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計畫目標
本計畫,以透過程式運算軟體與機器人的操作,並結合行動學習載具及相對應軟體的應用,增加學生對於資訊科技設備的使用機會並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成效,引導學生正向學習態度,能自訂目標與進度、自我規劃及自我反思,並具有正確操作的技能與網路協同合作的經驗。
有鑒於偏鄉學生在國語領域上的閱讀理解力跟學習動機普遍不足,故在領域選擇上以語文領域中的國語為主要融入領域,借由行動學習載具與教育部APP教育市集上,以及運用教育部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中的策略教學,提升本校學生基本之學科能力,並以翻轉學習為目標,期望讓學生能培養自學能力與習慣,進而提升學習成就,增強學習信心與動力。
貳、實施策略
學生透過操作機器人以及coding 的教學活動,培養運算思維的概念
教學單元共有四個主軸:
從學習程式語言跟機器人開始的運算思維引導、數位閱讀泰雅傳說故事,以增強學生的語文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英語領域的行動學習翻轉教育,最後學生操作機器人來數位說故事的表達以檢視成果。
學生不只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興趣,表現也非常卓越,今年在桃園市的創意足球機器人大賽中獲得第一名跟第二名,本次的課程不只開拓了老師以及學生的視野,也讓孩子在國英數跟資訊科技的跨領域創新學習中,奠基迎向未來的關鍵能力。
参、行動方案
主題一:Hour of Code-程式設計教學
預計節數:6~8節課
實施班級:4、5年級
教學概念:
這幾年許多政府認知到兒童程式教育是國家未來的競爭力,所以政府或民間紛紛投入大量資源來推動,包括美國、英國、芬蘭、愛沙尼亞,以及鄰近的香港、新加坡與韓國。台灣也將從 107 年將程式教育納入國高中課綱。程式設計中的運算思維,對 3C 世代是一種素養,一種思考方式,如果能找到簡單易學的程式學習方式,讓學生從小快樂的學習更能發展創造力。同時,學程式是為了解決問題。在小學階段,學生應培養的閱讀力中的閱讀理解-預估能力、連結能力,其實能相輔相成。
網站資源:https://lightbot.com/hocflash.html
教學活動:
(一)Hour of Code程式設計教學,線上學習,6節課
(二)程式運算金頭腦,討論日常所見的程式運算應用,2節課
科技應用:
下載Scratch 2.0 Mobile Apps 提供學生課後使用於練習,使用智慧型程式機器球或運算思維教學用Ozobot顏色辨識機器人,使學生實際操作與設計程式
主題二:語文-閱讀理解教學
預計節數:8~12節課
實施班級:4、5年級
教學概念:
閱讀能力絕對不只是語文科教師的責任。閱讀能力的培養,必須是跨學科的,學生需要有系統的被導引閱讀不同種類和不同內容的作品,除了包括文學作品外,也應包括科學性,以及一般說明性的文章。教師需要具備閱讀的基礎知能,並根據每一位學生的特性,導引學生建立閱讀的基本能力,養成對於閱讀的正向態度。教學策略中預計應用教育部發行之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進行有系統性地閱讀教學。
教學活動:
(一)預測策略教學
(二)連結策略教學
(三)摘要策略教學
(四)作筆記策略教學
科技應用:
行動載具應用於學生分組的閱讀摘要、重點畫記等語文學習。使用教育市集的畫記App及學習單
主題三:應用-典故賞析教學
預計節數:6節課
實施班級:4、5年級
教學概念:
文章賞析從單純課文內容、形式的理解到文學、文化的討論,在語文的學習中,學生不只學到國語文知識,培養國語文能力,也塑造健康人格與修養,實現國語文教育的目的與價值。
義盛國小學生全都是泰雅原住民,在國語課本之外,利用從圖書室及網路找尋的泰雅族歷史典故或是繪本故事,進而連結到學生生活經驗,以及前兩課程的思維建構,探討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學生透過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並模擬設身處地時,自己產生什麼策略或是面對問題的思考。
教學活動:
(一)泰雅歷史文本解析,4節課,閱讀理解泰雅傳統故事
(二)如果我是莫那魯道~,2節課,設計密室逃脫的任務與教學
科技應用:
網路搜尋工具、心智模型軟體xmind教育雲中的教育百科、教育大市集
主題四:創作-海報、圖卡
預計節數:6節課
實施班級:4、5年級
教學概念:
QR Code已是隨處可見,用智慧型手機或行動裝置就能掃描讀取的小標籤,但學生居家環境與各項外在條件限制,很少接觸到此類的應用,因此讓學生自己找尋及閱讀解謎類型的圖書,運用預測、假設等判斷能力來分析評斷書籍,再製作成網路上的介紹影片,已及學會建立超連結與QRCode、設計書籍介紹圖卡。
專題研究報告,預期以國際社會上的議題作討論,目標鎖定在4個項目,如海洋汙染、難民潮、人口暴增、糧食問題等,讓學生在次運用閱讀理解教學中學習到的技能,能閱讀、理解文章上面臨的問題,並討論、建構合理的解決方式,最後用口頭簡報的方式作學習成果的展示。
教學活動:
(一)解謎好書介紹QRCode,2節課,閱讀相關書籍的影片介紹
(二)專題研究報告,4節課,主題、搜尋、整理、分析、報告
科技應用:
QRCode製作軟體、行動載具用於專題學習資料建立
Adobe Spark page口說簡報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