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的微观教学技能
基于建构主义的微观教学技能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却是由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建构现实,个人的经验是自己创建的。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不同,于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不同。
1 关于学习的含义——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情境
协作
会话
意义建构
2 关于学习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3 关于师生的关系——教师充当引导者、协助者,而学生是真正的探索者、开发者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各自具有独立的价值观
4 关于学习的模式
抛锚式教学 (Anchored Instruction):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支架式教学 (Scaffolding Instruction):先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帮助学习者从最近发展区逐步深入
随机进入教学 (Random Accessed Instruction):对同一教学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为不同的目的、用不同方式加以呈现
语文教学的原则
1. 学习任务“抛锚在较大的情境或问题中
2. 教学目标应该与学习目标一致
3. 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
4. 设计复杂的背景
5. 给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
6. 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
7. 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8. 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
杜郎口中学教改, 教育奇迹,建构主义教学实例
e Pembelajaran
Google Slide (Google Classroom)
研读学习理论的学习元件,完成有关建构主义的练习,延续课题二,说明各微观技能背后的建构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