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據
(一)教育部「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稚園推動臺灣母語日活動實施要點」
(二)臺中市國民小學推動本土語言教學實施計畫。
二、目標
(一)倡導母語教學,提高學生母語能力,增進本土教學內涵。
(二)本土語言教育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供多元學習機會。
(三) 增進運用本土語言能力,本土語言使用融入課程。
(四) 認知並認同本土語言及文化,培育愛鄉愛土之本土情懷。
三、實施原則:
(一)以生活化、趣味化、統整化為原則,透過「教」與「學」雙向進行之
學習活動,提升學生本土語言運用之能力。
(二)強調「生活接觸、活動參與」為主體,並經由學習、討論、統整進而
實際建構本土語聽說讀寫的能力。
(三)藉由不同活動內容與過程,展現學生學習成果,並有效豐富本土語言
學習內涵,進而體認本土語言之美。
四、實施對象:本校全體學生。
五、實施語言:以本學區多數使用之語言---閩南語為主。
六、實施方式:
ㄧ、營造母語學習情境:
1.宣導「221世界母語日」--宣導讓學生了解「世界母語日」的訂定
日期及背後意義。
2.訂定每週一為「母語日」--當天以說母語為主、國語為輔,讓學生
能深度學習並深刻感受母語之美。
3.週一母語諺語教學--於每週一教一句「母語諺語」,讓學生在諺語
中體會使用母語的趣味,並從教學中養成對母語的聽、說、讀能力
4.教學對話--教師於集會及教學過程中穿插使用母語,本土文化融入
教學。
5.生活對話--用母語道早、下課交談...溝通皆穿插使用母語。
6.學校播音--課間活動、下課廣播、樂曲及童謠撥放。
7.藝文活動—每學年配合節慶或校內藝文活動辦理母語藝文比
賽,演說朗讀說故事比賽、歌謠表演、諺語徵答、語文
闖關活動等。
二、社區資源運用—
1.辦理社區參觀與訪查,鼓勵學生用母語和社區人士對話或訪問,進行實
地學習運用。
2.學校與社區各項活動互相結合,拓展學生學習領域與範圍,了解與認識
鄉土歷史地理文化等鄉土文化,增進學校與社區之互動關係。
三、「母語教學支援」---
1.聘請社區長者、耆老等協助參與學校本土教學活動,增加人力資源。
2.購置母語CD、歌謠、書本、故事vcd。
3.成立學校網站之教學資源網,方便全校師生連結使用推廣。網站之教學資源增加本土語言,充實母語之教學資源,並介紹優質網站,提供不同教學媒材與評量方式。
四、「母語教學檢核」---
1.平時採多元評量為主,教師運用口頭評量、書面報告、闖關遊戲、分組競
賽、角色扮演等方式進行評量,藉以瞭解學生之學習成效做為指導學生學
習之方向,不以單一紙筆測驗或口頭語音之正確度為評量標準。
2.低年級強調聽說之能力,中、高年級強調聽說讀之能力,並在教學活動過
程中予以評量。
3.低年級利用歌謠表演方式,中高年級則透過互動學習單或評量習作,進行學生本土語能力檢測。各學習單或檢核表由老師收集整理後,於本土語言教學推廣會議及領域教學研究會提供檢討,以作為日後改進本計畫之依據。
4.家長配合檢核學生本土語言能力,每位學生每學期進行自我檢核,充分了
解學生運用本土語言能力,並經過家長認證簽章,以供下學期教師授課
之參考。
七、預期成效
(一)學生能完成各階段具體目標,以提升學生本土語能力。。
(二)透過多元評量與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與應用本土語言興趣與能力。
(三)教師及學生個人或團隊,能踴躍參加相關比賽及活動。
八、本計畫陳請校長核可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