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上的校園,安全就是最深的承諾
學校座落於風景宜人的山坡地,擁有自然清新的空氣與開闊視野。這樣的地理條件雖美,卻也讓我們更重視校園的安全維護。唯有打造一個安心、舒適的環境,孩子才能自在學習、健康成長。
因應高低起伏的地形,學校特別注重防滑設施與動線規劃。每逢雨季或季節轉換,總務團隊總是積極巡查坡道、轉角處、動線廊道,加設止滑墊、警示標語,並預防積水與濕滑狀況。每一處細節,都是我們對孩子安全的用心守護。
乾淨的校園,是最柔軟的守護
在防疫與健康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學校落實環境衛生管理。針對教室、走廊、洗手間等高頻率接觸區域,我們定期加強清潔與消毒,並在季節換季、流感高峰期,提前布署防疫物資與宣導措施,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對我們而言,「乾淨」不只是看得見的整齊,更是一種讓孩子安心、家長放心的承諾。為了校園清潔衛生,我們定期每月對清潔工班進行清潔維護的研習交流,因應季節變化調整、精進清潔的細節,只為守護孩子的健康。清淨的空氣、整潔的角落與穩固的步道,都是孩子能安心專注學習的基石。同時,我們也藉由每日的環境整理,教導學生從自己做起、愛護空間,讓「保持整潔」成為生活習慣的一部分,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實踐整潔品格教育。
無聲的守護者,溫柔看顧每一天
每天清晨,清潔阿姨們就默默開始一場守護的旅程。從階梯到轉角,從教室到洗手間,細心擦拭扶手、仔細清潔維護,哪怕是微小的水漬與角落的落葉也不放過。她們不只是清理,更是用心呵護。她們以「孩子是家人」的心情維護環境,在孩子們奔跑、學習的背後,她們靜靜付出,讓安全與整潔成為孩子們成長中的理所當然。孩子們也從她們身上,看見一份為他人著想、默默付出的榜樣,學習尊重勞動、珍惜整潔環境,將這些無聲的教育,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習慣。
教育從環境開始,愛從細節落實
整潔不只是乾淨而已,更是一種態度與品格的養成。這份守護的用心,正是我們對家長信任的最好回應。
青山校區創校初期就已經將周邊原生態區域納入整體校園規劃,除了建校所需的空間外,更盡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地貌與豐富的生態環境。學校高度重視環境教育,近年更推動「領角鴞巢箱建置計畫」,在校園林木區設置專用巢箱,並透過紅外線攝影機監測記錄,讓這珍貴的台灣特有亞種貓頭鷹能在校園安家落戶。透過專業的田園老師深入淺出的解說,學生們在育雛影音直播觀察中認識領角鴞的生態習性,線上觀看母鳥從下蛋、雛鳥破殼而出的成長過程變化,以及每個階段的鳥叫聲,也了解親鳥育雛的辛苦及付出。
除了原生態區域之外,學校還特別設置了田園區,包含菜圃區、螢光潭、水生植物區、可愛動物區、蜜源植物區等不同主題區域。在菜圃區學生們親手體驗當小農夫,採用有機耕種避免化學藥劑影響食物鏈,從播種、灑水、發芽、成長到採收,完整體驗植物的生命歷程,培養耐心與責任感;蜜源植物區種植多樣化植物,吸引昆蟲及生物到訪,能認識自然界中的草木鳥獸,作為教師們上課的觀察素材以融入課程中;螢光潭則維持潔淨水源,有機會觀察螢火蟲生態,體驗觀察夜間生物的習性,增加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考量到自然環境中潛藏的不確定因素,為確保學生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能有足夠的安全保障,學校有專業的園藝維護團隊,負責每日環境巡查,並定期進行除草、修剪樹木與植栽、小黑蚊防治、蜂類及有害昆蟲移除等工作,維持整體環境的整潔與安全。在硬體設備方面,學校亦設置緊急求救按鈕與對講機,讓師生在突發狀況時能即時與警衛室聯繫,獲得迅速的支援與協助,確保學生們能安心地在自然中學習與成長。
透過這些細緻周到的安排與持續努力,青山校區成功打造一座與自然共生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們得以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中親近自然,進一步培養愛護環境、尊重生命的態度,為未來永續生活的觀念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