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國小植物專區

榕樹[2][3]學名Ficus microcarpa),亦稱正榕[3],俗稱細葉榕(廣東)、萬年青(雲南)、鬼仔樹(台灣)、鳥松(台灣),是桑科榕屬的一個常見物種。榕樹外型類似另一近親孟加拉榕Ficus benghalensis)。

榕樹適合於炎熱潮濕地區生長,在華南廣東香港台灣以及馬來西亞等地方很常見。榕樹的小,有蠟質表面,能光合作用,是常綠植物,是四季變化不明顯的

欖仁樹學名 Terminalia catappa )別稱大葉欖仁樹[1]涼扇樹[1]枇杷樹[2]山枇杷樹[3]法國枇杷楠仁樹雨傘樹[4]島朴古巴梯斯樹[2]等,為使君子科欖仁樹屬[5]植物。

臺灣欒樹(學名:Koelreuteria elegans;flamegold rain tree[1];Taiwanese rain tree),又名苦楝舅苦苓江金苦楝拔子雞油臺灣欒華木欒仔五色欒華四色樹,是一種無患子科落葉喬木,為臺灣特有種植物,耐旱性強,大約秋季10月開花。蒴果苞片先是粉紅色,變成紅褐色,成熟時為褐色。

蛋黃果(英文名:Canistel學名Pouteria campechiana)即具脈果欖。為山欖科桃欖屬下的一個種。又名仙桃。原產南美洲北部,也栽培於其他熱帶地區。台灣於1929年由菲律賓引入,試種於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嘉義支場

玉蘭學名Yulania denudata),別名白玉蘭望春花玉蘭花,原產中國中部山野,現世界各地庭園常見栽培,是上海市市花。中文中慣稱含笑屬的白蘭學名Michelia x alba)為「玉蘭花」,但實際上兩者為不同種不同屬的植物。

黃時鐘花(學名:Turnera ulmifolia[1],又名金寶花午時花[2][3]黃榿木,是一種西番蓮科時鐘花屬常綠小型灌木植物,原生於墨西哥西印度群島一帶,但現時已在全球熱帶地區歸化[2]。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黃時鐘花增強了抗細菌藥對抗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活性[4]

五星花學名Pentas lanceolata),又名繁星花,為茜草科五星花屬下的一種開花植物[2],原產於非洲大部分地區及葉門[3],是一種蝴蝶園中的常見的園藝植物[4]

山馬茶學名Tabernaemontana divaricata)為夾竹桃科馬蹄花屬下的一個種。

山馬茶原產地為熱帶亞洲,從印度到中國南部的雲南都有分布,許多東南亞國家亦有栽培。因樹形美麗,朵朵小白花更為引人注目,是廣受喜愛的觀賞植物。臺灣另有同屬的真山馬茶(Tabernaemontana pandacaqui Poir.)與蘭嶼山馬茶(Tabernaemontana subglobosa Merr.),公園綠地中常可見到。由於外觀與山黃梔(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相似,常引起誤認。山馬茶這一屬(Tabernaemontana)的許多植物全株具毒,依據文獻,在醫藥上具有許多不同功效。有如夾竹桃,山馬茶的葉片亦含毒性白色乳汁,應小心誤食誤碰。

王棕(學名:Roystonea regia),別名大王椰子棕櫚科王棕屬植物,原產於古巴牙買加巴拿馬,是古巴國樹,在古巴受到法律保護,現被廣泛種植於熱帶地區亞熱帶地區作觀賞之用。

臺灣於日治時期1898年引進該樹種,目前各地栽培普遍,多做為景觀植物及都市裡的行道樹。由於王棕株型高聳挺拔,是臺灣引進的椰子類中最高大而壯觀的一種,所以俗名為「大王椰子」。


酒瓶椰子學名Hyophorbe lagenicaulis)為棕櫚科酒瓶椰子屬下的一個種,原是模里西斯龍德島獨有種,但當地原本的族群所餘無幾,卻被裁種於其他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公園裏。[2][3]


鳳凰木學名Delonix regia,英語:Poinciana)又名影樹鳳凰樹鳳凰花[1]金鳳火鳳凰洋楹紅花楹(廣州)[1]火樹紅火楹火焰木森之炎攀霞拿[2]等,為豆科鳳凰木屬的植物。

它以華麗的花朵與蕨類植物般的綠葉出色。它生長在世界上許多熱帶亞熱帶地方作為裝飾和遮蔽太陽的樹木。



雞桑學名Morus australis),又名小葉桑(河南)、山桑(爾雅),是桑科桑屬的植物。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5米。卵圓形的葉子互生,葉緣呈粗鋸齒狀,葉面稍粗糙;雌花無小柄,花柱長於柱頭;果成熟時呈暗紫色。


檜柏學名Juniperus chinensis,「檜」漢語拼音 guì,古外),又稱真柏圓柏,是柏科刺柏屬的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壽命可長達數百年。其年輕葉為刺狀,但隨著生長,葉片成為鱗狀。檜柏原產於中國蒙古日本朝鮮半島俄羅斯東南部等國家。

