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預備週,幫助太陽班孩子熟悉班級作息
、晨間活動、建立班級常規,孩子慢慢融入學校生活。
三角旗及成長紀錄(自畫像及蓋手腳印),摺紙、剪紙、繪畫、塗鴉,鼓勵孩子獨立創作。
衛生保健-腸病毒宣導
透過律動歌曲,叮嚀幼兒正確洗手也加深幼兒的印象。
主題開始囉~ 主題:「旋轉吧」
👀找一找教室裡可以旋轉的物品
我們開始進行主題「旋轉吧」,帶孩子尋找教室裡旋轉的物品,孩子發現轉的技巧也會影響是否會成功旋轉、同樣是磁鐵為什麼只有圓形能順利旋轉而方形和魚造型沒有辦法旋轉、有些東西站著無法旋轉換個方向能成功旋轉,過程中孩子嘗試不同的方法使自己的物品旋轉,孩子將帶著這些發現,一步一步進入主題。
✨找找大自然可以旋轉的物品
尋找大自然中可以旋轉的物品,我們找到樹葉、樹枝、石頭和果實,並分組實驗看看是否會旋轉,一開始請孩子先熟悉旋轉的技巧,進行決鬥,大家當評審看看可以旋轉的大自然物品
。
🤸身體哪裡可以旋轉?
帶著孩子探索身體可以怎麼轉,從五官到肢體,孩子們很認真地嘗試身體每個部位旋轉看看。
📌紙陀螺、色紙陀螺創作
帶孩子認識紙陀螺及色紙陀螺創作的使用工具及步驟,也將作品帶到戶外嘗試旋轉,孩子發現可以在安全範圍內站著轉、中心竹筷的位置會影響陀螺重量導致陀螺旋轉的成效、陀螺的花紋旋轉後的不一樣,看到孩子能提出發現,樂於其中的感覺真好。
✨學習區探索
這學期教室裡設有藝術創作區(多元素材創作區、摺紙區)、組合建構區(大Lasy區、小Lasy區、LaQ區、Gigo區和百利智慧片區)、科學區(玩一玩區、實驗區)、語文區,讓幼兒盡情在學習區探索。
✨國慶風車
主題中,我們一起討論旋轉的功能有哪些,像是:製造風、移動、攪拌、鑽洞、玩具、開關、發電等功能;結合國慶日活動,與幼兒一起討論可以進行的創作活動,我們決定一起研究風車的製作方式,再一起到戶外玩國慶風車。
✨竹蜻蜓轉呀轉
帶幼兒至戶外進行風車試玩的時候,看到幼兒將風車的桿子用竹蜻蜓的方式把玩,因此決定一起來探索竹蜻蜓怎麼做;實際觀察竹蜻蜓之後,透過分組讓幼兒使用不同的素材進行創作。
📍色紙組
一起討論研究怎麼利用色紙結合吸管製作成竹蜻蜓。
📍紙杯組
紙杯加上吸管也可以成功做出竹蜻蜓嗎?
📍冰棒棍組
竹筷到底要怎麼固定在冰棒棍上,讓它們可以變成竹蜻蜓呢?
