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林智晴
今天超仁老師導覽莒光校園帶領夥伴賞花,老師提到羅氏鹽膚木是當年校園整建裸地時,小鳥帶給莒光的禮物。賞花導覽結束後,大夥在生態園綠色廊道野餐。志工們也就地取材,裁切芭蕉葉當桌巾,以月桃葉當餐盤。
于娟老師事先運用生態園的黃荊葉片滷了黃[荊]茶葉蛋,香味四溢,比坊間販售的茶葉蛋更加誘人。怡青則是為大夥準備了豐盛的佳餚及運用校園盛開的馬祖油菊烹煮八寶茶,還用羅氏鹽膚木果實的鹽拌炒時蔬。專業的茶席老師智晴還為夥伴解說回族養生八寶茶的由來與材料,看她熟練的擺盤、熱水沖下的剎那,八寶融為一體,喝過的夥伴各個讚不絕口,紛紛再來一杯。于娟老師還教夥伴用月桃葉折成餐盤填裝食物,還有志工夥伴們巧手插花妝點餐桌。
今日的春之饗宴--莒光原味餐桌色香味俱全,完全運用莒光校園植物,身為生態志工一員實在幸福感爆棚。
想起前幾天FB跳出2014年4月27日的回顧,是當年大兒子校慶時到校的紀錄,貼文裡有一張當年無意中從高處拍下生態園的照片,與現今生態營造後之景象對比,即可呈現這幾年來志工們在超仁老師的帶領下努力的成果,也才有今日在生態園綠色廊道裡的野餐饗宴。
文/圖:許瑞蘋
四號公園名氣不小,我卻是第一次造訪,確實讓人驚豔,真得感謝超仁老師專業解說與怡青精心安排。
四號公園面積約11公頃,將近莒光校園的四倍大。共通性是他們都位於都會住宅高度密集區,也都是保育台灣原生植物的諾亞方舟,因為超仁老師就是四號公園的設計顧問喔!
四號公園的經營理念以喬木為主半陰性灌叢為輔草本暫不經營;小面積內密集種下多種原生植物,低度人為介入,節省人力,適者生存,進行自然環境實驗。
公園裡的原生植物生態灌叢,是根據多種原生植物不同特性組合設計的,例如:株高、型態、花期和耐受性等,不但提供鳥類和昆蟲各種蜜源、果實、種子和嫩葉,也是小生物的棲所。
公園附近很多居民早期來自金門、馬祖和澎湖,設計團隊貼心的在公園裡種下他們的家鄉植物「豆梨」,而且把金門豆梨、馬祖豆梨和中央山脈豆梨特地種在一起,提供欣賞、比較。
在國立台灣圖書館後方,有棵十分高大樹形相當優美的名樹,是超仁老師團隊特地從國防管理學院移植過來的,可說是全台最美的「臺灣櫸」,原生植物愛好者打卡時可別錯過喔!
四號公園有「雙和之肺」美稱,是具有韌性的都市林地,為中永和地區提供重要的生態系服務,包括光合作用產生新鮮氧氣、吸存二氧化碳、調節都市熱島效應、生產芬多精、過濾空氣污染物並提供野生生物棲所。為居民帶來福祉,也是附近居民活動的最佳去處。
四號公園規劃精緻,植物牌也已相當完整,值得喜歡原生植物的您前往體驗、欣賞和學習,相信您會有豐碩的收穫。
文/圖:何宗祥老師
1.、華八仙:白色的花,主要用來吸引昆蟲,真正能授粉的花朵則是位於中間的淺黃色小花;會稱為八仙花是因為一個花序裡通常有八朵白色的不孕花;可以用扦插的方式繁殖;喜歡半陰性環境;蝴蝶不太喜歡吸它的蜜。中海拔(陽明山)有狹瓣八仙,它與華八仙外形相似,華八仙葉表面較光滑,狹瓣八仙葉脈較深。
2.、烏來杜鵑:葉子細長秀氣,花一定是粉紅色。
3、山素英:台灣原生種香花植物;多年生;蔓藤;與茉莉花同屬木犀科植物;常見於南部山壁、岩壁乾旱環境,北部地區也長得不錯;新北市推廣生態校園,推薦給許多學校,可作為綠籬用。
4、烏皮九芎:樹形似九芎,但樹皮為灰黑色;春天大量開花,但花期短。
5、九芎:海濱植物區這一棵是自己長出來的,樹皮較白,不久就會開花。
