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展場〉探索蛻變中的臺灣生命力
〈第一展場〉探索蛻變中的臺灣生命力
展區一《企業品牌轉型》Feeling 18 巧克力工房
巧克力的幸福轉型—企業品牌創新之路
每當我們品嚐巧克力,總能感受到那份獨特的苦甜交織。這份滋味,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 Feeling 18 巧克力工房 品牌精神的寫照。農夫從果實中取出可可豆,經過烘烤、研磨將它們變成美味的巧克力,他們將巧克力的「18°C 黃金溫度」定義為品牌的核心價值,象徵著對品質的極致追求。這個核心信念,成為 Feeling 18 企業轉型的穩固基石。
Feeling 18 巧克力工房 埔里門市
舉辦公益活動 為品牌賦予人文關懷
「18°C 黃金溫度」定義為品牌的核心價值
展區二《企業品牌轉型》樹德半山夢工廠
企業轉型深度解析與生命樹的啟示
企業轉型是每個品牌成長中都必須面對的課題,而樹德半山夢工廠的故事,不只是傳統製造業的升級,更是一場充滿文化意義的轉型。它把老舊的鐵皮廠房變成一座充滿生命力與冒險精神的文化地標,而核心象徵,就是那棵高聳入雲的「生命樹」 。
坐落在半山上的「光盒子」
以雲杉組成的生命樹貫穿10層樓
全球最大室內建築!並設置了攀岩體驗區
展區三《原料延伸轉型》鉅田潔淨
從一支甘蔗吸管開始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及臺灣逐步推動限塑政策,越來越多民眾開始關注塑膠對環境造成的長期影響。鉅田潔淨技術以「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為品牌核心,致力於將農業副產物,轉化為具高附加價值的製造原料。這些原料可進一步應用於製作吸管、餐具、杯子、袋子,甚至是循環建材等環保替代品,用以取代一次性塑膠製品。
「renouvo」名稱源自法語,意為「重生」
將甘蔗渣纖維為主要原料
獲得多國發明專利的甘蔗渣吸管
展區四《原料延伸轉型》優織隆
創造獨一無二的永續價值
在邁向永續與循環經濟的浪潮中,「臺北優織隆」秉持創新精神,結合在地農業廢棄物,成功開發出全新的綠色材料——鳳梨葉纖維 。 過去被視為農業廢棄物的鳳梨葉,透過優織隆自主研發的取纖技術,搖身一變成為可編織的天然纖維。這項創新不僅有效減少焚燒廢棄物所帶來的碳排放,也為時尚與紡織產業開啟更多元、環保的材料選擇、展現出臺灣在永續材料領域的創新實力與文化潛能 。
UKL執行副總裁謝煥麒展示鳳梨葉取纖成果
鳳梨葉的使用是來自其下的葉子,並非鳳梨上面的冠芽
創立的永續品牌EVOPURE+,從中強調創新與純淨
展區五《傳統文化轉型》豐原漆藝
以家鄉為榮,打造漆藝城
「豐園漆藝資材行」是目前全臺唯一專營漆藝的材料行,創辦人邱俊彰執行長,在替代役時期被分配到「豐原漆藝館」服役,與漆藝結下不解之緣,並善用自己旅行產業的專業知識,將漆器融合在豐原觀光遊程中,包含:用漆器吃餅、喝茶,漆藝創作DIY等,讓大家想到豐原就想到漆藝,想到漆藝就想到豐原,打造「豐原漆藝城」。
「豐園漆藝資材行」創辦人邱俊彰執行長
在漆藝館附近公園 時常舉辦活動讓民眾體驗漆藝
豐原漆器「湖心亭漆藝餅盒」作伴手禮行銷台中之美
展區六《傳統文化轉型》廣興紙藝
歲月沉澱下的文化轉型與永續創新
廣興紙寮保留了傳統的宣紙工藝,同時大膽嘗試新素材,利用茭白筍殼、檳榔樹幹、甘蔗渣,甚至天燈、鞭炮屑等農業廢棄物造紙。這不僅是對環境的永續實踐,也賦予紙張更多元的文化意義。廣興紙寮的轉型故事,展現了傳統產業如何在時代洪流中找到新生命。它不只是保存一門工藝,更讓紙成為連結歷史、環境與生活美學的重要載體。
廣興紙寮 第二代與第三代接班人合影
將工廠保留,從單純生產轉型為「說故事的工廠」
將品牌轉型為文化體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