國際化願景。
本次研習團的學生全數為首次來台,有些甚至是人生第一次出國。面對台灣截然不同的文化風貌與生活節奏,從食物、氣候到語言、交通,樣樣都令學生們大開眼界。「每天都像拆盲盒一樣驚喜連連!」有學生開心地表示。台美文化的巨大差異不僅增添學習挑戰,也讓學員更加珍惜跨文化交流的每一刻。
率團教師Dr. Glenn Shaw分享,這是他第四次訪台,但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動,而唯一不變的是台灣那份令人難以忘懷的溫暖人情。他也幽默提到,這次因誤看日期讓團隊提早來台,所幸國際暨兩岸教育中心薛家明主任與華語文教學中心郭妍伶主任迅速協調,啟動應變方案,確保行程圓滿順利。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團員中還有一位熟悉的面孔——Cynthia Wier。她曾是第一屆Montana Tech華語研習團的學生,這次則以教師身分回訪台灣,並向學生們表示:「台灣的文化與情感是需要時間細細體會的,這裡值得你們再來、常來。」
本次課程由郭妍伶主任領軍設計,並由華語文教學中心前主任王文宏老師協同推展,精心安排聽說讀寫的華語訓練、生活實用情境課程,搭配廟會文化、客家風情、美食探索等文化活動,同時串聯明新半導體學院、工程學院資源,規劃基礎半導體與機械製造導論課程,讓學生全面理解台灣科技與文化的交織樣貌。
明新科技大學持續以半導體作為科技外交的媒介,攜手全球夥伴推動教育合作。透過深入的教學交流與人文互動,讓世界看見台灣,也讓台灣成為世界認識亞洲的重要窗口。
【文 李興旺/明新科技大學】
呼應政府「榮邦八大旗艦計畫」中「半導體供應鏈韌性」主軸,由外交部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TaiwanICDF)主辦之南美洲友邦半導體技職研習班於今(5月8日)正式開訓,來自巴拉圭與瓜地馬拉共計55名學員齊聚一堂,展開為期兩週的半導體專業訓練課程。
此次培訓班由明新科技大學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共同協力執行,課程涵蓋半導體製程、IC封裝測試、清淨室操作與實作訓練,旨在協助我國友邦培育新興科技產業所需人才,深化雙邊科技教育合作。
今日於台北舉行的開訓典禮上,外交部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司貴賓、國合會長官及多位支持本案的專案夥伴出席共襄盛舉,展現對國際產學合作的重視。明新科技大學校長呂明峯教授亦親赴現場,並致詞表示:「明新科技大學致力於培育國際技職人才,期盼透過本次合作,深化與友邦在半導體及技術教育領域的連結,共同面對未來全球科技發展的挑戰。」
學員將於接下來的兩週,分別於新竹的明新科技大學與台北的陽明交通大學展開密集學習,不僅強化專業知識與技能,更藉由文化交流深化台灣與拉美友邦之情誼。
【文 李興旺/明新科技大學】
菲律賓國家首都區資訊科技教育者協會(PSITE-NCR)代表團於2025年5月2日抵達台灣,隨即展開其在明新科技大學的訪問行程,旨在促進台菲高等教育的合作交流,特別聚焦於人工智慧(AI)創新與國際專班的推動。
此次來訪的代表團由Adamson University代表、同時也是PSITE-NCR現任會長Samuel Chua領軍,成員涵蓋來自菲律賓88所大學的教育者。明新科技大學由副校長廖信德率領,半導體學院院長張合、管理學院院長林於杏、工程學院副院長戴任詔、民生學院副院長邵雲龍、資訊工程系主任陳美支、張榮正副教授,以及機械系暨風力發電學程助理教授翁永豪等多位師長共同參與迎賓活動。
