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航空,準備起飛
2019年起,我們已飛行
23
國家
50
小時
1000
學生人數
51K
飛行公里
本校圖書館擁有可容納250人的中型演講廳,可定期辦理專題講座。講座邀請旅居在台的外籍人士,讓學生在參與講座活動中認識不同國家及文化,提升跨文化之理解及國際視野。
近年活動一覽
時間:113/09/27
邀請【Before Watt 瓦特以前訂製所】負責人江靖傑先生,分享如何在傳統樂器產業透過自製樂器闖出自己的路,擔任多場活動講師及演奏者,在文創產業的創業歷程,看見跨領域合作的各種可能性。
時間:113/11/1
由長榮大學-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學士學位學程楊岳霖老師,分享國內外陶泥表現之異同,如何以陶藝技術進行創作, 透過此次陶泥創作完成獨一無二的居家小物作品,體驗動手做的樂趣,了解文創商品的各種可能性 。 一起在創作過程中發揮創意、提升美感生活素養。
時間:114/04/11
由捏麵人藝術家Pindy Windy分享創業心路歷程與教作捏麵人,使參與者能接觸到印尼相關文化與在台新移工之不同發展面向,透過學習台灣傳統捏麵文化闖出自己的藝術之路。Pindy Windy曾於臺南市美術館2《SUNDAY:臺灣當代移工藝術特展》參展,以及舉辦捏麵人工作坊,展出創造多元共融的東南亞風景;藉由此次活動過程帶領大家欣賞作品及分享來台生活之創作歷程。
時間:114/05/02
由俄羅斯籍Anna Nemytchenko至本校分享斯拉夫民族的千年傳統工藝-斯拉夫偶,透過介紹及實作工作坊讓學生了解斯拉夫偶工藝於斯拉夫民族的生活中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講座中先介紹斯拉夫民族與俄羅斯的文化背景,接著帶領聽眾探索斯拉夫偶在數千年來的歷史中,如何融入斯拉夫民族與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並扮演的重要角色。最後則透過現場指導與示範,帶大家一步步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斯拉夫偶。
時間:109/11/27
由波蘭籍攝影家羅安德,分享波蘭的歷史、地理、文化和美食,以及他在高雄生活的觀察、體驗。
時間:109/12/18
由美國籍主廚艾天樂,帶領學生進行自我對話,以及讓學生們親手製作美式漢堡。
時間:110/5/7
Rémy Gils,中文喚「吉雷米」,台語叫「一粒米」,來自法國普羅旺斯,2006年,26歲的雷米隨劉一峰神父來到花蓮玉里,從此駐足台灣,盡力守護台灣這片土地。他是熱愛台灣語言文化的作家,也是用雙腳愛台灣的馬拉松跑者。來到台灣數十年的吉雷米,默默為台灣奉獻心力,致力於文化推廣。
時間:110/9/10
本場次由文藻科技大學德籍教授李克揚先生主講,介紹德國的語言文化及社會。
時間:110/10/8
本場次由西班牙籍穆西爾教授分享西班牙的節慶文化、美食、生活藝術。
Life and Learning in Spain and Taiwan
時間:111年3月12日
主題:Life and Learning in Spain and Taiwan
本場次由Manu 分享西班牙的人口、地理、節慶文化、美食、生活藝術等,和在異地求學的經驗,他在台灣這塊土地的生活樣貌等等…,最後說明不同地區的西班牙人眼中的西班牙有何不同風貌。
時間:111年10月7日
本次講座內容Rémy分享他在台灣經歷過的每一個重要階段和分享參加閩南語考試的經歷,並針對題型說明。
時間:111年12月23日
本場次活動邀請在聖露西亞且已有餐飲經驗的狄恩蒞校親自教導同學們製作「Coconut-Raisin Rock Cake」,該點心是家家戶戶媽媽會準備給放學回到家孩子們吃的小點心。
時間:112年3月3日
講師Danylo羅丹尼全程以英文分享烏克蘭的歷史、地理、節慶文化、美食、生活等,分享在台灣觀察到的生活樣貌,且分享台屋人面對生活方式的不同。最後則是教導同學們簡單的烏克蘭打招呼語。
時間:112年3月13日
本場次主要介紹台日工作文化不同、台日婚姻文化差異,並分享在台灣留學生活體驗和對台灣日常生活的觀察
時間:112年3月24日
本場次介紹簡單泰國招呼語&泰國食物,帶學生手作泰式沙拉 ,介紹泰國傳統服飾並讓學生試穿傳統服裝,最後分享泰國花環在節慶的重要性,且引導學生製作花環。
時間:112年5月22日
時間:112年6月16日
時間:112年7月21日
時間:112年9月15日
鹽製作之理論介紹。
著手進行實驗產生鹽。
時間:112年9月15日
時間:112年10月6日
介紹自然科學小論文主要架構,尤其著重在methodology,分享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並給予學生不同實驗例子來教導學生如何設計自己的實驗
時間:112年11月24日
1. 介紹簡單西藏招呼語和地理位置
2. 介紹西藏特殊飲食文化
3. 講師分享個人故事,從西藏翻越喜馬拉雅山再到印度的旅程。
時間:113年3月1日
時間:113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