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創意是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最終希望』!
在科技教育中,學生通過學習解難過程更新及轉移,以解決不斷出現的新問題;
發展學生21世紀能力;
裝備同學在日常生活應用資訊科技的知識和技能,有助同學在其他學科領域上更有效地學習;
能夠評賞現代科技的發展;
發展解決問題的技巧;
因應瞬息萬變的社會和科技應用的普及,培養正面的態度。
本校校本科技科課程,內容包括:初中普通電腦科、設計與科技科和家政科的課程內容
通過不同的解難學習經歷,引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就身邊難題提出解決方案
從而培育學生的 21世紀能力,包括:創造力(creativity)、開拓與創新精神(entrepreneurship)、協作(collaborating)和解難(problem solving)能力。
近年STEM教育成為教育界的一項主流項目。
STEM教育的理念在於綜合多個學科的知識,透過學生解難的過程將知識生活化。
此外,STEM教育亦着重學生在解難過程中手腦並用及善於運用科技元素,亦鼓勵學生以創新的方法去解決難題。(香港教育大學,《教出STEM姿采》,2019,頁3-4。)
有見及此,本校特意在科技科課程中加強「創客」元素,讓學生就生活難題提出改善方案,並參與研究和開發,從而應用不同的知識和科技。
本計劃在初中科技枓的校本課程,加以調適、配合,在中三加入以學生為中心的專題研習,讓學生自主學習。
另外,本校於初中各級安排電腦輔助設計、電腦輔助生產(如:鐳射切割、 3D打印及數碼刺繡)、雲端應用、微電腦控制、物聯網、 VR/AR製作、數學建模和科學探究的學習內容,並着重啟發學生活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難題,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