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個快樂人的故事
作者/編者:義務工作發展局
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作者/編者:義務工作發展局
出版社:經濟日報出版社
誰說香港人冷漠!每日每時都有不少義工奉獻自己的才能、時間服務他人。
每一位義工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他們對人的關懷和愛、對社會的熱誠、承擔和理想,都滲透在他們的義務工作生活中,給人深思啟發。
本書就為大家展示15位傑出義工,在做義工前的人生和做義工的轉捩點,以及當義工後,他們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有何領會。
作者/編者:陳鶴安
出版社:香港開明書店
現代社會科技進步、文明發達,然而壓力問題卻愈來愈嚴重,愈來愈受關注,以致有現代人「與壓力同行」的說法,就連我們的孩子也「訴說」他們在學業上、生活上遇到許多壓力。
在強調「效率」、「價值」的今天,如何才是青少年克服壓力之道呢?
本書以10個「克服壓力」的故事為主題,透過輝仔、志凌、俊文等少年人的經歷,帶出處理壓力應有的正面的態度和正確的方法,鼓勵大家戰勝它,克服它。
每個故事附有「分析」、「不同的發展,不同的結局」及「反思問題」的部分,解構故事背後的深意,以及引導大家作出更深層次的思考。
作者/編者:陳鶴安
出版社:香港開明書店
甚麼是人際關係呢?有人認為是指在某一段時間裏與他人經常保持的社會接觸,也有人認為是指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更廣義的解釋甚至包含文化制度的模式與過程。
無論你是如何理解人際關係,我們都必須承認它是人類的基本社會需求。從小開始,我們便要適應各種不同類型的人際關係:父母、兄弟、姊妹、同學、朋友、戀人、同事、上司……
本書透過展威、志豪、子貴等少年人的10個經歷,帶出面對各種人際關係時應有的正面的態度和正確的處理方法,鼓勵大家建立健康、正常的人際關係。
每個故事都附有「分析」、「不同的發展,不同的結局」及「反思問題」的部分,解構故事背後的深意,以及引導大家作出更深層次的思考。
作者/編者:劉汴生
出版社:萬里機構.得利書局
由於骨質的流失往往是漸進的,骨質疏鬆發生的初期並不容易被人察覺,直到出現腰痠背痛,甚至出現骨折,才驚然發覺:原來自己已患上骨質疏鬆。
本書從六大方面:診斷和治療、生活起居、家庭護理、飲食調理、運動與康復、預防保健,幫助大家認識骨質疏鬆,從而遠離骨質疏鬆。
作者/編者:
香港醫療輔助隊長官聯會 / 張克暘 , 朱潔
出版社:萬里機構.萬里書店
自2003年沙士在香港暴發後,人們對傳染病不敢再掉以輕心。本書由顧問醫生、高級醫生、執業化驗師、藥劑師等專業醫療人員寫成,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傳染病的常見類型、成因、預防、治療方法,以及照顧傳染病者的注意事項、公共防護措施等等,務求令讀者全方位認識並戰勝傳染病。
出版社:衞生署長者健康服務
《投資健康人生》分為兩冊,第一冊集中討論保健之道,而第二冊的主題則是常見慢性疾病之防治。
第一冊的內容包括﹕如何選擇合適的健康檢查、將健康及美味結合、運動對健康的好處、成功戒煙的秘訣、理性地飲酒、紓緩壓力、控制體重的方法和保護牙齒等。
第二冊介紹香港四種常見殺手病:癌症、冠心病、中風及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四項令生活質素下降的健康問題:跌倒、抑鬱症、關節疼痛及記憶衰退。
作者/編者:
馬成龍教授 浸會大學傳理學院 傳播系系主任
出版社:靈蘭閣圖書國際公司
醫學科技不斷進步,但與醫術無關的醫療事故也不斷發生。在社會各個層面,由於醫護人員、患者和家屬溝通不佳而造成個人健康惡化和社會資源浪費的比比皆是。
此書輯錄了傳理學院與香港醫院管理局去年合辦的「2008健康傳播系列」活動中發表過的文章,應用傳播學等社會及人文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技巧,探討醫者與病者的溝通方式、策略、方法及內容,希望藉此推廣有效的醫病溝通,並提升各界人士對健康傳播應有的重視,以及醫護前線和患者對醫病溝通知識的體認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