檜柏木材耐腐蝕,有芳香,細緻,可製作工藝品;其枝葉可以提取揮髮油;也適合作為綠化樹。在四川劍閣張飛廟附近有大片幾百年樹齡的檜柏,當地人認為其似松又似柏,稱為「張飛柏」。也被稱為「蜀柏木」。抗憂鬱、解毒、利尿劑、清腸劑。幫助身體去除毒素和寄生蟲。減輕痙攣,改善關節炎,減少橘皮組織。注意:懷孕期間不宜使用。有腎臟問題的人也不宜使用。

用途多樣,可作為利尿劑,可抗發炎和解除充血,有助於調解血糖含量。對於治療氣喘、膀胱感染、液體滯留、痛風、肥胖和前列腺疾病很有幫助。

木槿學名Hibiscus syriacus)是錦葵科木槿屬開花植物。原產於中國中南東南地區,後引至亞洲大部份地區在內的他處,廣爲種植。[3]因收集自敘利亞花園,得種加詞syriacus[4][5][6]韓國又稱無窮花(韓語:무궁화無窮花 mugunghwa),作為國花出現於國徽國歌[7]

紫花蘆莉草又名翠蘆莉學名Ruellia simplex)為爵床科盧利草屬下的一個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1]是台灣相當普及的園藝植物,街道邊與公園裡常見,田野間也可見到野生歸化的翠蘆莉。

蝶豆學名Clitoria ternatea),又叫做藍豆[1],是豆科蝶豆屬的植物。

蝶豆原產於亞洲熱帶地區(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亦含中國),但已經被引進到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亞。俗稱蝶豆花又稱蝶豆、藍蝴蝶、藍花豆、蝴蝶花豆、洋豆、豆碧等多種名稱,是很典型的熱帶植物,在台灣,生長在恆春半島和蘭嶼或者離島上,需要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於1920年引進台灣作為綠肥植物,草屯亦有種植。



緬梔屬[註 1]學名Plumeria),別稱雞蛋花印度素馨鹿角樹番仔花番花大季花蛋黃花島嶼花,是夾竹桃科的一個屬,緬梔屬全球約有5,000種。一般作觀賞用途。

落葉大喬至小喬,可高約3-9公尺,花冠為五裂迴旋排列,花瓣外部呈現乳白色,內部艷黃,與雞蛋相似故得名為雞蛋花,但也有長出粉紅色花的品種。果實為黑褐色木質果實,呈橢圓形,果實成熟時會裂開露出扁平具翅的種子,當割切樹幹時會有白色乳液滲出,乳液有毒。花期為每年3-9月,而果期則在6月至12月。

變葉木學名Codiaeum variegatum),又名灑金榕大戟科,是常青灌木。原產於馬來西亞半島南洋群島爪哇澳洲熱帶地區。

變葉木的汁液有毒,誤食有肚痛腹瀉症狀

葉序輪生,葉有倒卵形、倒披針形、倒卵狀長橢圓形、螺旋形乃至線形等,外觀千變萬化。依葉形、長短及幅之寬窄等可概分為闊葉變葉木系、長葉變葉木系、矛形變葉木系、螺旋變葉木系、角葉變葉木系、細葉變葉木系以及母子變葉木系等。葉面散生各種形狀和顏色之斑點,整體葉色五彩繽紛,幾乎包含了所有的色彩。變葉木是觀葉植物中葉色、葉形和葉斑變化最豐富,也是最具形態美和色彩美的盆栽植物之一。

變葉木花期在9月和10月間。

就如其它大戟科植物,接觸本種的枝葉乳汁可以導致一些人出現皮膚炎[1],其樹皮、根、乳汁、葉子均有毒,若誤食能導致嚴重腹瀉,兒童如果誤食其種子可能帶來生命危險。[2],其毒性來自其活性成份5-去氧巨大戟醇[3],也是一種疑似同致癌物[2]

仙丹花學名Ixora chinensis)又稱為zh-hk:仙丹花山丹花龍船花,其他還有紅繡球、買子木、賣子木、三段花等別名,英文名稱為Chinese ixora。常綠灌木,原產於中國南方與馬來西亞一帶,一般常見的多數為色的。為「沖繩三大名花」之一,是沖繩縣宇流麻市市花

仙丹花因為花期很長,而且花序的排列相當美觀,顏色也較豔麗,所以最常被用來當作盆栽來美化庭園。如果經過有效的施肥來管理栽植,很容易就能種出繁花似錦的美麗花叢。也因為屬於頂生的花序,按常理來說只要有新枝出現,都有可能長出花序。所以只要稍微做點修剪的整理,就能讓整株有喜氣洋洋的感覺。主要的繁殖方式為扦插法,夏季以及秋季的盛花期因為生長比較迅速與茂盛,是最適當繁殖的的時機。[2]

仙丹花性喜高溫多濕且陽光充足的環境,種植時最好在戶外能照射到陽光之處,栽植於盆栽內的泥土表面明顯乾燥之後即可澆水。秋末天氣開始轉涼的時候,可以移到室內栽種,最好放至於窗邊,並且氣溫最少要保持在攝氏7℃以上。[3]


