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發展歷程
(一)中長程發展目標(112-116年)
1.深化教師藝文教學專業成長:
透過藝術家體驗教學與風範引導,增進師生藝文的鑑賞與創作力,並藉由協同教學,
精進教師的藝術美感及教材開發能力。透過教師增能研習,深化教師藝文素養,提升
藝文深耕教學成效。
2.建構學校藝文特色課程:
凝聚美感教育共識,整合校內外人力及經費資源,建構學校藝文特色課程架構。
3.豐富學生美學涵養:
透過創意藝文活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激發學生對藝文學習的熱情,
讓學生具備美學知覺、鑑賞、體驗、實踐和創作,營造校園藝文氛圍。
4.深耕社區美學文化:
結合社區在地藝術家,提供學校師生多元的藝術學習管道,深化草根模式的藝術人文
氣息於社區。透過整合學校與社區共有資源,推展美感校園,實踐「藝術生活化、生
活藝術化」永續發展的理想。
(二)課程內涵
本方案以藝術與人文的課程設計為主,透過「創作」、「體驗」、「參與」、「永續」,
作為藝術教育的四大課程主軸,結合在地的客庄特性與學校發展特色,希望將美感教育
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並整合社區的資源,營造美感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