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校輔導服務

到校輔導服務-竹圍國中 

教學主題 : 海田石滬 

共同議課

共同觀課

體驗堆築石滬

石滬是沿海居民捕魚的方式之一,用特殊工法在潮間將石頭堆疊成弧形陷阱,

再利用漲退潮原理來捕魚。這是一種海洋經濟活動,同時也具有歷史文化意義與特色。

本教案目的在讓學生瞭解早期漁民的捕魚方式,

並介紹石滬的堆築工法與其所孕育的豐富生物資源。

引導學生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藉由實際捏塑與影像閱讀,

統整相關概念,並在發展活動中,讓學生思考石滬的留存價值與歷史意義。 


1.能夠核實課程綱要與國中學生的群性特質來掌握學習目標。

2.教材有效引起孩童的學習動機,利用石滬動手做的方式結合自然科學原理,獲得學習成就感。

3.認識石滬歷史,理解其文化價值與了解人類與自然之間共好、共存的關係與方式。

4.手作過程可以從操作細節發現學生差異性,有效地教學巡視協助並指導學生。 

到校輔導服務-蘆竹國小 

教學主題 : 年年有「魚」,你吃對魚了嗎?

共同

教師課間協助操作數位媒材

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為貼近五年級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經驗,自海鮮指南中選擇較常食用及出現的海鮮類別

作為討論的教材,並將海鮮指南原有的建議食用、斟酌食用、避免食用三類

簡化為建議食用及避用食用二類。 

於圖卡中揭示海鮮圖片及生活史簡介,提供小組共同進行短文閱讀,

提取重點加以討論做為建議使用或避免使用的判斷依據;

將本單元學習重點:希望在教學後協助海洋保育讓海裡年年有 「 魚 」 。


1.藉由圖卡的海鮮介紹認識日常食用海鮮,辨別建議食用與避免食用的種類 。

2.利用媒體影片從石花菜生長的環境開始認識材料,並認識採集後所需的加工過程,可以體驗

   生活材料與實驗室環境的差異。

3.海洋食物鏈、海洋生物生活史等融入遊戲中強化學生的記憶 透過小組討論及學習單實作深化學習。

4.分組座位的安排方式和公開小組進度表格,可以讓每位學生觀察到同學們的學習狀況與進度。

5.藉由對海洋生物的認識,延伸永續海鮮的觀念,思考什麼才是正確的海洋飲食文化,

   進而在生活中實踐分享給身邊的人們,讓每一個家庭都懂得買對魚並且吃對魚。

到校輔導服務-南興國小 

教學主題 : 比恐龍還老的活化石-藻礁 

共同議課

小組活動

任務獎勵儀式

藻礁地形全球少見,現生的藻礁可見於加勒比海、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多為極端地帶。

臺灣面積最大的藻礁地形是指桃園小飯壢溪口南岸至新屋溪口北岸,也就是所謂的觀新藻礁。

其生態環境兼具海洋、河口等複合型生態系統,加上藻礁有多孔隙的特性,

是各種水中生物的最佳棲地,號稱是海洋生物的育嬰房。

這個天然魚場不僅漁業資源豐富,也帶動了週遭的漁業活動—牽罟及石滬。

建構學生對觀新藻礁的知識瞭解,擁有永續海洋的觀念。 


1.透過說明、觀察、實作、發表、評量等活動,建構對藻礁地形及生態功能的基本認識。

2.以小組與個人不同方式完成牌卡與科技化評量完成學習任務,可以提升人際互動,

   並同時結合科技互動提升學習動力。

3.進行素養學習活動,透過ORID焦點討論法及發表,將資源永續的觀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4.透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是小小解說員,也是愛護自然環境的生力軍。

到校輔導服務-平興國中 

教學主題 : 百年石滬的數藝美學

共同議課

介紹石滬歷史與特色

討論設計海岸旅遊方案

石滬是沿海居民捕魚的方式之一,在潮間將石頭堆築成弧形陷阱之後,

再利用漲退潮原理來捕魚,其特殊工法包含了許多數學幾何概念。

這樣與海洋合作的經濟活動,同時也具備自然美感與歷史文化傳承的意涵。 


1.讓學生瞭解早期漁民的捕魚方式與經濟,並介紹石滬融合數藝的堆築工法。

2.認識自然界的數藝美學,發現石滬的美學與文化。

3.引導學生連結自己的生活經驗,藉由時事討論與影像閱讀進行素養學習活動。

4.透過本次教學活動讓學生藉由規畫自行車旅遊,同時認識桃園的海岸亮點

   推廣家鄉海岸的美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