廖信德副校長強調,本次接待不僅是國際學術交流,更是明新科技大學積極響應台灣教育部新型專班政策的具體實踐。身為教育部「INTENSE Program」在菲律賓的副召學校,明新期盼透過與PSITE-NCR代表團的深入對話,在學程設計、產學合作、語言培訓等多個層面,深化與菲律賓各大學的合作關係。
在隨後的座談會中,資訊工程系張榮正教授分享了明新科技大學在AI教育領域的積極發展。他提到,明新從生活化的「樂高創客教學」出發,推動「寓教於樂」及「大手牽小手」的跨世代學習模式,鼓勵大學生與中小學生共同合作,培養創新思維與實作能力。展望未來,明新更將致力於將AI技術融入半導體封裝基地,朝向AI 3.0與智慧產線的升級轉型。
機械系暨風力發電學程翁永豪教授則分享了其在學程中的實踐經驗,他鼓勵菲律賓學生勇於嘗試、不怕失敗,並強調在強化專業能力的同時,也鼓勵學生積極投稿國際期刊、參與AI與機械競賽,以拓展學術視野並建立自信心。
副國際長王進安博士補充說明,明新科技大學目前有超過兩成的境外學生來自東南亞,其中菲律賓學生的比例相當顯著。為了提供國際學生安心的學習環境,學校設有穆斯林友善空間、跨文化支持服務,並在校園小教堂規劃靜思空間,成為學生們的心靈寄託之所,充分展現明新對國際學生的關懷與理解。
PSITE-NCR會長Samuel Chua表示,該協會與明新科技大學的合作淵源已久,特別是Adamson University與明新之間的深厚情誼堪稱台菲合作的典範。他期許此次同行的各校代表未來也能成為明新的重要夥伴,在學術期刊和研究發表方面展開更緊密的合作。Chua會長也提到,PSITE-NCR每年都會安排教師赴海外參訪,而明新科技大學溫暖周到的接待令他們「菲常感謝」。
除了副校長致詞與簡報交流,明新科技大學也安排代表團參觀了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與校園小教堂。此外,校方特別準備了新竹在地的傳統糕點「水潤餅」贈予代表團,象徵著明新送上平安、祝福與跨文化友誼的心意,期盼本次交流能成為台菲教育合作的一個嶄新起點。
【文 李興旺/明新科技大學】
由巴林王國中小企業協會組成的企業代表團,近日在外交部與利雅德台灣貿易中心安排與陪同下,蒞臨明新科技大學進行參訪交流,聚焦台灣在半導體教育、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等領域的發展成果。此次來訪,展現台灣科技教育在中東地區日益擴大的國際影響力,並為台巴高等教育合作邁出重要一步。
本次訪團由多位來自巴林科技產業的代表構成,重點參訪明新科技大學的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實驗教室與產學推動成果展示,由呂明峯校長親自接待,並邀集半導體學院張合院長及多位院所主管與會,進行熱烈交流。
呂校長在致詞中表示,明新科技大學於2024年與阿曼王國成功舉辦「阿曼青年半導體工作坊」,廣受好評,深獲外交部與國際學員高度肯定,進一步促進台灣與中東國家的教育連結。未來,明新將持續與中東國家深化互動,並已與巴林理工大學(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ahrain, UTB)展開交流洽談,擬邀請學生來台參與半導體工作坊與技術導向課程,期待透過此合作平台,推動雙邊互惠合作、人才培育與科技交流。
代表團對於明新科大在培育高科技人才、推動國際友善校園與穆斯林友好設施建構等作為表達高度讚賞,並指出,未來希能建立更緊密的交流合作模式,促進雙邊學生流動與科技知識分享。
此次訪問亦受到外交部重視,訪團返國後,特別透過公文表達對明新科技大學接待與協助之感謝,讚譽我校為台灣與中東交流的關鍵樞紐與典範。
明新科技大學自2023年起積極投入中東地區教育外交工作,從阿曼到巴林,已逐步拓展台灣科技教育的國際網絡。未來,明新將持續發揮「國際產業大學」角色,強化人才輸出與交流平台,為台灣在全球高等教育與科技創新中爭取更多能見度與合作機會。
