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學年第二學期&113學年第一學期《𠊎講客》
繼續申辦臺中市客委會「113年推展客家學術文化活動」,並命名為「𠊎講客」。
原112學年第二學期每週2小時的社團課程,於113學年第一學期調整為平時正課時間的小班制授課,讓老師的教學內容能更聚焦在每位孩子身上,按照孩子不同的學習程度與表現適性教學。
除了平時在客語詞彙、發音與對話上的著墨外,這次更重視讓孩子表現自我,從孩子自身的興趣出發,鼓勵他們用客語和同學介紹與分享自己的愛好,學習且增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客語的機會,大大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112學年第二學期&113學年第一學期《𠊎講客》
繼續申辦臺中市客委會「113年推展客家學術文化活動」,並命名為「𠊎講客」。
原112學年第二學期每週2小時的社團課程,於113學年第一學期調整為平時正課時間的小班制授課,讓老師的教學內容能更聚焦在每位孩子身上,按照孩子不同的學習程度與表現適性教學。
除了平時在客語詞彙、發音與對話上的著墨外,這次更重視讓孩子表現自我,從孩子自身的興趣出發,鼓勵他們用客語和同學介紹與分享自己的愛好,學習且增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客語的機會,大大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第二次申辦臺中市客委會「112年推展客家學術文化活動」,並命名為「羅曼蒂『客語』我同行」
一週2小時,共12週的課程,期望孩子能更貼近感受客家文化之美。除了平時在客語詞彙與對話上的著墨外,老師也憑藉自身專業,帶著孩子唱出一首首客家歌謠,最後,更邀請客家粢粑老師入班,讓孩子從搗花生、搗糯米開始,親手體驗客家傳統美食的製作與滋味,為本學期課程畫下美好句點。
感謝臺中市客家事務委員會的經費補助,讓這學期順利開課,期待更多上課的火花互動!
宜燊老師備課用心,孩子都很專注聆聽呢!
一起來擂茶!
自己擂完的茶,配上點心來享用,真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