📍紙板組
紙板組要克服用剪刀將畫好的竹蜻蜓模板從紙板上剪下來,大家一起分工合作。
💪第一次分組製作竹蜻蜓各組都面臨了一些挑戰,也都沒有成功,但讓大家更想挑戰,因此藉由學習單的輔助,邀請家長和幼兒一起集思廣益,透過分享也發現幼兒們更加有想法,懂得聽取別人的分享,加上自身經驗的堆疊,所以第二次的試做大家做了一些修正之後,陸陸續續都成功了,組員間還會互相幫助,最後大家把玩著自己創作的竹蜻蜓都非常有成就感。
✨波浪鼓咚咚咚~真有趣
延續創作竹蜻蜓的巧思,運用手轉棒子使物品旋轉的動作,與孩子一起探索、創作會旋轉的波浪鼓 ;有了製作竹蜻蜓的舊經驗後,在製作波浪鼓的過程中更加能發揮創意、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
👀神奇的魔力轉圈圈
我們持續探索好玩的遊戲旋轉「玩」國,像是:魔力轉圈圈、旋轉木馬、旋轉水母、轉盤、摩天輪、旋轉盤、轉飛輪及旋轉紙條等;當中我們挑選了一個大家最感興趣的項目「魔力轉圈圈」的遊戲,請孩子思考所需的材料,接著請孩子分組選擇不同的紙材進行實驗。
🐍轉轉蛇真可愛🐍
孩子觀察轉圈圈的外觀,跟蝸牛、彈簧、馬陸蟲、蛇,也跟螺旋紋很像,我們運用螺旋紋繼續探索好玩的旋轉遊戲,好玩的聲音蛇以及用不同材質的紙做出色紙蛇、紙盤蛇和彈簧蛇(圖畫紙蛇),看到轉轉蛇,大家玩的真開心。
🏃校慶好活力
校慶舞蹈動作及隊形變化上,富有挑戰性,考驗孩子的反應,這一次的表演非常活潑動感,以及練習60公尺,孩子努力跑在自己的跑道上,值得給予大大的掌聲鼓勵,展現有活力的太陽班。
🍲歡樂迎新年🍲
引導孩子了解傳統的新年活動和文化;例如:孩子在家可以幫忙打掃地板、收拾物品、擦桌子、擦白板、穿新衣、戴新帽、家裡會佈置鮮花;還有對長輩說吉祥話……都是與新年有關的活動,孩子問:為什麼要貼春年,老師講述年獸來了的故事,是關於驅趕怪獸,迎接新年的傳說,結合了放鞭炮、貼春聯、穿紅衣等象徵驅邪避災的習俗,具象化的情節對孩子來說特別有趣且容易記住更加深孩子的印象。還能鼓勵他們參與家庭與班上的節日佈置,例如:在紅紙上寫出吉祥話和在紙盤上做撕貼畫創作,刺激孩子的創意靈感,孩子聽完整本繪本後可以跟家人和同學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過新年的經驗體會。
⚪慶元宵⚪
農曆年結束,接著元宵節慶到來,帶孩子進行元宵故事、做旋轉元宵燈籠、猜燈謎和運用輕黏土搓元宵餡料、滾小蘇打粉,最後在醋裡煮元宵,讓孩子觀察下水發泡的樣子。
🕶️「旋轉吧」還可以怎麼玩🕶️
上學期期末統整在主題「旋轉吧」孩子的經驗以及生活中的發現,孩子的分享出很多生活中發現旋轉的物品,期中我們將旋轉的功能分成製造風、會發電、攪拌、鑽洞、玩具、移動和開關這七類,今天透過孩子的分享我們加入加熱及工具這兩類,當中我們看到孩子探索很多好玩的旋轉玩具,也探究物品如何旋轉,在新學期我們想將帶孩子朝透過「轉動」而運作的工具及機器,為生活帶來哪些便利繼續探究。
🔌打蛋器、料理調理棒比一比 🔌
體驗打蛋器及料理調理棒製造麵粉糰,也請孩子將兩者進行比較,相同處及不同處。孩子融入體驗中,也將自己的發現分享給大家,有孩子提到兩者都是使用旋轉的方式在攪拌,而且造型也一樣,雖然料理調理棒是需要插電,但也是需要用手旋轉,使麵粉能順利攪拌。對於兩者的愛好各有孩子,有人提到料理調理棒雖然旋轉快,不過機型太重,旋轉時無法輕易控制,會發生麵粉噴出情形,使用打蛋器能自行控制力道和方向,不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延續孩子的體驗經驗,延伸到自製麵糰區,讓孩子學習調整比例,掌握打蛋器的技巧,做出能捏塑的麵粉糰。
🍹榨汁器、果汁機 的發現🍹
帶孩子實際體驗兩種不同方式製作橘子汁的過程。透過分組操作,孩子們一邊用果汁機打果汁,一邊用榨汁器擠果汁,進一步觀察與比較兩者的不同。
孩子們發現果汁機需插電,轉速快,但需要事先削皮剝塊;而榨汁器靠手轉,雖然比較費力,但能過濾果渣與籽,口感也更清爽。大家在操作中不只動手做,更透過觀察與討論,分享自己的發現與感受。最後,孩子們運用繪畫記錄下這次的學習經驗,留下美好又有趣的回憶。
