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是否有遺漏
這是Web:bit擴充套件盒,裡面有許多的感測器及擴充板,但是並不含Web:Bit開發板,記得要先準備好開發板。
打開後先逐一檢查是否有配件的遺漏,所有東西擺放位置會如盒子中的圖片所示。
連接感測器
取出擴充板,轉正讓它上方有一個插槽,下方有一排針腳。
將Web:bit開發板的金手指區域插入擴充板上方的插槽
先搞定這些
在硬體的世界中,常常聽人說到SVG,S就是訊號(Signal)、V就是正極供電(Vcc)、G代表負極接地(Ground)。所有的電子用品都需要有供電,所以VG用來供電,而S用來傳遞訊號。
擴充板下方黑色三排插槽找一下標示會發現,最上方是GND(-極)、中間是3v3(+極)表示提供3伏特電力,最下方的洞仔細看會連接到一個數字,例如圖中的15,代表我用杜邦線把訊號連接在第15號腳位(pin),當然也可以接在數字下方的針狀腳位。
感測器上都會標示腳位的名稱,利用杜邦線連接到擴充板吧,只要注意S腳位連接到擴充板的哪一個腳位,寫程式時會用到。
搭配要連接腳位是公(凸)還是母(凹)去選擇使用,上方為杜邦線(公母),下方為杜邦線(公公)。
杜邦線可以串接延長,方便感測器的位置擺放。
習慣上請用紅色來連接V(正極),黑色、白色接G(負極),黃綠藍色接S(訊號),方便自己辨識。
將感測器上的SVG腳位連接到擴充板上的SVG腳位就大功告成了,V(正極)跟G(負極)其實可以插在任何一個V或是G的腳位,簡單來說就是提供電源就可以了,但是S就要特別注意是連接到哪一個數字腳位了,因為寫程式時一定要知道才能控制它,例如左邊的圖是連接到1號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