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的研討會中,大會探討各校編纂校史的行政執行、檔案徵集及保存管理、內容書寫,以及群眾的共同歷史記憶,由此衍生校史與機構史的多重考量,因此訂定理論、案例、應用等三種研討子題。
2024年第二屆校史書寫工作坊,以「百花齊放的校史」為標題,聚焦於時間與空間遞嬗下,各校的誕生、沿革與發展。在時間上,大致分為三種類型──戰前設置並擁有日本時期沿革誌紀錄者、戰後設置或在臺復校者,以及非前兩者情形之新設立大學。在空間上,如同成大作為臺南人文與城市發展研究重心,本館亦結合藏品研究與地緣特色,從2024年「臺南400」與2025年「府城300」,納入周邊學校共同討論城牆與校園的關係。
本次研討會依循「百花齊放的校史」工作坊焦點,並擴大範圍,徵求相關研討子題如下:
歷史的詮釋:各校與各機構如何應對沿革、重組、合併、變動等議題
從檔案與物件出發:各校與各機構如何整理、研究、管理與應用
在地意義與社會責任:地點的設置往往有許多考量,各校與各機構如何與在地產生連結、如何融入地方、如何在當代肩負責任、如何回應社會議題
成大校史共筆:與成大相關之校史事件紀錄、研究、發想與應用(一篇文章、一部小說、一齣舞臺劇、一部紀錄片、一系列節目……,若對成大校史的呈現有任何新奇的點子或企劃,都歡迎投稿)
其他和校史與機構史相關議題
一、本次研討會除特邀稿件外,亦採公開徵稿。
二、摘要採匿名審查方式審稿,並於研討會網站公告通過名單,同步以電子郵件通知通訊作者。
三、摘要經審查接受並於研討會完成發表者,主辦單位將核發發表證明。
四、投稿即同意授權大會將內容放入會議手冊或放於網站公開下載摘要全文,大會不額外提供稿酬。
五、為響應環保,本次研討會僅製作會議手冊,將不彙編與發行研討會論文集,所有經審查通過者,僅於會議當日現場發表,以保留作者未來將其作品出版成其他學術著作的可能性。
六、預定錄取口頭論文發表10-20篇、海報發表10-20篇,將視收件情形隨時調整。註冊及報名免費並提供午餐與茶點,不提供住宿、發表及交通費。
一、文稿採用他人文字或圖片,請先取得對方同意,若發生侵害第三人權益情事,概由作者負責。
二、請勿違反學術倫理或有侵犯他人著作權之情事,發表內容文責自負。
三、若撰寫及創作過程中有使用任何人工智慧(AI)或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技術輔助,務必於投稿表單中誠實申告,並於發表時於致謝欄、研究方法或其他合適段落,主動揭露並說明工具名稱及使用方式,以維護學術誠信及公開透明。
四、AI不得作為作者或合著者,作者須對內容負有最終責任及監督。
五、如有使用AI工具,敬請截圖或保留使用AI工具之指令(prompt)、記錄與歷程,避免侵權風險。
六、若未申明使用AI工具,應視為造假或抄襲,作者若以AI工具捏造任何不實數據或資訊,應視為偽造或變造。
七、匿名審查者將不會使用AI工具撰寫審稿意見,亦不會將稿件上傳至外部網站檢測內容是否為AI生成,以維護投稿者稿件機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