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 營 策 略 與 行 動 方 案


一、

制度方面

1.提升行政效能,實踐發展學校願景

  (1)發揮領導者影響力,涵養謙虛為懷個性,堅持教育專業態度。

  (2)因應社會快速變遷,規劃前瞻校務計畫,組織強而有力團隊。

  (3)善用教師聘用制度,選用學有專精教師,嚴管教學專業品質。

  (4)辦理教師專業對話,延續學校專業形象,鼓勵教師與時俱進。

2.傾聽成員意見,建立溝通對話平台

  (1)營造溫馨安全環境,貫徹民主領導方式,重視校園意見反映。

  (2)參與教師專業社群,蒐集教師教學建議,適時充實教學設備。

  (3)定期召開行政會議,決策學校行政措施,宣導學校法令規章。

  (4)重視家長會議建言,建立親師溝通管道,期使學校共生共榮。

  (5)落實校務會議功能,公開透明參與決策,共創優質教育佳績。

3.加強資訊科技,推動國際教育發展

  (1)推動網路知識管理,導入雲端行動學習,建構數位學習模式。

  (2)加強科技外語能力,開設專業外語課程,培育優質世界公民。

  (3)推展國際教育學習,瞭解全球公共事務,開拓國際文化視野。

  (4)強化校園行政網路,加強行銷學校績效,建立學校特色品牌。

4.注重品質績效,革新再造追求卓越

  (1)應用全面品質管理,發展校本管理工具,定期檢核發展計畫。

  (2)重視品質管理系統,落實計畫評核機制,持續精進行動策略。

  (3)運用組織革新再造,提升學校競爭實力,迎向挑戰追求卓越。


二、

環境方面

1.教學創新活力,激發創造創新潛能

  (1)鼓勵創新思考教學,營造創意學園氛圍,激發無限可能創意。

  (2)推動跨領域的學習,創新研發教材教法,培養觀課對話習慣。

  (3)積極參與創新教學,提供創新教學資源,展現創新教學成果。

  (4)踴躍參與創意競賽,激勵創意種子培育,增廣多元創意舞臺。

2.整合資源共享,活絡學校根植社區

  (1)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善用既有資源網絡,開拓新興教育資源。

  (2)有效規劃學校經費,訂定學校發展計畫,積極爭取教育經費。

  (3)善用策略聯盟夥伴,強化教育資源連結,充實教學設備資源。

  (4)擴展校園場地功能,共享社區教育資源,營造社區總體意識。

  (5)加強學校社區連結,積極發展學校特色,廣納學子就近入學。

3.發展永續校園,結合山海河湖特色

  (1)營造友善溫馨校園,美化綠化學校園地,提供整潔安全環境。

  (2)結合港都自然環境,強化紮根海洋教育,孕育珍愛高雄意識。

  (3)落實節能減碳政策,引導力行環保政策,符應綠能健康城市。

  (4)深耕地方教育內涵,融合社區鄉土情懷,促進社區特色發展。


三、

成員方面

1.尊重個別差異,分享「幸福感」的核心價值

  (1)落實弱勢關懷學習,尊重個別差異特性,把每個學生帶上來。

  (2)因應社會快速變遷,規劃前瞻校務計畫,組織強而有力團隊。

  (3)促進為成功學習者,激發對社會正貢獻,攜手有愛學習無礙。

  (4)激勵教師教學熱忱,主動關懷弱勢學生,展現教師無私奉獻。

  (5)加強親師攜手合作,建構觀念改變氛圍,創造教育核心價值。

2.精進教師教學,提升教師專業發展

  (1)提升教師增權賦能,尊重專業自主學習,鼓勵教師專業精進。

  (2)善用科技數位資源,研發創新教材教法,增進教學趣味創新。

  (3)促發教師專業對話,組織專業跨域社群,形塑學習分享氛圍。

  (4)掌握有效對話機制,促進教師教學品質,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3.提供適性學習,落實技職再造精神

  (1)落實因材施教理念,推動生涯探索教育,符應機會公平正義。

  (2)加強推動品德教育,培養互動合作精神,發展現代公民素養。

  (3)輔導多元進路發展,奠定良好基礎能力,促進終身學習養成。

  (4)產學合作緊密連結,奠定實務基礎能力,提升學生專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