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膏菌科/鵝膏菌屬
別稱:毀滅天使、招魂天使、破壞天使
外貌:為中至大型菇菌,全體白色,菌蓋的中央為淡黃色圓頂狀突起,潮濕時具黏性。
有膜質菌環,極易脫落。菌環以下布滿鱗片。
根部有袋狀菌托
分布地區:廣泛分佈於北半球
生長時期:初夏到秋季時,可在闊葉林或針葉林地上發現散生或群生的子實體
毒性:極強,食用一小株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食用後6~24小時會出現腹痛、嘔吐、下痢等腸胃性毒菌症狀,大約一天完全消失,
但24~72小時的「假痊癒」後,會出現更嚴重的肝臟或腎臟等內臟機能障礙以至衰竭的症狀,如黃疸、肝臟肥大、消化器官出血等,如未能即時做消化道洗淨、血液透析則有可能死亡。
鵝膏菌科/鵝膏菌屬
菌蓋直徑約6~ 15 公分 。表面為紅至橙色,布滿了白色塊狀鱗片 。
毒蠅傘老熟後 , 菌蓋會張開至平展 ; 蓋緣出現短條紋 。
菌褶白而密。粗胖菌柄也星白色
長度約 10~ 24 公分
菌柄上段留有膜質菌環 , 基部圓膨 , 由菌托碎片演變而來的塊狀鱗片 , 呈環狀附著在基部上
生長時期:夏秋之際、生長在針葉或關葉樹林裡的菇類 ,以白槿等樺木屬的樹底下最多 , 有時甚至還能排列成環狀生長
毒性:強,誤食後會引起嘔吐或腹瀉等消化系統的中毒症狀或肌肉痙攣 、幻
覺等
1.破壞細胞,造成肝臟、腎臟功能受損。是致死率最高的
2.自律神經
3.中樞神經
4.腸胃刺激
5.手腳末端腫脹、壞死
6.溶血型:主要症狀是在1-2天內發生溶血性貧血,症狀是突然寒顫,發熱,腹疼頭疼,腰背肢體疼,面色蒼白,噁心,嘔吐全身虛弱無力,煩躁不安和氣促。此類中毒症狀主要由鹿花菌引起。
症狀:嘔吐、腹瀉、頭痛、腹痛、盜汗、肝腫大、黃疸、腸胃出血、精神錯亂、幻覺、痙攣、發冷、脫水、全身肌肉痠痛、呼吸困難、心跳數增加
1.大量飲用溫開水
2.用指尖深入喉嚨深處,將誤食的菇類盡快催吐出來
3.多喝稀釋過的綠茶等有利尿效果的飲品
4.觀察症狀是否減輕
5.就醫,務必留下誤食的毒菇,以便醫師釐清中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