【文 李興旺/明新科技大學】
在外交部的牽線促成下,明新科技大學與阿曼尼日瓦大學(University of Nizwa)自2024年開啟了友好交流。當年年底,明新工程學院李志鴻院長率團赴阿曼進行訪問,同行尚有四位來自半導體與智慧製造領域的企業代表,除拜訪尼日瓦大學,亦參與當地產學座談,為台阿雙邊的科技教育合作開啟新頁。
2025年4月,阿曼尼日瓦大學校長 Dr. Ahmed Al-Rawahi 應邀回訪明新科技大學。此次來訪行程緊湊充實,由外交部亞非司及明新科大協助安排,並由本校校長呂明峯親自接待,指示國際暨兩岸教育中心全程接待並且照顧好貴賓。校長一行深入參觀了本校「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與「智慧機械製造基地」,對明新在高階技術人才訓練、實作設施規劃以及產學接軌上的投入深表肯定。
Dr. Al-Rawahi 對明新校園的整體環境也留下深刻印象。有別於阿曼壯麗乾燥的自然風貌,明新科技大學所擁有的綠意校園、生態池景與自然步道令人耳目一新。他特別指出:「這裡不僅是學術研習的殿堂,更是適合靜心思考與創造的綠色學府。」
此行除深化雙方的合作情誼外,也為後續雙邊學術交流、技術合作、師生互訪及人才共育奠定穩固基礎。未來,雙方將持續推動更多實質合作方案,攜手促進臺阿高教與科技發展共榮。
【文 李興旺/明新科技大學】
2025年4月14日,阿曼王國諮詢議會(下議院)教育暨科學研究與創新委員會一行三位議員蒞臨明新科技大學參訪交流。明新科技大學校長呂明峯親自率領副校長及相關主管接待,雙方針對半導體教育合作展開深入交流,展現台阿兩國在高等教育及科技創新的合作潛力。
此次來訪代表包括:
委員會主席 Jamal Ahmed Al Abri 議員
委員 Ali Nasser AI-Harrasi 議員
委員 Ahmed Saeed Rashid Al Balushi 議員
中華民國外交部亞西及非洲司林茵茵科員
校方接待成員有:
呂明峯 校長
廖信德 副校長
張合 院長(半導體學院)
李志鴻 院長(工程學院)
王進安 副國際長
薛家明 主任(國際暨兩岸教育中心)
沈添賜 助理教授(電子工程系)
訪賓甫下車便對校園綠意盎然、環境生機勃勃表示讚嘆,直言學生在此學習如同園中植物般充滿活力。呂明峯校長致詞時特別指出,2024年阿曼青年於明新參與半導體工作坊後,對台灣文化、氣候與食物留下深刻印象,結業時依依不捨,這段經驗也促成本次國會訪問團的到來。
訪團隨後參觀明新科技大學「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由張合院長及王進安副國際長介紹設施。該基地模擬晶圓廠環境,包含晶圓切割、封裝測試、IC設計與真空訓練,並獲教育部及多家企業支持,投入高階設備及技術資源,使學生與業界新進人員皆能快速上線,展現即戰力。
此外,為展現對阿曼交流的重視,校方特別在學生活動中心展示阿曼國旗,象徵兩國合作關係進一步深化。呂校長表示,2024年為台阿合作的起點,未來期待更多學生與師資互訪、聯合課程及產學合作計畫,共創雙贏。
也因為此次阿曼的深刻影響與交流效應,同月22日,阿曼尼日瓦大學(University of Nizwa)校長將親自來訪明新科技大學,持續深化教育合作。此外,中東其他國家也對與台灣交流展現高度興趣,巴林中小企業代表團(Bahrai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ociety, Bahrain SMEs Society)預計於5月來訪明新,進一步探索人才合作、技術培訓與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透過一波接一波的中東高層互訪與學術交流,明新科技大學正逐步拓展「與中東對話」的國際布局,連結半導體教育、華語學習、人才共培等多元面向,開啟屬於台灣與中東的新篇章。