6、濱排草:海濱植物,葉子油油亮亮的,可貯存水分並反射陽光;第一年發芽並茁壯成長,第二年開花結果。
7、苦楝:以前農村豬寮旁種苦楝,夏天遮蔭,冬天落葉,陽光可以照射豬寮,調節溫度;驅蟲。
8、烏來月桃:全台灣葉子最香的月桃;可以長到一層樓高;葉子會裂開,不適合包粽子;花序軸基部直立向上,唇瓣黃底紅紋。
9、杜虹花:果實為核果,漿質,球形 ,成熟時紫色。台灣原生種植物,枝條被褐色如米糠般的物質,故名粗糠樹,又因其開花有如螃蟹吐出的白沫,又稱為螃蟹花。花色有紅、白兩種。
10、流蘇:滿地花瓣,今年盛開;果實成熟掉下,但發芽率不高;台大的流蘇很老了;花很美,受歡迎的園藝植物,目前很多學校有種;木本植物要有太陽才會開花。
11、交趾衛矛:部分葉子很紅。
12、腺葉澤蘭:蜜源植物;紫斑蝶;基隆澤蘭在司令台。
13、長序木通:植物園開花時大家搶著拍;雌雄同株卻雌雄異花,細長的花序中暗紫紅色雌花位在雄花上方,僅有單或兩朵,以下的花者皆為雄花;這一排今年開過花以後,每年都會開,將來會成為打卡景點;這一條「通學巷」即將成為名副其實的「花巷」喔!果實可食,味道似蕃薯。
14、山刈葉及柱果鐵線蓮:柱果鐵線蓮長得太快,快壓垮山刈葉啦~山刈葉加油!
15、日本衛矛:喜光耐蔭、耐寒耐旱、耐修耐剪、各種土壤都能生長、能承受各種有毒氣體。
16、棉花
文/圖:田瑞菊
趁著週六有暖暖的陽光,一早超仁老師和大家就在校門口集合,老師說今天是適合種植植物的日子!
今天種植的植物有:
1、葦草蘭
2、玉山紫金牛
3、野百合
4、台灣百合
5、穗花木藍
6、箭葉鳳尾蕨
7、馬祖油菊
超仁老師指導大家將以上植株放置在適合種植的地方並將植物種在土裡,大家分工合作,接著再澆水就大功告成了。
文/圖:田瑞菊
連日陰雨今天終於有好天氣,多位在各領域專業的師長、前輩、夥伴們遠道從桃園、淡水、新店、樹林...各地而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們齊聚一起,就如蘭亭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群賢畢至。」
莒光生態靠著莒光親師生、師長、志工夥伴們、大家齊心合作努力終於才十年有成,因為有大家的努力,今年更榮獲新北市環境教育獎「特優」,並代表新北市參加全國賽。
這幾年我們因種植、維護的植物種類變多,昆蟲、動物也陸續進駐,莒光的生態越來越豐富,大家都想著能為我們的環境、後代盡自己的一份心力,我們期許未來莒光的人與環境都繼續共榮共好💖
文/圖:呂怡青
一早綠精靈學生和志工們開挖碎木堆肥區,收集腐質土幫植物施肥,並營造北側落葉堆肥區旁空地種植灰葉蕕和假酸漿。
繼續移植長條盆的巴陵石竹至貝貝園、馬祖油菊至綜合大樓。
感謝各位夥伴們的幫忙,這兩週灑水系統故障,大家每日輪班澆水辛苦了,感恩貴玉邀溫仔底濕地志工、瑞菊邀大觀國小退休老師一起來幫忙,團隊中大家彼此合作,互相關心。中午的一陣雨,久旱逢甘霖,感恩老天爺!
文/圖:呂怡青
生態園內、外側的灑水系統故障待修中,好多植物都已經快枯死了,大家分工合作每日輪班澆水互相分擔幫忙,一起完成水的任務!
👏👏👏
配合內庭工程,早上志工們在百澍主任和超仁老師的精神鼓勵後,大家充滿熱情與活力,兵分多路,一起完成艱難任務。
一群戴著安全帽進入工地區移植植物;一群內庭花圃移植水生盆,修剪草皮。同時也進行校園量樹,記錄每一棵樹的胸徑和樹高,計算固碳量。
很開心今天加入兩位新夥伴,感謝各位夥伴們的幫忙,讓每一棵植物都能得到最好的照顧,大家辛苦了!
