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分享

如何兼顧孩子的睡眠長度和品質?2-5歲睡眠作息大全

2022-09-02 00:00 更新:2022-09-02 15:17

by 嚴選作者 - 好眠師 姜珮 (Peggy) (親子天下嚴選)

研究顯示,0-10歲孩子入睡時間越晚,睡眠時數越短,睡眠品質也越差。10歲的孩子最晚在9點前入睡,而2-5歲的孩子,則會建議在8點前入睡。

老眠友應該知道,好眠師不太講作息表。因為兩歲前我建議以「規律作息」為主,而不用走「固定作息」,這點跟孩子睡眠發展有關。不過,兩歲以上的孩子,睡眠變化的幅度較小,就蠻適合走固定作息了,所以破天荒來分享一下2-5歲小童的作息表。這個作息表是「兼顧睡眠長度和品質」,從孩子能睡得最好的角度為考量。每個家庭的行程不同,孩子的狀況也不同,所以不需要照表操課。我提供作息表的目的是讓爸媽有個概念,就能力範圍內,儘可能靠近作息表,這樣就好了。

研究顯示,0-10歲孩子入睡時間越晚,睡眠時數越短,睡眠品質也越差。10歲的孩子最晚在9點前入睡,而今天提到2-5歲的孩子,則會建議在8點前入睡。這也是為什麼,好眠師在作息安排上,都會鼓勵爸媽儘可能讓孩子早睡。早睡除了能改善許多睡眠問題,也對於孩子的發展有很多正向影響。

4歲孩子的作息(有午睡)

4歲孩子的作息(無午睡)

5歲孩子的作息(有午睡)

5歲孩子的作息(無午睡)

如果你的孩子嘗試過幾天,夜晚很難在預定時間入睡,精神也看起來很好,請先參考以下建議:

現在的孩子比較少接觸大自然,活動也以室內靜態為主。接觸藍光的機會也比以往多,這些都是潛在影響入睡的原因。老話一句,即便孩子的作息不符合作息表也沒關係,作息表只是調整作息的輔助,不是標準答案喔!

參考資料:Developmental aspects of sleep hygiene: findings from the 2004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Sleep in America Poll (Jodi A Mindell 1, Lisa J Meltzer, Mary A Carskadon, Ronald D Chervin, 2009)



當疫情趨緩…我們需要這堂公衛素養必修課!

作者:周維毅(臺北市內湖高中公民教師.108課綱高中公民與社會課本作者)

不只小大人該讀,我們大人們也該懂的公衛常識

疫情下你我他需要多洗手,但你知道是誰發明「勤洗手」的嗎?你知道傳染病的病原體可以用冰山理論來解釋嗎?COVUD-19疫情傳播期間,新聞報導常說的R0值為什麼可以代表疫情好轉?

與疫情共存的這兩年,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每天開記者會,讓人民了解疫情的最新進展,倘若不仔細咀嚼相關概念,常無法有效了解疫情,以及社會上發生的爭議。為了瞭解這些公共衛生觀念,我曾參加培力活動,聽了專家解釋專有名詞,雖然容易理解,但還是要反覆閱讀統計數據和專家的說明,才能判讀這些名詞和疫情間的關係。

近期閱讀了《小大人的公衛素養課》,它淺顯易懂的說明公衛觀念,幫助我了解來自四面八方的疫情資訊。以普篩政策為例,這本書用生動的插畫介紹適合普篩的時機,而且盛行率的高低也會影響到誤差。另外,新聞報導在今年疫情逐漸趨緩時,常提到R0值小於1,對於台灣的疫情來說是正向發展,原來R0值用九九乘法的分析就能理解,是否實施隔離、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也會影響到整體的感染人數。這本書嘗試將專有名詞化繁為簡、由淺入深的介紹,使我們更容易親近公共衛生知識。不只是孩童,大眾一起閱讀也能加強防疫觀念。