文/李興旺(明新科技大學 國際暨兩岸教育中心)
「這段旅程不只是學習,更是對未來的想像。我感謝台灣與明新團隊給我們溫暖、友善又具挑戰性的學習環境。」
——Nasriya Al Hinai,阿曼代表團團長
在冷冽的12月,來自遙遠沙漠之國的一群青年,在台灣這座島嶼上,展開了一場關於「未來」的探索。他們學的不只是晶圓、封裝與光罩,更學會了在異地跨文化中信任彼此、合作創新,並由衷相信:科技可以連結世界,教育可以改變命運。
這是一場因信任而開始的相遇。外交部與國合會委託明新科技大學辦理「2024阿曼半導體研習班」,這不只是雙邊合作的一小步,更是台灣向世界展現軟實力的一大躍進。
11位來自阿曼不同背景的學員──有初入大學的年輕學子,有在GSME任職的IC設計師,有肩負政策規劃任務的政府官員──在明新半導體學院經歷了兩週的密集課程。從IC設計的邏輯推演,到封裝測試的實機操作,每一位學員都完成了屬於自己的晶片作品,那不只是一塊矽,而是一份自我證明,一份可能改變家鄉的力量。
「我第一次走進無塵室,看著晶片從設計圖變成實體的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人生方向。」
——Muhanna Al-Maamari,製造工程師
「操作晶圓切割機,讓我知道我們阿曼人也能跨入全球科技版圖。」
——Al Muathir Al-Hinai,IC設計師
他們在社群平台上寫下最真誠的心聲。他們驚訝於台灣人的謙遜與效率,也深受明新團隊細緻安排所感動。為了尊重穆斯林文化,我們提供清真認證餐食、專屬祈禱空間與全程翻譯支援。即便語言不同、習俗有異,但教育的熱情與科技的光芒,使我們相知、相惜、相連。
在結訓典禮上,當Nasriya女士代表全體學員致詞,她提到這不只是一場課程,而是一次人生的轉折──一座橋,跨越國界,也連結了心與心。
這份橋梁,我們希望繼續鋪展下去。
因為我們看見的不只是這11位阿曼學員的眼神與笑容,而是他們回國之後,可能成為在Sultanate of Oman培育下一代科技人才的導師,可能成為推動《Oman Vision 2040》政策的幕僚,或成為阿曼第一家本土晶圓廠的創辦者。
而我們,也看見了明新作為一所大學的真正使命──在產學共榮之路上,引領青年踏實前行;在國際合作之路上,讓台灣不只是輸出技術,更傳遞理念與希望。
未來,我們會記得阿曼學員在光罩教室細心操作的模樣,也會記得在故宮前,他們與明新師長合影留下的笑容。那不是結束,而是一個起點。
因為我們深信:教育,是這世上最溫柔也最強大的外交方式。
而明新,將繼續用行動告訴世界──台灣,可以成為科技的領航者,也能成為友誼的起點。
【文 李興旺/明新科技大學】
明新科技大學於3月17日攜手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舉辦「2025年半導體國際教育交流會」,接待學術交流基金會(Fulbright Taiwan)與來自美國16所大學的國際教育主管(IEA Program),共同探討半導體教育、國際人才培育與華語教育的發展契機。此次活動由明新科技大學主辦,並獲Fulbright Taiwan支持,促進美台高等教育的深度交流與產學鏈結。
🔹 美國高等教育代表團來台 探討全球人才培育
本次會議由學術交流基金會(Fulbright Taiwan)推動,來賓包括南加州大學、北愛荷華大學、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等美國頂尖學府的國際教育事務主管與行政人員。訪團透過與明新科技大學、清華大學與陽明交通大學的深入對話,了解台灣在科技產業發展、高等教育體系建設、華語教育等方面的國際影響力,並積極探索未來合作機會。