文/圖:呂怡青
開心做一件事,感恩志工夥伴們的共同成就!
一起成就一只都市叢林中 綠色的珍貴寶石💎!
謝謝志工夥伴們為環境教育實地訪查而盡心盡力…
文/圖:呂怡青
夏天到了,為了避免蚊蟲孳生躲藏,請志工們幫忙修剪生態園內外的蕨類老葉。
接著超仁老師為大家介紹校園蕨類植物,蕨類依生長環境分成地生、著生和水生。
例如我們常食用的過溝菜蕨,水生的台灣水韮和鹵蕨,著生在樹上的連珠蕨。
老師帶大家進到生態園觀察連珠蕨特殊的孢子葉,在楓香樹上長滿了各種原生植物,有蕨類、蘭嶼秋海棠、台灣金絲桃等,形成美麗自然的多層次綠化。
文/圖:呂怡青
早上天氣涼爽,超仁老師以細梗絡石及小濕地為例,為志工們說明如何利用閒置空間綠美化環境。接著帶大家認識校慶闖關活動的五種植物(鐵砲百合、夏枯草、桔梗蘭、文殊蘭、濱排草)。
上課充電後,大家一起分工整理內庭花圃。新加入的年輕帥哥們特地從桃園北上,自備割草機幫忙割草。其他夥伴們有的拿起鐮刀做細工,將植物及水盆周圍的草修剪;有的整理水生盆;有的修剪樹木。
感謝夥伴們的協助,整理後的花圃煥然一新,清爽美麗,讓我們一起歡喜迎接下週的45週年校慶。🤗💐🎊
文/圖:呂怡青
今天一早的戶外教學,從劍潭古寺下集合開始,在數隻台灣藍鵲來回跳躍飛翔中揭開序幕!
超仁老師與怡青老師帶著大家走訪復育近20年時間的劍南蝶園,雖是山坡步道,三小時中志工們緊跟著老師的步伐,就怕漏掉解說的任何片段,我再聚精會神,仍時常被翩翩飛舞的蝴蝶🦋給吸引走目光;在觀察雙面刺植株時,因想尋找黑鳳蝶幼蟲,一不小心就被雙面刺勾住帽子及背包,感謝志工前輩解圍。
劍南蝶園是一個能夠同時認識蝶類與其食用植物的開放自然場域,每一棵植物或高或矮,都能提供喜歡它的蝶類幼蟲或動物食用、棲息。
老師亦透過在蝶園所觀察到的雜草,同時指導志工返回校園中哪些可拔除或可保留。
戶外走訪的研習記憶深刻,回顧照片彷彿仍嗅聞到山黃梔花甜甜的、土肉桂葉清新不嗆的香味,記起紅楠與香楠的區辨⋯僅分享數張照片,推薦大家都可實地走訪,春天甫到,處處有驚喜。
個人擔任生態志工剛起步,從照顧植物很粗淺的感受,經過幾次研習課程,才認知到種植原生植物是生態營造的根基,能夠吸引動物來食用,逐步復育台灣原生生態,保護大自然的資產。思及老師們與志工前輩們一路堅定在生態復育工作中付出,總是感動。
文/圖:張佩嫈
要維持志工團隊的正常運作,定期增能辦理志工培訓課程是必需的。
唯有了解,才會關心,志工的觀念態度都是一致性,校園環境才能永續經營。
春天是水生植物生長最旺盛的季節,經由超仁老師介紹各個水生盆的植物特性後,志工們分散開來,針對每個水生盆逐一檢視維護整理。
水生植物的維護管理是一門大學問,也是最考驗耐心和細心的。
整理完後,下午的一場雨來的真是時候,經過一番洗禮後,每盆植物都變得更有生命力。
文/圖:呂怡青
早上超仁老師向志工介紹笑靨花、豆科蝶形花(毛胡枝子)和唇形花科(半枝蓮)花朵的特徵,以及觀察葉子金色閃閃發亮的金新木薑子。
在野外的植物不容易生病,因為物種多樣化會自然達到生態平衡。因此在校園營造時,我們的做法要跟大自然學習,盡量種植多樣化的原生種植物,避免單一樹種,以維持生態平衡。
接著志工們分成兩組,一組幫忙澆水,一組到生活廣場維護整理。
生活廣場因工程緣故,園區被擾動過,植物們奄奄一息。另外長期有許多落葉覆蓋、缺水情形,因此今天請志工們幫忙修剪月桃、蕨類、清除落葉。
