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自然增進生活視野
走向自然增進生活視野
朝會時間,小樹老師娓娓敘說著從2020年開始,領角鴞媽媽都會在乍暖還寒的初春,來到青山校區,在孩子們為牠準備的巢箱中孕育後代。產卵育雛的那一段時間,全校師生的一顆心就跟著起起伏伏,大下課,孩子們圍繞在電視牆的直播,關心領角鴞媽媽何時產卵?鳥寶寶何時破蛋?何時順利離巢?為領角鴞寶寶命名活動,更掀起一陣熱潮成為大家共同的話題,QQ、球球、Mochi麻糬、Sushi壽司等充滿童趣的名字。而年復一年陪伴孩子成長的領角鴞媽媽,今年卻未見牠的蹤影,孩子們有些著急,有些失落,但也透過老師的說明,推論鳥媽媽沒來的可能因素,了解友善環境的重要,以及生命循環的法則。
聆聽小樹老師的報告,一張張專注的臉龐,一雙雙熾熱的眼睛,時而驚呼、時而哀嘆,心裡有著無比的感動,青山校區孩子真的很幸福!學校努力打造一個能讓孩子親近自然、探索生命的田園學習區,在群山環繞宛若世外桃源的校園裡,各式各樣的動植物,隨著季節的更迭,在校園中展露迷人的風采,拓展孩子的生活視野,豐富孩子的生命經驗。老師們也能善用這些自然資源,精心設計各種教學活動,讓孩子實地觀察生命的奧妙,享受多元學習的樂趣,感受自主成長的喜悅。
喜愛大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很多研究也指出:經常到戶外接受自然洗禮的孩子,不僅身體健康,心情愉快,能正向思考,有較佳的美感經驗,也有較好的專注力與記憶力。而擁有良好身心發展與學習能力的孩子,是每個家長的期盼,因此家長可以從鼓勵孩子親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喜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開始做起。
一、引導孩子欣賞自然之美:
最藝術大師羅丹名言: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日常生活中,時常引導孩子看看藍天白雲、花開草綠,欣賞靜謐的山嵐,飛舞的的蜂蝶,享受微風拂面的清涼,陽光遍灑的溫暖,領略大自然的蓬勃生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麗,只要用心體會,大自然俯拾皆是美。在自然之美的薰陶下,孩子的心胸自然開闊,精神自然愉悅,也能累積更多能量面對挑戰。
二、陪伴孩子親近自然之樂:
現代的孩子習慣待在室內,被動地接受聲光影像刺激,也常聽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沉迷於網路世界,大人何嘗不是如此,受控於手機平板等3C產品。要改變這樣的現狀,不妨帶著孩子走到戶外親近自然。大臺北地區公共設施完善,擁有大大小小的公園綠地、河濱步道等,適合全家人休閒散心,讓孩子在自然環境中盡情奔跑嬉戲,享受野外自由揮灑的樂趣,跑跳玩耍之間,體能與動作協調能力得以提升,壓力得以釋放,也能激盪孩子更多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三、親子共同規劃自然之旅: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長假時間可以安排一趟自然之旅,從旅程的規劃到食宿交通的安排,可以鼓勵孩子共同參與。過程中,能激發孩子對新事物的好奇心與自主學習。旅程中突如其來的挑戰,也能訓練孩子的意志力與問題解決能力,大自然的浩瀚廣闊,讓人學會謙卑,師法自然。而在與大自然的親密互動中,更能讓孩子體會出人與自然的新關係,進而培養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情操。
期待孩子都能走進大自然,體驗大自然的美好,探索大自然的奧妙。透過與大自然的接觸,增進生活視野,找到涵養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