在COVID-19疫情蔓延時,許多人聽到傳染病就聞之色變,但卻不一定了解不同的病原體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也有輕重之分,透過冰山現象的分析,讓我們了解「原來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病」。有些病原體的感染往往不明顯,也不會有任何症狀,像是COVID-19就有超過30%的人為無症狀感染者,卻容易讓人忽略。而這樣的現象,就更加提醒我們,即使台灣的疫情表面上看來逐漸明朗,但是我們還是要做好防疫,用全民的力量阻絕病毒的傳播。

此外,這本書介紹了許多人類與傳染病奮鬥的故事,「英國伊姆村的傳奇」讓我印象深刻。1665年,黑死病在英國倫敦再次爆發,當黑死病蔓延至英國中部的伊姆村,當地村民為了阻隔病菌,選擇自我隔離,並將整個村莊封閉起來。他們甚至用石頭築起圍牆,包圍整個村莊,刻好自己的墓碑,誓言染病也絕不越過圍牆。

一年過後,全村數百人中死了267個人。由於他們的壯烈犧牲,黑死病也就此打住,沒有再擴散出去。這則故事是一個傳奇,卻也提醒我們──防疫,就是把別人的健康放在自己的心上。無論確診與否,我們都要謹慎應對防疫新生活。疫情並不會區分國籍,當疫情大流行之際,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我們關心別人就是保護自己。不只是同島一命,整個世界都是一個共同體。未來,當我們行有餘力時,也要幫助世界上缺乏防疫資源的國家。




情緒勒索,是可以改變的作者 - 許嬰寧 鐵人心理師 (親子天下嚴選) 

如果孩子哭的時候,被大人大聲吼回來,例如你哭什麼哭!,或是被忽略,例如你哭啊,等你哭完再說,孩子可能因為害怕表達情緒,而選擇壓抑或是逃避。他只知道哭是不被接受的,哭無法換來他想要的結果,所以他不哭了,但他沒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 

「你哭什麼哭!」、「你再哭啊!」、「你是不會用說的嗎!」很多孩子在不順的時候,總是用哭的。哭是他們最自然直覺的反應。

當我們認知孩子已經夠大,應該可以用簡單言語表達需求的時候,對於哭鬧的孩子就變得無法接受。(對嬰兒我們就完全可以,因為認知上我們理解他們根本不會說)但是到底孩子多大,才叫做「應該可以用說的」,就非常主觀,而且因孩子而異同樣的,父母的耐心,也是因人而異。話雖如此,柔性要求孩子「用說的」卻是非常重要的。關鍵是:柔性(而非情緒性)並且邀請他主動片片斷斷陳述她的需求(而不是幫他說、也不是用猜的)

孩子如果哭鬧後會被大聲吼回來(你哭什麼哭!),或是被忽略(你哭啊,等你哭完再說),可能因為害怕表達情緒,而選擇壓抑或是逃避。他只知道哭是不被接受的,哭無法換來他想要的結果,所以他不哭了,但他沒學會正確的表達方式。

孩子如果哭鬧的時候,大人就會一直問各種問題,猜測各種可能,或者把所有能提供的東西全都拿出來(是不是要喝水?是不是餓了?餅乾?球球?抱抱?睏了?車車?)等孩子最後被安撫下來,他搞不好還是沒有得到他一開始想要的,但他得到了「安慰」和「注意力」所以他也不再那麼堅持一開始想要的東西。所以,他不哭了,但他還是沒學會如何正確表達。

可惜的是,缺乏練習表達的孩子,成年後在關係中,當他遇到了不順心,有所需求的時候,可能也會選擇壓抑逃避、或者哭鬧著要人安撫要人猜,只是關係中的伴侶畢竟不是爸媽,一般人很難忍受伴侶用這種方式溝通,也不想多猜,也不想每次都安撫好久,而不擅表達的成人,自然就會用其他方式(但偏偏不是好好用說的)再去讓對方注意到他的需求,希望換來對方的安撫。嚴重者就可能成為情緒勒索的樣貌,只是他們恐怕不是故意的。