整理過後的生活廣場煥然一新,並且邀請新加入的志工認養澆水維護,期待夏天時的開花盛況。🌞🌞🌞
文/圖:呂怡青
我們在野外爬山時常會讚嘆:「這棵樹樹型真美啊!」在野外是自然塑型,在校園中就只能藉由人為修剪了。
植物種下後,最期待的就是樹木能健康成長、樹型優美,如何正確維護修剪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今日特別邀請修樹專家到校指導,以艷紫荊、平戶杜鵑、黃椰子為例,總務處邱大哥和志工們皆聚精會神學習,互動討論,並且透過實際操作演練,加深印象。
今天的課程大家都獲益良多,意猶未盡。
文/圖:呂怡青
開學前的週末,請志工和園藝師到校幫忙維護環境。
週六早晨超仁老師指導志工如何分辨聚合果、瘦果、蒴果,接著大家散開整理內庭。
週日請園藝師幫忙修剪校門口兩側和操場的樹木,讓植物的樹形更加優美並且增加透氣性。
文/圖:呂怡青
早上超仁老師到校指導,帶著大家觀察並認識司令台區剛發芽的海濱植物小苗。
趁著暖陽如春的好天氣,請志工們幫忙除草、施肥、澆水。
期待春天來臨時,植物們都能繽紛綻放。🌻🌼🌹
文/圖:呂怡青
超仁老師帶領志工夥伴們下雨天種樹及除草🌧️
一、雨天是種樹的最好時刻,最重要的是水和細菌的問題:
1.種樹要澆水,就是希望把盆子裡土的水與園區土壤裡的水達到平衡,達到平衡後裡面的細菌就容易活絡。
2. 下雨天種樹最好了,因為土壤裡的水是飽和的,盆子和土壤裡的水很容易達到平衡,達到平衡後土壤裡的細菌很容易就互相交流、互相協助,幫忙分解養分及水分。
3.好天氣澆水的效果沒有那麼好是因為水容易被蒸發稀釋掉了,所以要經常性的澆水。
4.莒光的草長得好,表示土壤是健康的,好的土要有各種細菌和水分。
二、如何將植物種在適合的地方呢?
這個時候野外觀察及向大自然取經就很重要了!
例如:今天大家種的華八仙就很適合種在半陰性的貝貝園裡。
三、現在這個時節除草是很好的,因為把野草控制後,我們要種的植物就會長得勝過野草,春天就不用拔很多的草了!
文/圖:田瑞菊
一、今天超仁老師帶領大家走踏校園,認識校園的菊科植物:
1️⃣介紹菊科植物有許多適應環境的本領,因此分布廣泛、種類與數量多。
2️⃣介紹菊科植物的頭狀花序及瘦果。
3️⃣介紹馬祖油菊、單花蟛蜞菊、山菊、蘭嶼山菊、台灣狗娃花、馬蘭、島田氏雞兒腸、苦苣菜、黃鵪菜等菊科植物,也介紹鵝鑾鼻燈籠草給大家認識。
二、志工夥伴們幫忙修剪馬蘭、島田氏雞兒腸並將修剪下來的枝條扦插在軟盆中。
文/圖:田瑞菊
主題:探討有趣的原生植物特性
今日透過超仁老師精彩的演講,我們得以了解原生植物為了生存,演化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魔幻怪招,適應台灣各種不同的棲地與生態環境。內容豐盛無比,志工們各個聚精會神認真聽講,深怕一不小心就錯過重要的訊息。
另外,志工們彼此分享參與莒光生態維護的心得。雖然各有不同的理由加入這個大家族,但是也都有志一同的感覺到,來莒光服務是難能可貴的幸福時光。在超仁老師的帶領下,志工們就像分佈在台灣高山的水源源頭,默默的為生態保育長河注入活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相信總有一天莒光的亮點,會成為美麗寶島的泉源,生生不息永續流傳!
文/圖:蔡金燕
除草後,要如何處理這些修剪下來的草呢?......
