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校的彈性環教課程皆是以校園為主角發展出來適合各年級學生的環境教育課程,以二年級為例,在春天的季節在楊心校園中四處探索並發現種子在哪?透過學生的五感觀察,實際觸摸、觀看,以學生自身經驗出發,觀察日常生活中有沒有曾經看過的種子,甚至有些是當食物,學生們會感到十分好奇,原來可能平常很常見的食物,也是種子(如:堅果、開心果……)。建構先備知識後,學生就能接續到家庭周圍、校園、社區等,讓學生經過透過此課程,能運用於此在自己的生活中。
2.運用校園內廢棄的建材進行裝置藝術-農園休憩區,原本校園的歡樂亭是由創校時拆掉的三合院留下的建材搭建的,因歡樂亭再進行維修,所以將原本的柱子留下,再美化成楊心鉛筆休憩區,提昇校園美感。
3.利用回收物改造校園,例如:創意新年布置、資源回收空間美化等。 年底時利用回收學生平時鮮奶的瓶子,改造成有新年元素的素材,妝點穿堂的柱子,讓整個校園充滿新年的氛圍;資源回收室的回收點則由回收物來妝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