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世界水資源日:水資源與永續發展
水是作物得以生長,人類得以生存的要素。而台灣的水,有七成
來自颱風和梅雨。但去年(2014 )沒有大的颱風,同時今年氣象局 預估
,梅雨季的雨量將不如預期,雖然有幾場春雨,卻還是無法有效紓解
旱象,望著不停下探的水庫刻度,大家都在渴望,大雨的來到...
清明連假過後,桃園全區、新北、新竹部分地區,即將面臨第三階段限水。水來五天停兩天的日子,民眾勒緊褲帶省水,大小的水盆儲滿水,進入抗旱狀態。水庫的便利,讓許多人忘了,其實從傳統的埤塘、地下水,到新興的雨污水回收再利用,還有許多供水方式。
中南部的黃花風鈴木,因乾旱而盛開,雖然是植物的自然機制,
景色也十分的賞心悅目,但學者提醒,極端氣候一旦持續發生,
對於植物生長並不利。在人們沒注意到的角落裡,許多的動植物
正因為這場大旱,遭遇生存危機…
水,是我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弔詭的是,很少人
覺察它的珍貴性。想想看,我們可以忍受一天不用油,不用電
的生活,但是否能忍受一天沒有水?未來氣候變遷,自然資源
將會逐漸耗竭,乾淨的水源也成為引發戰爭的原因,每一次的
水龍頭開啟,其實都是消耗,因此在舉手之間,我們都該學會
珍惜水資源...
當水荒成為年年危機,在有限的水源下,爆發搶水大戰。
然而蓄水不能只靠水庫,在台灣還沒有水庫之前,已經
存在數百年的埤塘,就是生活與農業的重要水源。如今
天旱不雨,水庫淤積,人們開始省思,埤塘保命水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