❔留在原地等待自然分解
❔收集起來放到落葉堆肥區製成堆肥
根據這半年來的幾次觀察發現:
1.一整片割下來的草覆蓋了石板步道和水生盆。造成步道動線不明顯,學生不易行走且容易滑倒。
2.風一吹到處亂飛,如果遇上下雨草還會發爛發臭。
3.草大量掉進水生盆裏會造成水質優養化,不利魚類和水生植物生存。
➡️行動:
下週一開始有一年級新生認識校園導覽課程,為了給孩子們最好且安全的學習環境,今天早上的志工培訓時間,特別拜託志工們挪出時間一起幫忙整理,並且將步道做延伸微調。
超仁老師帶領著志工夥伴們,有的夥伴年過七十了、有的膝蓋不好、有的身體正逐漸康復中,大家二話不說蹲下來開始幹活,看見恢復整潔的草地和步道,頓時覺得充滿生機,好舒服啊!
文/圖:呂怡青
早上超仁老師介紹豆科植物,下分為三個亞科:
1. 含羞草亞科(例如:粉撲花、大葉合歡)
2. 蘇木亞科(例如:艷紫荊)
3. 蝶形花亞科(例如:各種豆類)。
我們依序看了學校的豆科植物:艷紫荊、穗花木藍、鐵掃帚、腺葉木藍、澎湖大豆、台灣大豆、毛胡枝子、小葉魚藤、變葉山螞蝗,並觀察蝶豆根部膨大的根瘤。老師還贈送我們一個闊葉大豆的果莢,期待種子發芽。
接著志工們散開進行維護工作,整理草堆、修剪植物、佈置圍籬、除草、搬磚,大家彼此分工合作,在烈日下工作著,真的很辛苦!
文/圖:呂怡青
開學前,邀請超仁老師到校指導認識黃荊和三葉埔姜,並請園藝專家幫忙修剪和內庭除草。
修剪下來的黃荊全身都是寶,請志工們帶回家,葉子可以煮黃荊茶、做餅乾、香包,枝幹可以當拐杖使用。接著為8/24(下週三)
水生植物教師研習做前行準備工作,移動調整水生盆的位置,動線周圍植物修剪,內庭除草,經過一番整理後,校園變得清爽美麗。
8/12(上週五)環保局到校台美學校訪視,逛了一圈校園後,山佳國小許校長回應表示,很多學校在暑假期間因為疏於照顧,植物大約有一半都會死掉,莒光的植物長得很好,顯然有用心在維護,稱讚志工們的團隊付出。除了種樹之外,更重要的是後續的維護管理,莒光因為有超仁老師的專業指導,還有志工們對原生植物的熱愛,因此植物們才能欣欣向榮,繁衍後代,生生不息。
文/圖:呂怡青
本學期最後一次培訓課程,超仁老師先指導志工們認識水生植物,說明維護重點後,大家分散開來工作。生態園外側的水生盆,全部都已營造完成,目前就等待青鱂魚努力繁殖生小魚了。
夏天天氣高溫炎熱,感謝志工們暑假期間輪值進校澆水,並且在烈日下進行維護除草工作,希望植物們都能順利撐過酷熱的天氣。
文/圖:呂怡青
下過雨後,草長得特別快,兩週前才除草完的,馬上就把新種下的植物又遮蓋了,志工們手持鐮刀細心找出每一棵植物,將周圍的草除乾淨。
內庭步道繼續固定中,目前大約完成三分之二了,佩服志工徐磊的毅力。
接著大家轉移至生態園區,修剪蕨類,讓步道周圍保持寬敞,並增加通風性。
園區內的步道和石板都非常濕滑,大家一定要非常小心行走哦!
