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擅長領域
學生專題研究指導與科展競賽輔導 學校本位特色課程研發設計與教學
貳、教學理念
探尋繽紛美妙的生物.編織幸福圓滿的生命
參、教育精神
一.教育理念
「科學」與「人文」跨領域 「生物科學」與「生命教育」核心素養
二.教學方法
以『學生』為教學核心,『老師』為學習活動的支援者,教導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成為終生學習者與自己的主人。
(一)適性:探尋繽紛美妙的生物
「探究」是學習者建構知識的必經歷程,我以本校豐富的校園生態為起點,設計特色課程教學模組,引導學生探索多樣的生物,進行科學專題探究,師法自然,向自然學習。
(二)揚才:編織幸福圓滿的生命
學生自我探索過程,我會先給學生想法與方向,引學生自我學習、自我發揮、自我思考、自我成長,從做中學,再努力幫學生找不同的表現舞台,作業報告、口頭發表、科展競賽等,最後讓學生選擇自己想走的生命道路。
三.教學建言
全人教育的精神,要求學生自發、互助、共好與終身學習,老師不能只照制式教材上課,老師必須展現課程設
計能力,老師也要終身學習不斷成長進步,同科、跨科、跨領域社群教師一起合作,建立合作學習共同備課制
度,創造典範教學。如果老師無法走在學生前面當領頭羊示範,怎麼激發學生對於學習的渴望與創新的勇氣,讓學生成為具有社會適應力與應變力的終身學習者。
肆、教育愛小故事
專題研究與一般課程不同,師生關係類似師徒制,專題研究指導過程都是一段老師與學生之間共譜的生命故事。其中指導一組研究,兩位都是資優班學生,在一年半的專題研究與科展競賽期間,師生三人共同經歷科學研究的辛苦與美好。
資優班有一項國際交流活動,去大陸進行學習交流一週,那一次我受邀擔任陪同教師。原本行程最後三天要去北京大學、故宮參訪,但因這兩位學生經由我指導報名參加科教館科學人才培育計畫,需要進行面審,師生三人面臨要不要結束行程提早回台灣的兩難抉擇,我們最後痛苦地選擇飛回台灣,爭取研究計畫補助機會。在機場學生帶著失落心情候機,我鼓勵學生說:「不要難過,這一次我們帶著不捨的心情回台灣,若有幸通過面審獲得經費補助,專題研究好好做,老師帶著你們出國參加比賽,讓你們帶著榮耀回國!」非常幸運的因為專題題目非常創新,受到評審的親睞,獲得培訓機會,就此開創一路競賽獲獎的契機。那一年的台灣國際科展他們以數學幾何獨特研究法,區分各種蝌蚪的眼睛型態,獲得一等獎。參加大專院校辦理的動物行為研討會,打敗許多生科系研究生與大學生,獲得該研討會史上第一組高中生獲獎。另外也爭取到去參加上海科技創新大賽與日本SKYSEF科學交流競賽,榮獲佳績。在飛去大陸比賽的飛機上,我跟她們說:「我們回來了!」,她們高興的跟我分享說:「謝謝老師去年決定帶我們回來台灣,我們才有機會將專題研究做出來,再次回到這裡。」
後來這兩位學生就以優異的成績,特殊選才考上多所學校的生命科學系,從此開啟她們未來的人生道路,兩位學生都修習教育學程,幾年後要回麗山實習,在我的指導下從「學生」轉變成「老師」角色,將我多年在麗山做的科學教育傳承下去,一棒接一棒。
伍、特殊優良事蹟
一、課程發展與教學績效
(一)校本特色課程教材開發
麗山高中是臺灣第一所以科學教育為發展重點的學校,首創高一學生必修「 研究方法 」及高二必修「 專題研究 」課程,這些課程沒有課綱規範,必須自行設計課程:
1. 「基礎探究」教學模組:麗山校園蜘蛛大搜秘
2. 「領域探索」教學模組:植物行動數位學習
3. 「領域探索」教學模組:校園生物仿生科技
4. 「領域探索」教學模組:智慧友善農業科技
5. 「專題研究」教學模組:生命科學專題研究
(二)專題研究課程教學績效
從93年進入麗山高中任教至今,總共招收137學生修習專題研究課程,60件各式主題科學研究,指導105件科展競賽作品:
1.臺北市科展指導紀錄:
93年37屆 生物學科 特優、鄉土教材獎
96年40屆 生物學科 佳作、團隊合作獎
97年41屆 生物學科 特優、團隊合作獎
99年43屆 生物學科 佳作、鄉土教材獎
100年44屆 生物學科 特優、最佳創意獎
102年46屆 生物學科 特優、佳團隊合作
103年47屆 植物學科 特優、最佳創意獎
105年49屆 植物學科 優等
106年50屆 動物學科 特優
108年52屆 動物學科 特優
109年53屆 動物學科 佳作
111年55屆 動物學科 特優
114年58屆 工程學科 特優、行為社學學科佳作
2.全國科展指導紀錄:
93年44屆 生物科 入選
97年48屆 生物科 入選
100年51屆 生物科 三等獎
102年53屆 生物科 三等獎
103年54屆 生物科 三等獎
106年57屆 動物學科 佳作
108年59屆 動物學科 三等獎
111年62屆 動物學科 三等獎
114年65屆 工程學科 佳作
3.臺灣國際科展指導紀錄:
94年 植物學科佳作、動物學科 入圍
97年 植物學科 佳作
99年 工程科 儲備代表
100 年 植物學科 四等獎、動物學科 入圍
103年 動物學科 入圍
104年 植物科 三等獎
106 年 動物學科 一等獎
106年 植物學科 三等獎
107年 微生物學科 入圍
108 年 動物學科 四等獎
109年 行為社會學科 二等獎、工程學科 三等獎
110 年 行為社會學科 四等獎
111年 工程學科 一等獎