明新科技大學校長 呂明峯 在開場致詞時表示:「明新科技大學致力於培育國際半導體人才,透過產學合作與國際交流,將台灣的技術與教育資源推向全球。此次交流不僅加強了台美學術與產業的合作關係,也開啟了更多學生交換與國際研習計畫的可能性。」
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那原道(Dr. Randall Nadeau)亦強調,該基金會多年來積極促進美台師生交流與學術合作,並鼓勵美國大學考慮台灣作為學生短期研習與交換的首選地點,為雙邊教育合作開創更多契機。
🔹 台灣成為美方高度關注的「華語+科技」教育基地
美方訪團代表對於台灣作為華語學習與科技研習基地展現高度興趣。隨著疫情後美國許多大學重新規劃華語學習與短期研習據點,台灣憑藉安全穩定的環境、高品質的教育體系、強大的科技產業,成為美方學校考察的重點對象。
明新科技大學透過「華語+科技」雙軌並行的學習模式,為國際學生提供語言學習與專業課程並進的機會,未來,美方學生可透過多種方式來台學習,包括:
✅ 短期交換計畫(Study Abroad & Customized Programs)
明新科技大學提供客製化交換學習行程,學生可先奠定華語基礎,再進入專業課程學習,同時探索台灣文化,走訪各地,實現全方位的學術與文化體驗。
✅ 雙聯學位或遠端課程合作(Dual Degree & Online Learning Collaboration)
明新科技大學已成功與菲律賓 Adamson University(ADU) 建立雙聯學位(Dual Degree)合作,成為台灣與菲律賓首個完成雙聯學位合作的學校,並成為當地技職教育的標竿。未來,美方大學亦可參考此模式,建立更多跨國雙聯學位機會,讓學生在美台兩地獲得國際認可的學位。
✅ 企業實習鏈結(Industry-Academia Internship Pathways)
明新科技大學與產業界緊密合作,可為國際學生提供「3+1+i(Intern)」、「4+1+i」等學習模式,讓美方學生先在美國修讀一定程度課程,再來台灣學華語+企業實習,真正達到學用合一。我校目前與台積電(TSMC)、Jtron、力成科技(PowerTech)、矽格(Sigurd)等企業合作,未來亦可為美方學生量身打造專屬的實習機會。
🔹 明新科大與美方學者共議未來合作
本次交流會議涵蓋多項重要議題,包括半導體教育、華語教學、科技教育、學生交換計畫等,與會學者代表分別進行專題簡報,促進深入討論。
🔹 明新科技大學代表:
薛家明(國際暨兩岸教育中心主任)——國際學術交流與學生交換機會
張合(半導體學院院長)——半導體產業人才培育模式
沈添賜(半導體學院)——產學合作發展趨勢
吳玟萱(華語文教學中心)——華語+科技跨文化學習模式
🔹 清華大學代表:
謝英哲(全球學術合作組組長)——清大與國際半導體教育合作經驗
沈昌宏(半導體研究學院)——台灣半導體技術發展現況
🔹 陽明交通大學代表:
徐文祥(國際事務長)——台美高等教育合作與學術聯盟發展
清華與陽明交大的學者也進一步補充說明台灣在全球半導體教育與研究發展的優勢,並探討未來的產學趨勢,促進國際人才鏈結。
🔹 明新科大深化國際鏈結,培養全球人才
明新科技大學校長 呂明峯 強調,明新科大將持續與美國及全球大學夥伴深化合作,不僅在半導體教育領域發揮影響力,也將華語學習與技術人才培育結合,培養具國際競爭力的學生。
此次學術交流基金會與美國16所大學代表訪問新竹,並實地參訪明新科大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對明新在半導體教育、國際學術合作、華語教育的發展留下深刻印象。未來,明新將持續強化國際鏈結,促進全球人才的雙向流動,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學習與產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