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介紹關於幾種常見菇類的小知識。
金針菇會散發如鐵鏽般的氣味。
野生金針菇黏性很強,人工栽培的則沒有黏性
膨瑚菌科/小火菇屬
別名:滑茸
說到金針菇,大家想到的應該是菌柄細長、顏色雪白的菇菇。
但其實野生金針菇的外觀和我們的印象十分迥異。
他們會在晚秋到早春之際,生長闊葉林的倒木上。菌蓋呈黃褐色,初期為球形,再轉為凸面,接著張開至平展,最後向外翻。
子實體為叢生 。
菌褶為白至淺黃褐色,稍偏粗大的菌褶之間還有小菌褶。
菌柄上長有黑色的細毛,表面呈天鵝絨狀。
1.「蘑菇殼聚醣」在腸道中能帶走多餘的脂肪並排出體外,有助於血脂控制。
2.膳食纖維豐富且不易被胃酸破壞,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對保健腸道也有益處。
光茸菌科/香菇屬
別稱:冬菇、厚菇、花菇、椎茸
菌蓋:幼年期為凸面體,之後張開至平展;顏色為茶色至褐色。表面略帶水氣,但不黏滑。
菌褶:彎生至波狀彎生,顏色偏白、生長密集。
菌柄:內部扎實,至根部附近有些許鱗片狀。
栽培歷史最悠久、食用最普及的菇類。
雖可食用,但在全生或半生的狀態下食用,有些體質的人可能會出現過敏症狀。
1.富含維生素D、多醣體、膳食纖維、硒,可幫助降血壓、降膽固醇。
2.含香蕈多醣體 ,動物實驗發現,可抑制癌細胞生長,並有提高免疫T細胞活性功能。
1.富含植物性蛋白質,有助於組織修復、肌肉生長,除了豆腐之外,杏鮑菇也是素食者補充蛋白質的重要來源。
2.每 100 克杏鮑菇中就有 3 克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飽足感,有助於體重控制,還能幫助腸胃蠕動預防便祕。
3.杏鮑菇含豐富的鉀,能幫助體內排除多餘的水分,有助於穩定血壓。
側耳目/側耳屬
別名:刺芹菇、刺芹側耳
因其有杏仁般的香氣以及近似鮑魚的口感而得名 。
菌柄:厚、白色肉質
菌傘:小型棕褐色
野生杏鮑菇菌蓋大、菌柄細,與人工栽培品明顯不同
木耳科/木耳屬
顏色:茶褐色倒帶紫色的深褐色
大小:通常3至8公分,但可多達12公分
形狀:變化多,耳朵狀到碗狀皆有。
背面有細小的毛狀物,內側光滑
含水分時,因膠質而呈現透明感;溼度降低時,乾燥萎縮變小,貼在樹上生長。
橫向附著在基板上,有時帶有一個非常短的柄 。
富含膳食纖維、植物固醇,不僅有清理腸道的作用,也有助於降低血膽固醇和血栓發生機率。
多醣體等活性成分具有強化免疫力的效果,幫助抵禦病毒和細菌的入侵。
富含能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的維生素D,其含量在所有食物中居第一。
側耳目/側耳屬
別稱:平菇、側耳、糙皮側耳、蠔菇、黑牡丹菇、北風菌、鮑魚菇或天喜菇
菌蓋:
(1)直徑約5-20公分,會從凸面狀展開至貝殼狀至半圓形或漏斗狀。、菌蓋、邊緣幼滑呈波浪形
(2)顏色:近黑色→灰色→灰褐色→白色
(3)只長在單側
菌褶:延生,通常是白色。
菌柄:短少,一般是水平及從木中伸出。
孢子印在黑紙上是白色至淡紫色的。
菌絲體:白色及生長蓬勃,容易糾結成粗壯的菌絲。
富含維生素B群、鋅,可幫助提高免疫細胞活性,豐富的胺基酸可協助修復細胞組織。內含糖蛋白,據研究顯示有抗癌效果。
雪白菇是鴻喜菇的純白種。 質地比鴻喜菇更細緻,鮮嫩爽口,味比鴻喜菇香,口感甚佳
口蘑科/玉蕈屬
菌蓋:類白色到黃褐色,中央處顏色較深,呈現如大理石般花樣。
(一般為黃褐色,但在陰暗處生長有時會呈白色)
菌褶:白色、生長密集
菌柄:白色,下段多偏粗且彎曲
菌肉:扎實,口味溫潤爽脆。
野生鴻喜菇的菌蓋較白。
含有豐富的硒、葉酸、多醣體。
食用起來略有苦味,又稱為「靈芝菇」。
硒屬於抗氧化營養素,可大幅度抑制細胞被氧化、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