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總綱所主張的教育願景是什麼?(資料來源:國家教育研究院,104.02.05)
A1:有鑑於我們的每一位孩子都是不一樣的獨特個體,各自擁有多元智慧與性向;且在知識快速變遷時代,須學會如何學習。因此,為了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及終身學習能力,總綱提出「成就每一個孩子 -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課程願景。
Q2:二年級可以同時選修物理與歷史嗎﹖
A2:可以,同學可依自己興趣選修課程修習,會列在學生學習歷程檔案供參,但大學分發入學並無如此採計之學系。
Q3:如果二年級已選修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三年級改選修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是否會影響申請入學有關學生學習歷程檔案的參採﹖
A3:不會,大學端有關學生在校修課的歷程,著重點在於學習的態度與表現,若是因生涯未定向而選了不同的課程,並不會因此影響了自己申請入學的評比。
Q4:選修課程最少需要多少人才會開班﹖
A4:最少要 12 人。
Q5:學生可否至他校選課﹖
A5:可以,但修課內容應以本校未開之課程為主,本校已開之課程,應在本校修課,不得至他校修習。
Q6:108 課綱之學分採計方式為何﹖
A6:高級中等學校實施學年學分制。每學期每週修習 1 節,每節上課 50 分鐘,持續滿一學期或總修習節數達 18 節課,為 1 學分。一般生成績以 60 分為及格,成績及格即取得該學分。
Q7:「班級課表」和「我的課表」有什麼不同﹖
A7:我的課表指學生選課的結果一覽表(內含本班、選修、校訂必修、彈性學習時間等各項選課結果),學生可依「我的課表」時間上課;班級課表指學生所屬班級的開課一覽表,學生所屬班級的開課表,不代表是學生的個人課表,亦無法顯示學生所選定的選修、校訂必修、彈性學習時間的選擇結果。每個學生的選課情形都不同,也不一定只選原班的課程。
Q8:如何得知應修習哪些課程﹖
A8:每學期進行選課前,學校會由課程諮詢教師召集人及相關處室召開課程說明會,並提供選課輔導手冊,向教師、家長、學生介紹課程,學生可藉此了解學校之課程,進行選修。若對課程與升學進路有任何疑問,可向課程諮詢教師提出諮詢,若對個人的生涯規劃不清楚,可尋求導師及專任輔導教師的協助,並在生涯輔導後,由課程諮詢教師提供個別諮詢。
Q9:「校訂必修課程」不及格,會影響畢業資格嗎﹖
A9:根據總綱規定,校訂必修學分數各校不一,但一定要修,但並未規定及格始得畢業。
Q1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有哪些相關的網站呢?(資料來源: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06.04)
A1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前導學校暨機構作業要點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Q&A
・協力同行–走進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
・協力同行課綱說明文件
・國家教育研究院愛學網
・國教署「十二年國教前導學校」網頁
・教育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補救教學資源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