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禁中獨直對月憶元九

白居易

銀臺金闕夕沈沈 獨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 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宮東面煙波冷 浴殿西頭鐘漏深

猶恐清光不同見 江陵卑濕足秋陰

【文法格局】

起聯內廷深沈之夕,獨直翰院有思。頷聯月逢三五秋夜,心在千里故人。脛聯東西宮殿等處,似皆有月可看。結聯江陵卑濕多陰,猶恐今不見月。脛聯近承頷聯,違映起聯,結聯近承脛聯,遠映頷聯。

【講要】

樓臺宮闕,在夜色之中,尤覺深邃。禁中直宿,獨在翰林,自起相思。況當此中秋十五之好月,焉不念及二千里外之故人。再緬望渚宮之東,烟波清冷,浴殿之西,鐘漏方深,是東西兩天,月色皆明。想千里故人,今宵本可共看,然恐不如所期,以江陵卑濕多陰,或為雲翳,清光未必如此耳。

【取境】

見月思人,冀人亦見月思我。東西瞻望,四天無雲,人可見月,形出一喜。假設彼地卑溼,恐或多陰,未必見月,再轉出一愁。

【參考】

翰林 唐初置翰林院,為內廷供奉之所,後置學士,侍直禁廷,專司制誥。渚宮在江陵城內,春秋楚之別宮也。浴殿 不詳,或指華清宮,驪山溫泉,太宗建溫泉宮。玄宗改為華清宮,益治湯井為池,環列臺殿。白在秦、元在楚,詩意不違,諒如是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