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現況說明
1.本校屬於偏遠學校,教師在各領域的教學推動上不遺餘力,期待培養全方位均衡發
展的健康學生,學校也積極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提供學生展現自我的舞台。
2.本校積極推動藝術與人文的教學,雖然校內資源有限,但每年皆參與教育處推動之
各項藝文競賽,如:飛揚笛聲、熱歌勁舞比賽、健身操、英語歌唱律動及民俗體育競
賽等均屢獲佳績,深獲家長及社區的肯定。
3.然本校缺乏表演和視覺藝術師資,期待透過藝文深耕計畫,讓偏鄉的學生可以領略
並體驗藝文之美,拓展藝文的視野,進而培養藝術的潛力人才。
(二)方案發展動機
1.本校位處偏遠,公車無法到達,交通不便,屬於封閉型的農村社區,由於就業機會少,
導致人口流失,年輕人外出就業,因此隔代教養或單親家庭比率偏高,由於弱勢家庭
文化刺激少,藝術與人文方面明顯不足。
2.校內編制教師無科班藝文專長教師,影響學生學習,本校期待透過藝文深耕計畫引進
在地藝文師資,提升教師教學技巧,讓音樂、表演與視覺藝術得以在校園深耕。
3.本校家長社經地位不高,無餘力培養孩子藝文技能,希望透過藝文深耕計畫培養藝文
氣息,營造校園接觸藝術的學習環境,落實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目標。
4.本校臨近客家文化園區及苗栗工藝館,成為推動藝文活動的絕佳資源,期望透過學習
參訪及展演等活動,帶動師生藝術欣賞及表演的風氣,活化社區的能量。
(三)方案發展目的
本方案將以「舞藝展客庄 揮墨染圓潭 笛聲繞雙峰 」為課程主題,結合在地的客
庄特性與學校發展特色,希望將美感教育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並整合社區的資源,營
造美感校園。另外,以「創作」、「體驗」、「參與」、「永續」,作為藝術教育的四大課程
主軸,深耕美感課程,奠定美力終身學習的基礎。方案發展的目的如下:
1.整合在地藝文資源,創造學校美感環境,推廣生活美學。
2.結合藝術家或專業藝文團體資源與學校藝文師資,深化美的感受力、想像力、創造
力與實踐力,提升美感教育教學品質。
3.啟發學生美感覺知與經驗,奠定美力終身的基礎,豐富其生活與心靈。
4.帶領師生和家長體會與感受生活周遭之美,並透過本方案計畫辦理藝文展演活動,
擴展美感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