如果你的伴侶有這樣的傾象,可以試著耐著性子邀請他用說的,什麼都可以討論,不要怕說出來。如果你自己發現自己總是無法讓對方瞭解自己,也可以回想,自己是不是常常說了很多話,但是漏了「自己到底要什麼」。

情緒勒索,是可以改變的。 


培養幼兒獨立自主 先從生活自理開始

文/林怡儒

穿脫衣物、如廁、進食、收拾玩具等生活自理活動,都是知識與技能的結合,因此培養生活自理能力,可提升孩子的身體功能與健康,例如:肌力耐力、協調性、身體意象、概念形成等,也能培養孩子的問題解決能力、自我掌控感和責任心。

◎家長可利用以下3種策略,幫助學齡前的孩子建立生活自理能力:

●倒序教學法:家長執行前段步驟,讓孩子完成最後步驟,多次練習之後減少協助,直到完全獨立。例如:穿鞋子時,家長可協助孩子打開魔鬼氈、把腳套入鞋子、整理鞋舌,最後孩子只要協助黏上魔鬼氈就好。這種方法適合用在挫折忍受度較低、自信不足的孩子身上。

●漸進教學法:讓孩子從第一個步驟開始依序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鼓勵或稍微協助孩子,並讓他自己完成。例如:穿鞋時,引導孩子從第一步驟開始,到最後黏上魔鬼氈或綁好鞋帶完成。此種教學法對於有順序困難或是難以類化活動的孩子很有幫助。

●協助量的分級:家長可以逐步減少協助量,增加孩子自主完成的部分,最後可達到完全自主完成。

以洗澡為例,小嬰兒當然由家長全程協助,而大班的孩子已能自己獨立洗澡,或在監督之下執行;而中間的過渡時期,家長可以將較簡單的搓洗四肢和身體前半部給孩子自己做,較難的背部搓洗和檢查是否有泡沫殘留就由家長幫忙,過程中也能利用「肢體協助」、「示範」、「視覺提示」、「口頭提示」,漸漸讓孩子完成整個洗澡流程。

訓練孩子使用剪刀,也可以從肢體協助開始逐步減少協助量。

除了以上策略外,家長的心態是關鍵!一般的孩子都具有基本自理能力,只是能力熟練與否。而動作需要練習才會熟練,家長要視孩子的能力,找機會讓他幫忙,當孩子有成就感後,會加速他更主動地學習。

再來,持之以恆很重要!家長切勿今天讓孩子自己做,但後幾天又因沒時間或孩子哭鬧而妥協,如此才能逐漸內化到生活中。

最後,適時的讚美會給孩子信心,若孩子有自己動手就給予鼓勵,這樣的回饋會讓他為下一次更好的表現而努力。

養成生活自理的能力與習慣其實不簡單,但孩子能漸漸勝任,他會意識到「我長大了!」是一件多麼充滿喜樂與成就的事情。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職能治療師)

文章源自:自由健康網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paper/1449251

第一次上幼兒園的眼淚!6件事緩解分離焦慮

2021-07-29 00:00 (更新:2021-07-29 10:38)

by 嚴選作者 - 蒙特梭利媽媽在北加 (親子天下嚴選)

        經常有朋友或家長問我,小孩第一次上幼兒園一直哭怎麼辦,他什麼時候才會不哭?他是不是不喜歡?學校不適合他?老師對他不好?小朋友不跟他玩?他沒辦法適應?首先,哭不是一件壞事,哭可以健康的抒發情緒,跟笑是一樣重要的事。

        孩子剛剛入園,有一種是第一天就哭天搶地,另一種是前兩三天很開心,第三天之後開始驚天地泣鬼神,還有一種是很少哭,但默默尿褲子或拒絕吃東西等...。前兩三天不哭不鬧的類型,其實只是孩子對新環境感到新鮮、好奇、與還未完全瞭解情況的狀態,哭鬧從第三天以後才開始,因為他終於明白了怎麼回事。