文/圖:呂怡青
早上超仁老師到校指導,天氣涼爽是除草維護的好時機,老師教大家如何使用鐮刀割草,請伙伴們散開來將內庭每一棵小苗周圍的草割短,讓植物探出頭來以方便學生澆水。
在校門口兩側同時進行著植物修剪,矮化並疏枝,讓樹形更優美,景觀更清爽。
接著老師講解植物的特性,夏枯草因果實成熟貌似枯萎,因此取名夏枯草,花可以看見有兩種深淺的紫色,具有遺傳多樣性。大家一邊聽著講解,手不由自主的拔著雜草,可見對植物的關愛程度之高啊!小葉捕魚木經過短短兩年長成小灌木形狀,正盛開著美麗的花。台灣香檬葉子非常香,果實很酸,期待有鳳蝶來產卵。草地上的魚腥草匍匐生長,白色總苞片圍繞著穗狀花序,迎著風翩翩飛舞,美麗極了。
志工培訓課程是凝聚共識的重要關鍵之一,提升志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讓志工團隊能穩健發展。
文/圖:呂怡青
每週五上午是固定的志工維護日,一早大家就分散在校園的各角落忙碌著。有的除草修剪;有的澆水;有的幫忙帶社團;有的舖步道。上課時間還得撥出來指導學生植樹。每週五大家都忙得很開心、很充實。
文/圖:呂怡青
今早繼續昨天未完成的工作~除草鬆土挖洞,並且修剪毛葉腎蕨。志工們看著之前種植的植物都淹沒在雜草堆中,拿起鐮刀繼續割草讓植物們露出來。工作完大家各自分散賞花拍照,暫時忘卻身心的疲累。
文/圖:呂怡青
週末大家一起來動動筋骨,下過雨後,植物生長速度特別快,也是除草的好時機。昨天請伙伴們幫忙全校施肥,今天除草修剪並且將步道微調定位完成。用開心愉快的心情度過週末假期~
文/圖:呂怡青
228連假第一天,天氣晴朗,超仁老師指導草皮的管理方法,認識草本植物、移除雜草並觀察春天開花植物。接著移除內庭部分文殊蘭,讓整體視覺更加清爽。
文/圖:呂怡青
陰雨天,志工們在屋簷下扦插仙草、移植大甲草。修剪快樂屋的小月桃、烏來月桃。
文/圖:呂怡青
開學前,志工們在園區修剪蕨類、爬藤、掃落葉和刷地板,生態園區煥然一新,希望提供給孩子們安全的自然探索環境。
昨天臨時邀約大家一起來整理環境,早上雨一陣一陣的,夥伴們有的穿上雨衣;有的撐著雨傘;有的甚至淋著雨,一心一意掛念著園區的植物們,真心感謝大家的相挺,有您們真好❤️~
文/圖:呂怡青
植物種類:金花石蒜、琉球鈴木草、台灣假黃鵪菜、細葉假黃鵪菜、茵陳蒿、土丁桂、濱當歸、基隆澤蘭、鐵砲百合、田代氏乳豆、綿棗兒、鵝鑾鼻野百合、濱斑鳩菊、早田氏爵床、矮筋骨草、漏蘆、黃花磯松、脈耳草、番杏、小燈籠草
第一次嘗試種植岩地和沙地植物,希望能順利存活。
文/圖:呂怡青
感謝老天爺給了兩天好天氣,連續兩天超仁老師指導志工們和綠精靈學生,一起舖步道、堆石塊。謝謝Abby幫我們事先繪製精美的步道設計圖,大家一起分工合作思考放置和固定磚塊的位置、運用石塊堆高營造仿珊瑚礁的模樣、挖腐植土,一個早上步道的雛型就完成了。第二天志工們繼續整形做微調,並且在後面堆高土丘營造山脈🏔️的造型。大家都好有藝術創意,集體創作出海濱兼具沙地和岩地的棲地景觀,接下來就是種植植物囉!
