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動保到共學
龍岡國小生命教育三部曲
從動保到共學
龍岡國小生命教育三部曲
從動保到共學:龍岡國小生命教育三部曲
十八年前,龍岡國小在一場「意外的邂逅」中展開了一段非比尋常的教育旅程。那天,校門外出現了一隻瘦弱的流浪豬和幾隻無助的小狗,老師們沒有選擇驅趕,而是決定接納牠們。從這一刻開始,「動物保護」不再只是課堂中的話題,而是成為校園裡一門有溫度的教育實踐。
第一階段:以動物為師——生命教育的萌芽
龍岡國小自民國96年起收養校園流浪動物,成立「動物保護社」,由學生參與餵食、清潔、健康照護等日常工作。這樣的歷程,讓孩子們從實作中學會責任感與同理心。透過與校豬「來福」及校犬「來瘋」「來玩」的相處,學生逐步理解生命的脆弱與珍貴,也在師長的引導下,逐步發展出對生命的情感連結與尊重意識。
這不只是「照顧動物」的活動,而是一場潛移默化的教育行動。學生們學會不以貌取人、不因行為特質否定一條生命的價值,而這也正是生命教育的根本。
第二階段:跨域學習——讓生命成為學習的內容
隨著校園動物照護經驗的積累,龍岡國小開始探索如何將動保精神融入正式課程。語文課中,學生撰寫與校犬互動的觀察日記與生命故事;自然與科學課則設計以動物為主題的研究計畫,如豬毛成長與氣溫的關係、犬隻行為模式觀察等,並參加市級、全國性科展與說故事競賽,屢獲佳績。
這一階段的核心在於「轉化」:將動物照護轉化為教學素材,讓學生在跨領域學習中培養關懷生命的價值觀。此外,學生還組成「龍岡助浪隊」,深入社區宣導動保理念,參與公益行動與志工服務,將校內經驗延伸至社會現場,落實「從學校出發,向世界連結」的教育目標。
第三階段:制度化課程——打造生命共學的校本典範
進入近年來,龍岡國小將十八年的實踐經驗,進一步規劃為「生命共學」校定課程,正式納入學校課程地圖。課程設計以「陪伴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告別生命」為主軸,橫跨語文、社會、藝術、科技與綜合活動等學科,並透過影音教材、自編教案、實境參與與校園生命教育園區的建置,提供全校師生共同體驗生命教育的真實場域。
學校也推動「校犬出任務」行動,與動保處合作,由老師與校犬至其他學校進行生命教育宣導,累計已至三十餘所學校交流,拓展影響力。此外,更曾受邀接待日本等國際單位觀摩交流,展現生命教育在在地紮根與國際接軌的能力。
龍岡國小也因為這些努力,榮獲農委會「校犬楷模學校」、動督盟「校園犬績優學校」、桃園市「教學卓越獎」等肯定,成為全臺生命教育特色學校的代表之一。
結語:生命教育不只是一堂課,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從一隻流浪豬開始,龍岡國小走出一條結合教育、關懷與行動的生命教育之路。十八年來,這門課沒有華麗的教室,卻充滿孩子與動物真實相處的溫度。我們深信,唯有讓孩子親自看見生命的樣貌,才能真正學會如何尊重與愛人。而這份來自校園一隅的教育行動,也正悄悄地,改變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