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創意科技:透過mbot機器人挑戰各種關卡,搭建積木融入機械構造。
益智科學:透過動手動腦展開科學實驗和遊戲,培養工程技能及數理邏輯。
生物人類學:課程中包含人類遺傳學、環境與肥料、昆蟲生命週期、大腦的構造及開發。
預期目標:
1.學習者的自主性:『教育是培養學生適應生活及改善生活環境的歷程』,而且課程目標在於『培養國民生活所需的基本能力』。因此,科學社團活動應『以生活經驗為中心』(亦即由學生關切的問題切入),在設計實驗活動時應注意『以學生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把學習的自主性賦予學生,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科學的探討: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的課程綱要將課程目標「基本能力」轉換成「科學素養」來陳述在其「分段能力指標」,各項能力必須透過科學實驗探究活動,並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方式,方可能達到上述目標。
3.教學與評量一體:為了確保課程目標的達成,科學社團之課程將評量視為教學的一部份評量的內容即為學生每次課程之實驗成果。
上課時間:星期三(1)下午12:40-14:10
參加對象:一至六年級
上課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