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志的教育理念】
【文志的教育理念】
順性揚才,一個都不能少
一、學生之主體性再現:以學生為主體性,任何教育措施偏離「學生」這個
主軸,都是值得省思檢討的,學習的主角絕對是學生,也才是學校存在
的意義與價值。
二、平等—公義之參與精神:每一位學生不因種族、性別、語言、宗教等因
素,都有受教的權利,親師生更要以正向的理念、認知、態度及合宜的行
為『參與』學校教育事務,為學生及學校共謀教育之大業。
三、多元—尊重之異質思維:多元的社會,以尊重的態度接納親師生參與學校
事務決定之權利與意見,尊重教師專業自主權利及學校本位的管理。
「健康」、「人文」、「科技」、「綠能」、「國際」 ,是未來教育的重要議題,也是每位孩子必備的能力。身為校長應整合資源與掌握趨勢,前瞻規劃學校辦學方向,提升教師專業,建立支持網絡,給予學生面對未來的能力。
個人的看法及具體實施策略:
一、培育健康快樂好學生:
(一) 建構完善的學校健康管理系統,推動健康促進,運動333,健康999。
(二) 積極推運動休閒的樂活教育,提倡一人一技、一人一藝。
(三) 營造健康安全的學習氛圍,健全身心靈,推動友善校園。
二、養成人文優質好公民:
(一) 推動品德教育,從教學、服務學習、生活實踐、環境營造等面向,全面建構。
(二) 落實終身學習理念,推動終身教育,提升閱讀能力,快樂學習忘記年齡。
(三) 經營幸福家庭,重視家庭教育,彰顯家庭功能,做為學校的後盾。
三、建構綠能永續好環境:
(一) 倡導溫馨關懷、營造友善校園,涵育心靈健康環境。
(二) 落實低碳、環保、節能減碳、綠能的生活實踐態度。
(三) 透過對自然的親身體驗,體會落實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四、打造科技創新好學校:
(一) 落實知識管理,精進運用科技的倫理與技能。
(二) 創新經營,建立資源整合的分享機制。
(三) 融入社區營造理念,建立分享平台,連結社區資源。
五、拓展國際多元好能力:
(一) 從國家認同出發,培養學童愛國情操與本土思維。
(二) 積極推展國際參訪、遊學、教育交流,提升國際移動的適應力。
(三) 鼓勵創新教學、推展創造力教育、體驗學習,培育學生未來關鍵能力。
六、倡導專業大愛好老師:
(一) 鼓勵教師發揮教育大愛、經師人師典範。
(二) 積極參與進修研習,組織專業成長社群,進行行動研究。
(三) 參與教師評鑑,追求終身學習自我專業成長。
七、整合外部資源好支持:
(一) 健全家長組織,引導良性親師互動,提供資源,協助學校教育。
(二) 進行校際策略聯盟、標竿學習,互享資源,提升效能。
(三) 引進政府機關、社區、民間公益團體、大學院校資源,支持校務推展。
結 語
教育的本質是甚麼?就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校因為有學生的學習才有存在的價值,而學生學習成效端賴親師生共同努力。透過不斷的專業成長與精進,在教學的過程展現出專業的知能與敬業的態度,方能爭取社會對教育的認同,身為校長,必須有前瞻的眼光、正確的教育信念、整體的專業規劃能力,鼓舞教師熱情投入教育,為莘莘學子們付出專業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