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樓公益音樂會
2023年度公演《極致當代.金色之日》
2023年度公演《極致當代.金色之日》
木樓攜手門諾辦公益音樂會 感謝各界響應不放棄的醫願
門諾醫院創院75週年,17日晚間與木樓合唱團聯合舉辦《極致當代.金色之日》公益音樂會,感謝各界響應「不放棄的醫願」,10幾萬元售票所得,將全數投入健康管理中心大樓助建計畫,幫助更多慢飛天使、肢障者及吞嚥困難患者,獲得更妥適照護。
知名木樓合唱團結合門諾醫院75週年院慶,在藝術總監暨指揮彭孟賢老師的引領下,帶著全新製作《極致當代.金色之日》音樂會到花蓮文化局演藝廳為公益「獻聲」,現場8百多個位子座無虛席,吸引許多公益好朋友購票支持,聆賞這場公益音樂饗宴。
門諾醫院還在現場舉辦快閃打卡支持「不放棄的醫願」活動,吸引現場民眾熱情響應。李姓民眾表示,雖然今天要補班補課,但一家人能夠齊聚一堂聽音樂,不僅享受美好樂音還兼顧公益,對全家人來說格外有意義。
活動演出前,大廳特地舉行頒贈感謝狀儀式,花蓮縣政府、門諾會醫療財團法人總執行長張文信、木樓合唱團指揮彭孟賢以及門諾醫院院長吳鏘亮、行政副院長許世欣等人受邀出席,並於看板前留影,感謝各界響應讓音樂會圓滿演出,幫助東台灣弱勢民眾能有更好的就醫環境。
張文信說,感謝大家支持公益音樂會,也特別謝謝花蓮縣政府、花蓮市公所市長魏嘉彥、吉安鄉長游淑貞、誠食生活家、夢想家合唱團、花蓮合唱團、花蓮縣教師合唱團、李惠敏老師、花蓮港教會以及海星中學等單位,分別在演出前後給予大力支持,透過凝聚大家愛的力量,共同助建東台灣弱勢醫療基地。
他說,因有著眾人愛心,門諾醫院得以興建健管大樓並建置完善設備,用心守護民眾身心,幫助這群早療孩子及需要的民眾,把握黃金時間,透過充裕的空間環境、最新的醫療設備及最優質的醫護人員,而得到最好的治療。
「將音樂化作愛的力量!」彭孟賢說,在門諾醫院75週年之際,木樓透過這場公益音樂會,捐出所有演出費用,幫助需要早療的孩子,這件事情讓身為藝術工作者的我們,備感溫暖、力量及充滿愉快,極具價值及意義。
門諾醫院感謝各界的支持,讓這份助建計畫的「醫願」能被更多人聽見、看見,地下2層、地上5層的健管大樓,預計籌募2億元,目前募款進度約達39%,已募得7800多萬元,期望愛心繼續湧入,為花蓮孩子、老人、身障者,助建一個不放棄的醫療基地。
節目介紹─
由藝術總監暨指揮彭孟賢老師所發想、企劃及製作《極致當代.金色之日》,將於2023年5月磅礴登場。本場製作著重於「當代極致藝術」的展現;在充滿著傳統宗教風格的歌詞與旋律中,當代各音樂學派以實驗性精神的聲響與其交織、融合,將迸發出耀眼奪目、色彩斑斕的金色光芒。而正是在這「金色之日」,我們將聽見響遏行雲的金色樂響直上天際,將雲霧撥開,讓燦爛溫暖的光輝重現於大地。
《極致當代.金色之日》音樂會將聚焦於富含美麗深邃音樂底蘊的世界當代知名合唱搖籃之地:南歐之義大利與比鄰南歐的斯洛維尼亞、及波羅的海立陶宛與拉脫維亞的當代男聲合唱曲目。享譽全球的三位著名作曲家:來自南歐義大利的多納蒂(Lorenzo Donati)、來自斯洛維尼亞的莫契尼克(Damijan Močnik)、來自拉脫維亞的范斯克斯(Pēteris Vasks),共同將《極致當代.金色之日》音樂會呈現出完整而豐厚的南歐、波羅的海之樂響。
彭總監將帶領木樓合唱團以極致精練的演唱技法、精緻藝術的詮釋方式,精湛展演出當代各式曲風的迷人聲響。此亦為彭總監十年來首次為木樓合唱團所做出第一場針對南歐、波羅的海當代男聲室內合唱的作品發表;其選曲皆出自近十年來成熟活躍於世界頂尖合唱舞臺中的作曲家。
邀請您共同聆賞、感受《極致當代.金色之日》所展現:神秘色彩的民謠旋律,卻以現代曲創的手法,將自宗教與鄉野間採集的調式旋律,放入現代音堆合聲而堆疊出亮麗且敲擊心靈的光芒樂響。
2015《德國布拉姆斯國際合唱大賽》總冠軍
2016《世界合唱大賽冠軍賽》男聲室內組世界冠軍
2017《新加坡國際合唱節》駐節邀請團
2019《美國合唱指揮協會全美雙年總會》演出團隊
2020《世界合唱大會》演出團隊(因COVID-19疫情取消)
2021《傳藝金曲獎》最佳藝術音樂專輯獎
木樓合唱團為室內男聲合唱團,1999年成立至今秉持「男聲合唱藝術精緻化」的理念,透過追求完美的演唱,呈現深度藝術性的音樂內涵;透過歌者與聽眾間心靈感受的對話,傳達出音樂精緻的美感。2013年起由彭孟賢老師擔任藝術總監暨常任指揮至今。
根據德國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Interkultur)公布的排名,木樓合唱團於世界千大合唱團項目排名第九,室內合唱團項目更連續五年蟬聯冠軍寶座,證明了木樓長年於男聲精緻合唱的成果,更用頂尖藝術代表臺灣展現文化的軟實力。
為延續臺灣合唱音樂的創作能量,木樓自2011年起推動「本土男聲合唱委託創作計劃」,邀請作曲家與文學人進行創作、譜出在地聲響,以男聲合唱深刻展演臺灣人文之美。木樓堅持提供詩詞創作的環境,深度結合文學與音樂,為木樓藝術創思之本。
「木樓」之名, 源自於建國中學古老的木造音樂教室,數十年來於此培養出許多熱愛合唱的青年,他們藉著歌唱,在各自的生命經歷裡找到相同的感動,也譜出一段段令人動容的音樂記憶。這是木樓的精神根基,也是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