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1月1日~106年12月31日
一、推動永續校園
1. 擬定並發展適合本校的環境永續教育計劃。
2. 整合家長、志工及社區資源參與校園環境管理。
3. 確實作好資源回收,達到節約資源、資源再利用之目的。
4. 定期取樣學校飲用水送檢化驗,並委由專人或維修商定期維護管理。
5. 定期更新飲水機濾心及清洗水塔,保持水質衛生安全。
6. 委由專人定期巡視校園,檢視積水容器及水溝之清理以減少蚊蟲孳生。
7. 美化校園環境,提升師生對美麗校園之感受,達到愛校、愛社區之目的。
8. 積極規劃開心農場,落實食農教育。
二、落實環境教學
1. 鼓勵學校教職員參與多元環境教育研習,增進環境教育之專業知能。
2. 配合各年級之自然領域及生活領域之課程,辦理相關講座。
3. 主動辦理校內教師環境教育相關研習。
4. 依據現行之課程綱要,將環境議題融入課程計畫。
5. 善用教育部提供之相關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活動。
6. 配合防震防災演習,進行災害防治相關課程。
7. 將愛護生命融入相關領域進行教學。
8. 將海洋教育融入綜合領域教學活動。
9. 將環保議題融入綜合、自然、生活領域教學活動
三、舉辦環境教育活動
1. 於兒童節舉辦跳蚤市場,傳遞重複利用、珍惜資源之觀念,讓孩子懂得愛物、惜物。
2. 於9月及3月辦理全校動員之防震防災演習。
3. 辦理學生的環境教育講座,例如:DR. 鯊、昆蟲面面觀…等。
4. 夏季宣導節水、節電,達到愛護地球之目的。
5. 每年舉辦愛護動物之相關講座。
6. 各年級至少舉辦1次校外教學活動,增加學童對校外環境之認識、對鄉土環境之熱愛。
7. 舉辦藥物回收教育,帶領孩子實際操作,以減少水資源之汙染。
8. 辦理正確用藥講座,減少藥物浪費。
9. 於晨光時間,由故事媽媽運用繪本進班說故事,宣導生命教育、環境教育之各項議題。
10. 舉辦環境議題闖關活動,增加學童對自然環境的認識。
11. 指導衛生服務隊激盪思考廢物利用。
四、落實環境行動
1. 推行辦公室環保行動,宣導紙張重複利用、可用文具再利用。
2. 推動攜帶環保杯、少使用免洗餐具知行動。
3. 確實做好資源回收,確實減少垃圾量。
4. 結合社區資源,推動二手衣交換活動。
5. 配合環保署,限制使用購物用塑膠袋、杯水及免洗餐具政策。
6. 指導學生確實做好環境清潔活動。
7. 將藝術作品張貼於校園,增強學童對美欣賞能力。
8. 指導衛生服務隊成為環境維護的小推手。
9. 裝設空氣盒子,並由專人負責監測,以空氣品質旗幟傳達訊息。
1. 動員全校師生、社區資源、學校志工共同營造永續發展、安全舒適、舒服美麗之校園環境。
2. 融入不同學科領域,增加學童之環境知能,使學校師生重視環境問題,並共同參與環境保護活動,進而主動行使環保行動。
3. 強化學童之環保觀念,進而讓學生將環保觀念推廣至家庭及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