114年 動物與醫學科 入選、工程學科 入選
4.臺北市中學生獎助計畫指導紀錄:
93年 生物科 一等獎、三等獎
95年. 生物科 一等獎、二等獎
96年. 生物科 二等獎、三等獎
97年 應用科學科 三等獎
99年 生物科 佳作
105年 生物科 二等獎、三等獎、佳作
106年 生物科 一等獎
108年 生物科 三等獎
110年 生物科 佳作
110年 應用科學科 佳作
5. 世界青少年發明展指導紀錄:
2008 「顯微鏡-數位相機」轉接管之創新設計 特優與台灣區代表權
2009 玻片風乾器 特優
2010 多功能實驗器材風乾器 特優
6.國外科學展覽競賽指導紀錄:
2014 日本SKSEF科學展覽會 口說競賽第一名
2016 日本SKSEF科學展覽會 海報競賽第一名
2017 日本SKSEF科學展覽會 口頭報告特別獎 海報發表
2017 上海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
2019 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一等獎
2019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 二等獎
2019 日本AISF國際論壇 最佳口說獎、最佳海報獎
2019 日本SKYSF科學展覽會 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 口說獎
2020 日本SKYSF科學展覽會 線上評審 大會首獎
2020 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雙一等獎
2020 巴西國際科學展覽會 電機工程 一等獎
2020 日本東京EDGE科學交流活動 金牌獎
2022 美國ISEF 材料科學科 四等獎
2024日本東京EDGE科學交流活動 口說英文組第二名
2019日本SKYSF科學展覽會 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 口說獎
二、班級經營暨學生輔導
(一)導師班級經營
92年考進麗山高中便開始擔任班級導師,且連續16年擔任導師一職,累積多年學生輔導經驗,
110年接任學務主任,負責規劃全校導師班級經營與督導學生輔導業務:
92年9月 至 95年8月:第4屆 擔任1-3年導師
95年9月 至 98年8月:第7屆 擔任1-3年導師
98年9月 至 101年8月:第10屆 擔任1-3年導師
101年9月 至 104年8月:第13屆 擔任1-3年導師
104年9月 至 105年8月:第16屆 擔任1-3年導師
105年9月 至 108年8月:第17屆 擔任體育班1-3年導師
榮獲105、106學年度、112與113學年度績優導師獎勵
113年9月至115年8月:第24屆 擔任資優班1-3年導師
(二)學生個案輔導
92-93學年:春暉密集輔導及認輔個案獎勵
96-97學年:特殊教育認輔工作獎勵
三、專業成長與服務熱忱
(一)教師專業成長
1.臺北市教育專業創新與行動研究徵件比賽:
97年第9屆 「顯微鏡-數位相機轉接管」之創新設計及其應用 教材教具實物展示類 特優獎
99年第11屆 生物實驗的好幫手「實驗器材快速風乾器」 教材教具實物展示類 特優獎
101年第13屆 歷屆生物科學展覽作品分析與研究 行動研究論文發表類 入選
101年第13屆 生物遺傳課程可活動教具之設計及應用 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 入選
101年第13屆 以電子書包進行數位學習之經驗與省思 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 佳作
101年第13屆 遺傳學動態教學教具 教材教具實物展示類 入選
102年第14屆 以行動數位學習方式探索校園植物之美 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 佳作
102年第14屆 新興科技課程推廣教材-仿生科技教學模組 教材教具實物展示類 優選獎
103年第15屆 智慧綠建築的仿生科技 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 佳作
104年第16屆 植物向觸性形成機制之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論文發表類 佳作
104年第16屆 山野生態教育課程的規劃與實施 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 佳作
105年第17屆 探究與實作課程實施心得與經驗分享 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 優選獎
106年第18屆 結合探究實作與野外實察-翻轉傳統生物課程教學 創新教學活動設計類 佳作
106年第18屆 學校本位課程設計與經驗分享-以麗山生物專題研究 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 優選
106年第18屆 校本特色課程推廣套書-研究方法與專題研究課程模組 教材教具實物展示類 特優
