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評鑑專區
首頁
評鑑計畫
組織成員
資源永續利用
課程教學
環境議題活動
107年度
108年度
109年度
110年度
111年度
永續環境
生物多樣性
課程環境營造
活化空間
優質連結
永續發展與環境教育評鑑專區
首頁
評鑑計畫
組織成員
資源永續利用
課程教學
環境議題活動
107年度
108年度
109年度
110年度
111年度
永續環境
生物多樣性
課程環境營造
活化空間
優質連結
More
首頁
評鑑計畫
組織成員
資源永續利用
課程教學
環境議題活動
107年度
108年度
109年度
110年度
111年度
永續環境
生物多樣性
課程環境營造
活化空間
優質連結
課程環境營造
水生植物區
與友達光電合作,在校園中設置台灣萍蓬草培育池,進行計畫性的復育工作,讓龍星的小朋友認識台灣萍蓬草不再只能看課本圖片,而是能實際看到、摸到並親身體驗其成長過程。
多肉植物區
廢棄的沙坑、不銹鋼圍欄,與美麗校園格格不入,利用原有沙地,重新改造成多肉植物玩賞區,提供教學場域,多一親師生社區民眾玩賞學習空間。
勤耕園
改善北邊鄰近教室飛沙走石的空地,闢建菜圃24塊,區分為示範區、佐料區、種植區,提供種植教學及親子共耕。
半月池
乾枯數年的半月池,重新改造成觀荷荷塘區,提供小朋友觀察植物生長的教學場域,成為自然課程教學場域。
玩石區
利用二樓轉角空間建置玩石區,展示岩石礦物自然教具,作為孩子自然科教學延伸場域。
客家文物館
位於本校三樓,利用左廂八卦門內的電梯通廊空間,購置及收集可操作的縮小版農村文物、標註海陸四縣客語音標,提供教學與欣賞,是一開放型空間。
書法藝術學習牆
位於本校二樓,利用電梯通廊空間,設置書法藝術學習牆,選用教科書內之詩詞,邀請22位書法家書寫成六大書體共29幅作品輪流展示,並展示文房四寶、歷代書法文體演變解說圖文。
家鄉綠活圖
以學校為中心,由學生畫出龍潭區生活地圖,再經由全校共同票選出彩繪底稿,並請美勞老師指導學生進行生活綠地圖彩繪。
Report abuse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