         適應是需要慢慢來的,也是分層次的,不哭了並不一定代表完全適應了(例如:已經不哭了,卻不吃午飯)。每個孩子不一樣,展現出來的地方也不一樣,有的孩子兩個禮拜就適應,有的孩子三個月到半年才適應,沒有誰比較好或比較差,他們只是不一樣而已。

        孩子適應期的長短,除了孩子的個別差異之外,還取決於家長的應對方式,家長如表現出焦慮,那麼孩子也會感受到焦慮,拉長適應期,家長如果表現出相信,那麼孩子也會相信自己,減短適應期。不久前,我兩歲的兒子開始上學了,我記錄了他前五天的反應與變化。

觀察紀錄

Day1:非常的興奮,因為他終於可以跟著姊姊一起進去學校,笑著讓老師量體溫,然後跟著老師進去。

Day2:一點點興奮,量體溫的時候沒有表情,靜靜的跟老師進去。

Day3:沒有什麼情緒表現,量體溫的時候倒退了三步,哭著搖頭,我抱起他交給老師。

Day4:下車的時候,不願意讓我戴口罩,不想下車,嚎啕大哭、拼命掙扎,我抱他下車,交給老師。

Day5:早上看到我在廚房幫他準備便當盒,立刻哭著搖頭,跑到樓上找爸爸,拖延了一段時間,勉為其難的上車,下車的時候驚天地泣鬼神,我抱他下車,交給老師,交給老師的那一瞬間停止哭泣。

       第四天的時候,姊姊的情緒被弟弟影響,跟著一起哭,於是我在第五天上學前,就跟姊姊先心理建設一下,跟她說弟弟跟學校老師還不熟,所以會哭很大聲,媽媽需要用很多力氣抱著弟弟,而且我還需要妳的幫忙,幫我拿學費給老師,因為媽媽沒有手可以拿了,她很開心的接受了這項任務,情緒也變得穩定。

       一週後,我本來預期弟弟會繼續哭,但是很意外的,他並沒有哭泣,下車的時候指指背包,讓我幫他揹上,戴上口罩,老神在在的跟姊姊一起走向校門,量完體溫直接進教室,連再見都沒有跟我說。

孩子第一次上學,父母可以做的事

1.事前心理建設:上學前簡單跟孩子分享,上學是什麼樣子的,可以是學校一天的作息,也可以是上學的好處有哪些(例如:學習許多新的事物、認識新朋友)。

2.同理孩子的感受:哭鬧的時候只需要同理感受,穩穩地接住孩子的情緒,不需要處理或解決什麼,讓孩子知道你一定會在約定的時間來接他。避免使用你好可憐、我好捨不得你、我對不起你、有什麼好哭的、你怎麼那麼膽小、你再哭別人要笑你了等用語。

3.簡短的道別:十八相送只會讓孩子哭更久,簡短的說再見(可以親一下或抱一下),讓孩子知道你會來接他後,就堅定的離開,注意不要趁孩子不注意的時候突然消失,一定要道別。

4.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沒有你,也可以很好,有助於孩子跟老師建立起良好的依附關係。通常孩子進入學校會先依附老師,而不是先交朋友,當他感到非常安全之後,才會開始跟其他孩子互動,所以真的不需要糾結別的小孩有沒有跟他玩。

5.質量的陪伴: 每天挑選一段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高質量指的是全心陪伴孩子,做孩子喜歡的事,例如畫畫、講故事、踢球等,邊看電視邊陪、邊滑手機邊陪,都不算全心全意陪伴喔。

        孩子第一次上學,爸爸媽媽會感到捨不得是很自然的,我們在接送孩子時,為了不影響孩子情緒,會忍住眼淚,但是離開之後,其實是可以好好哭泣的,接納自己的感受,健康的抒發情緒。願我們都有,面對捨不得的勇氣。

                                                         來源:<親子天下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0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