107年第19屆 培訓高中生擔任公民科學志工,建立服務學習新方向 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 特優
107年第19屆 教彈性學習課程推廣教材,公民科學家培訓課程模組 教材教具實物展示類 優選
108年第20屆 探究式鷹架課程引導學生創新思考與動手實作 教育專業經驗分享類 特優
2.全國創意教學KDP國際認證獎比賽:
102年 以行動數位學習方式探索校園植物之美 標竿獎
103年 仿生科技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與實施心 特優獎
105年 人人都可是「創客」- 引導學生進行問題解決的科學探究式課程 優等獎
107年 環境教育新策略培訓學生成為環保小尖兵,替台灣生態保育盡心力 標竿獎
108年 以素養導向為設計核心的科學探究式課程 優等獎
3.教育部全國高中課程教案甄選:
105年 麗山校園蜘蛛大搜秘 校本特色選修課程教案甄選 入選
107年 結合田園城市政策與永續環境教育的探究式教學活動 素養導向課程教學教案甄選 入選
4. 高中優質化課程與教學創新方案甄選:
103年 教案入選
104年 教案入選
5.臺北市課程博覽會課程發表:
106年 麗山校園蜘蛛大搜秘 動態課程
106年 公民科學家與保育解說員培訓課程 靜態課程
107 年 公民科學家與保育解說員培訓課程 動態課程
(二)資訊融入教學
96年 指導學生參加台北市班級網頁競賽 榮獲特優
100年 臺北市教育局資訊教育電子書包計畫
102年 全國教師教學 媒體競賽 入選
104年 教育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徵選,榮獲全國優勝團隊
(三)環境教育與公民科學
101年至108年: 生態實察環境教育課程,假日營隊課程
109年:彈性學習-公民科學家課
四、投注專業奉獻度
(一)專題研究論文撰寫發表
2006‧溫度對蓋斑鬥魚生殖表現有何影響?科學教育月刊294:23-33。
2008‧聲音震動刺激對鍾萼豆(跳舞草)小葉擺動之研究。科學教育月刊301:26-36。
2008‧短指和尚蟹反掠食防衛行為之研究。麗山高中學報 2:1-17
(二)課程研究論文撰寫發表
2012‧以電子書包進行數位學習之經驗與省思‧麗山高中學報 6:75-88
2013‧歷屆生物科學展覽作品分析與研究‧麗山高中學報 7:33-44
2013‧生物遺傳課程可活動教具之設計及應用‧麗山高中學報 7:45-56
2014‧校園植物行動數位學習課程設計與實施心得‧麗山高中學報 8:79-105
2015‧仿生科技跨領域教學課程設計與實施心得‧麗山高中學報 9:1-39
2016‧山野環境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心得‧麗山高中學報 10:17-43
2016‧高中生物教科書中植物向觸性形成機制之探究‧麗山高中學報 10:45-67
2017‧高中專題研究課程設計與教學經驗分享‧麗山高中學報 11:1-42
2017‧以科學探究與野外實察為核心理念創新生物族群課程的教與學‧麗山高中學報 11:43-73
2018‧培訓高中學生擔任生態保育研究志工‧麗山高中學報 12:75-95
2019‧探究式鷹架課程引導學生創新思考與動手實作‧麗山高中學報 13:101-142
2024‧麗山高中自然探究與實作生物組課程設計與教學成果‧麗山高中學報 18:103-143
五、對社會之影響度
(一) 台北市全國科展代表隊作品集中輔導教師
由台北市立大學陳義勳教授 擔任召集教授,前北市教育局林永發課程督學統籌每一年台北市科展特優作品進軍全國科展的集中輔導,本人擔任應用科學科作品輔導教師,藉由多年累積的科展競賽輔導專業知能,協助台北市科展比賽師生團隊可以在全國科展獲得佳績:
輔導 特定波長LED燈用於瓜果蟲害防治之研究 北市科展特優作品 獲得第60屆全國科展 二等獎
輔導 天洛神兵,黴軍止步~洛神葵對黴菌生長影響的研究 北市科展特優作品 獲得第60屆全國科展 二等獎
輔導 「蛋 」「 藻 」協力,齊 心 抗 菌! 北市科展特優作品 獲得第61屆全國科展 二等獎
(二) 新聞媒體課程學校專訪
2008‧生物專題發明展新聞‧大愛電視台 https://youtu.be/fqAydosNmTc
2017‧台北市課程博覽會開幕記者會‧華視新聞 https://youtu.be/ULI0RNm4DbI
2019‧天下雜誌685期‧老師們組社群共享專業師生拿下破百座獎項‧ 麗山高中生物科教師團隊。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97542
2019‧108課綱上路! 教育新革命從學知識到"學素養" 課程加強研究與實作‧三立iNEWS
2020‧麗山高中專題採訪全‧ 大愛電視台 https://youtu.be/FktIEWZJl_A
2020 ‧翻轉教育‧感謝專題研究,誠實面對自己更適合文組。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5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