文/圖:呂怡青
棲地的營造和維護持續進行著,大家分工合作一起在司令台拌煉石、腐植土;移植濱原方舟的台灣蛇莓和文殊蘭;水生盆繼續挖洞。感謝超仁老師特地撥空到校指導營造水生盆,一個早上下來弄得全身都是爛泥巴,終於順利種下白花圓葉節節菜。
文/圖:呂怡青
秀蓮問:「元旦兩天有空嗎?」怡青希望我們去整理莒光國小園區;當然去,時間就是該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何況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參與。
莒光國小整個校區都能看到朝向培育認識原生植物,以及隨之而來的昆蟲等方向,能運用的小空地、圍牆邊,甚至教室側的花台,都能看到師生們努力參與豐碩的成果。參觀了基於安全顧慮而加鎖封閉的水池園區,兼具育種場地,不大卻是我見過最豐富多樣的袖珍園地,在這一方小小角落,有水池,樹木,幾近全自然的環境中,陳超仁老師協助怡青,邀聚一些志工培育了非常多的台灣原生植物,繁衍成功有著許多幼苗,整理起來要很小心,以免把寶貝當成雜草除掉。
工作開始,第一天女將們鋸樹枝砍雜草清水盆,老人家我手腳笨拙老眼昏花,跟著打雜卻也四體通暢全無寒意;漸漸的陽光不再遮蔽灑向低矮的小花草,小徑也鮮明的出現。第二天重點在清理水池,怡青、秀蓮換上青蛙裝進入水池,跪著爬著認真的修剪清理,真是讓人感動,其他人則在周邊清理外圍;博學儒雅的超仁老師親臨指導鼓勵,帥氣的小夥子明華也來幫忙,並且發揮拍照強項,精彩的照片生動的紀錄了過程。
偷偷透露:怡青真是好廚藝,第一天的炒飯,第二天的南瓜米粉,讓我這嚴格控制澱粉者,忍不住吃了平日的兩倍多;秀蓮也帶了悶燒鍋,打開瞬間香味撲鼻的養生熱湯,孟孟的甜點好吃到無法顧及熱量,我還把剩下的打包帶回家(優待老人家無誤),小林的高山甜柿、金燕的新鮮草莓;加上金燕快手快腳工作完,立刻佈置餐桌,眾友一致同意名為:「綠廊春之饗宴」!是的,這是集踏青賞花、混水摸魚、歡笑健身,並且有成就感的新春,好歡樂啊!
文:Jake Kung
圖:陳明華
110歲末年終,超仁老師和志工夥伴們相約在莒光,一起營造司令台「海濱植物區」、開挖水生盆並且幫濱原方舟的植物做維護管理。
沙地植物區今年的3月底開始營造,在學生們、家長和志工們超過200人的共同努力下,從除草、搬土、鬆土到拌入煉石,十分艱辛浩大的整地過程我們一起挺過來了,讓我們一起期待新的沙地植物區誕生吧!
濱原方舟區的植物生長過密,在老師說明維護方式後,移除強勢物種,留下一些空間讓種子發芽。
內庭花園植物區,各在兩側低窪處放置3個水生盆,回收雨水並提供蛙類躲藏棲息環境。
生態園區的營造是永續的事業,感謝校長、主任和老師們的認同力挺;感謝超仁老師長期的專業指導;感謝大小志工夥伴們的無私付出;感謝各方好友的贊助分享。因為有您們才能讓莒光的生態在穩健的腳步下成長茁壯,明年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朝生態校園的目標繼續前進。
文/圖:呂怡青
今天莒光國小和大觀國小志工們一起到青潭國小參觀,互相交流觀摩學習。超仁老師分享諾亞方舟的理念與實踐,以及莒光的成功案例,並且由莒光志工們代表贈送原生植物給青潭國小,接著參觀校園,感謝愛玲校長的邀約,志工們都收穫滿滿。下午聚餐後參觀銀河生態社區,欣賞社區的自然生態環境,雖然下著雨,志工們的熱情依然不減,充分展現莒光志工的招牌活力。
文/圖:呂怡青
超仁老師帶著大家一起欣賞花台的灰葉蕕,觀察葉子、花和果實的特徵。紫色的花朵層層堆疊,好像千層蛋糕。在不同的環境下,葉形會有差異,植株的型態也會不同。同為唇形科的灰葉蕕和薄荷,花形非常相似,有機會可以比較看看。
文/圖:呂怡青
在莒光當志工最棒的就是聽超仁老師開講了。志工夥伴們聚精會神的聆聽著,欣賞正在開花結果的植物,每一棵植物都各有特色。觸摸葉子、觀察花朵構造、追蝶、品嚐果實、採收種子播種。在冬季,校園中依然有許多植物熱情的綻放著,四季如春。時間到了大家仍然依依不捨,期待下次的戶外導覽。
文/圖:呂怡青
週末時間志工們一起到學校除草,曬曬太陽流汗勞動後,超仁老師帶著大家認識植物。曾經種下的小樹苗已經長大,正開花結果,大家品嚐果實、聞花香、草香,看著大家置身在樹叢中的身影,好自然啊!也多了一份野味。
文/圖:呂怡青
雙十連假的第一天,一早超仁老師帶著志工們一起幫植物們除草、施有機肥、認識植物、採收種子。
文/圖:呂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