🍿好玩的爆米花機 🍿
一起討論「爆米花是怎麼做出來的」,引發他們的好奇心與探索動機。接著,透過實際操作與觀察,孩子們一同體驗了三種不同的爆米花製作方式,了解各種做法所需的材料與工具,並親自品嘗比較味道的差異。孩子們在過程中觀察到爆米花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對於玉米粒變成蓬鬆爆米花的過程感到驚奇與興奮。活動最後,透過學習單的引導,孩子們紀錄下製作方式、使用的材料、爆米花的形狀,並分享自己最喜歡的味道和原因。
🍯棉花糖轉轉轉🍯
透過親手操作竹籤,孩子們加深了對旋轉概念的理解,興奮地拿起竹籤,與同伴一起合作接力旋轉,讓糖絲均勻地附著在竹籤上,在操作的同時,孩子們也仔細觀察棉花糖機的運作方式,並對機器如何讓糖絲形成產生了興趣。當孩子們品嚐到自己親手製作的棉花糖時,大家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份成就感讓他們感到非常開心。
🍧參訪刨冰店🍧
我們帶著寶貝們一起步行前往「刨冰店」,實地觀察刨冰機的運作過程,展開一場充滿涼爽與知識的探索之旅!出發前,討論了參訪的重點與應該注意的行為禮儀,也一起動手製作了感謝卡片,準備送給親切的店家老闆,表達我們的感謝之意。在參觀的過程中,老闆耐心地解答孩子的疑問,還實際示範刨冰機的操作方式,大家能更直觀地理解機器的原理與用途。活動最後,開心地品嘗了現場製作的刨冰,在清涼中結束這趟有趣又豐富的學習旅程。回學校我們安排孩子動手體驗小型刨冰機,讓他們比較與店家機器的不同,像是大小、操作方式、冰的細緻度等等。這樣的延伸活動也讓孩子從「看」到「做」,進一步鞏固了學習經驗。
🧇香香的鬆餅🧇
和寶貝們一起動手做鬆餅囉!從小手努力攪拌麵糊的模樣到電動攪拌機的轟隆聲,孩子們在過程中不只學會了操作不同的器具,也感受到親手參與的樂趣。當鬆餅機掀蓋的那一刻,香噴噴的鬆餅出爐,大家都開心得不得了,教室裡瀰漫著幸福的香氣!盡可能讓孩子們參與備料、攪拌、烘烤到擺盤的每個步驟,讓他們「做中學」,也在過程中培養合作與專注的能力。最後感謝家長們提供豐富又有創意的配料,讓孩子們能夠盡情發揮、享受美味成果!
🩷「旋轉吧」的尾聲🩷
主題課程「旋轉吧!」已進入尾聲。孩子們運用會旋轉的機器,結合「感謝」的主題,親手製作了爆米花和鬆餅,與師長及爸爸媽媽一同分享,用行動表達對身邊重要人的感謝之意。我們也運用毛線創作了可愛的「旋轉烏龜」,讓孩子在操作與創作中,體驗旋轉的原理與樂趣。透過這一連串的活動,孩子們不僅獲得知識與技能,更學會了表達感恩,主題活動也畫下溫馨而美好的句點。
🎒幼小銜接開始囉🎒
幼小銜接讓大班幼兒提前體驗小學的生活作息,透過多元課程,逐步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活動中,孩子們主動參與,勇於舉手發表自己的想法,展現出對新挑戰的期待與自信。大班的孩子正在學習較正規的作息與課堂規範,透過每日的引導,孩子自主抄寫聯絡簿、安靜等待與表達需求,為未來進入國小打下良好基礎;中班的孩子接觸認知課程,大家對新內容充滿好奇與興趣,學習氛圍相當熱絡。 孩子們在新環境中展現出適應力與成長的喜悅。
🩷畢業季🩷
六月進入畢業季,開始帶領大班孩子進行畢業典禮的各項練習,包括表演、進場、頒獎儀式與畢業生代表致詞。過程中,孩子們展現出令人驚豔的學習能力與毅力-不但能熟記舞蹈動作,還能配合隊形的變化,默契十足地完成每一次練習。中班的孩子也學習當一位有禮貌的觀眾,學會安靜觀看、認真聆聽、在適當時候給予掌聲與鼓勵,也在過程中感受到典禮的氛圍與意義。
引導孩子分享「長大後想做什麼」,並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志願轉盤」,孩子們踴躍分享自己的志願,有的想當發明家、有的夢想成為消防員,也有的希望能當老師或公主。透過繪畫與手作,孩子將自己的夢想具象化,也在創作中展現了豐富的想像力與語言表達能力,每位孩子對未來都充滿了期待與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