金露花學名Duranta erecta),又名蕾絲金露花洋刺番子刺花牆刺籬笆樹小本苦林盤如意草假連翹、英文名有Golden DewdropPigeon BerrySkyflower,是馬鞭草科金露花屬的植物。原生於熱帶美洲以及加勒比地區

常綠性灌木,可供綠籬樹,株高3至5公尺,分枝多。小枝柔軟而下垂,幼嫩的部分有毛;葉對生或叢生,全緣; 春至秋季開花,總狀花序腋出頂生,花冠藍紫或白色;核果球形,成熟後橙黃色,聚生或串,內含種子4到8粒 ,但果實和葉子有小毒。


大花紫薇學名Lagerstroemia speciosa),又名洋紫薇,舊名為大葉紫薇桃金孃目千屈菜科落葉大喬木。

大花紫薇原產於印度、中國及澳洲。現在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蘭卡澳洲馬來西亞越南菲律賓中國廣東廣西福建

喬木,高 8-15公尺,徑20-50公分;樹幹通直,樹皮淡茶褐色,光滑,常有片狀剝落;枝條初為綠色,次則為灰色,後為赤褐色。 大花紫薇的花期為5-7月而果期為10-11月[1]。葉呈長橢圓形對生,尾尖脈清,可達20公分長,先端鈍而有尖突,基部鈍或圓,厚紙質或薄革質,全緣,葉背面顏色較淡,中肋及側脈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冬季時葉色會由綠色逐漸變為橙紅色[2]。夏季開花,花紫色,在枝頂上圓錐花序串生[3]。花瓣呈蝴蝶狀帶不規則齒瓣。圓球形木質蒴果,徑約2.5cm,成熟時候顏色轉為暗褐,自裂成六片。但也有部份會裂成七片


鐵刀木學名Senna siamea英文俗稱:Kassod tree),別稱泰國山扁豆暹羅槐暹羅決明孟買薔薇木孟買黑檀鐵路木挨刀樹黑心樹(雲南)[4][5][6][7],為豆科蘇木亞科決明屬植物[3]種加詞siamea意為「暹羅的」[8]。一說本種因木質堅硬,鐵刀也不能輕易破開樹幹,故名鐵刀木[6];另一說本種因木質堅硬,硬如鐵刀而得名鐵刀木[7]。本樹亦為GB/T 18107-2017《紅木》裡規定的雞翅木樹種

鐵刀木的木質堅硬,邊材黃白色至白色,心材暗褐色至紫黑色,因心材耐腐、耐濕、不受白蟻及蟲蛀危害,可供作建材、家具、雕刻或樂器[6][10]。鐵刀木亦因生長迅速,萌芽力強,而木材易燃、熱量高、火力強,且燃燒時沒有火花[6],西雙版納傣族的族民大量栽種作薪材之用[4][5]。葉可入藥作緩瀉劑;根則可用於製造驅蟲藥;樹皮、葉及果實含單寧[7],可提煉栲膠[6];枝幹上可放養紫膠蟲,供作生產紫膠[6]。本種亦因常綠、花期長、病蟲害少、生長迅速及維護容易等優點,而成為行道樹及防護林樹種之一[6][10]

台灣共有數種蝴蝶以鐵刀木為食物來源,分別為荷氏黃蝶台灣黃蝶銀紋淡黃蝶等,於日治末期日本政府在海拔100至500雙溪東勢坑溪一帶谷地與丘陵地帶廣植鐵刀木,以供製作槍托及鐵道枕木,因而吸引大量淡黃蝶棲息於此,形成今天的高雄市美濃區內的旅遊景點黃蝶翠谷[4][7][10]


江邊刺葵學名Phoenix roebelenii)又名軟葉刺葵美麗針葵羅比親王海棗,為棕櫚科刺葵屬的植物。分布於印度越南緬甸以及中國大陸廣東廣西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480米至9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江岸邊,目前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為常綠喬木,株高約2公尺,樹幹單幹直立細長,表面密佈葉柄基部殘痕,葉為羽狀複葉,葉柄有黃色短刺,小葉互生或對生,為長披針形,深綠色,花期在3至6月,葉腋長出肉穗花序,長約1公尺,雌花小,果實為卵圓形漿果,成熟時為紫紅色


異葉南洋杉學名Araucaria heterophylla),又稱小葉南洋杉[2],是南洋杉屬下的一個物種,原產澳洲諾福克島,主要分布地亦有新喀里多尼亞

常綠大喬木,樹幹直, 株高15~25公尺。高可達30公尺,側枝輪生於主幹上,每輪五六枝。枝條具韌性,抗風能力強,側枝輪生,水平展開,幼葉呈針形,老枝鱗狀葉呈三角狀卵圓形。末端枝條作密集排列,圓錐形樹冠, 葉子細長柔軟,尖而不刺手。為雌雄異株或雌雄同株而異枝,雄花果為黃褐色,雌花果略近球形,成熟帶有種子的雌果會掉下。有花朵但不醒目


台灣三角楓學名Acer buergerianum var. formosanum)為無患子科楓屬三角楓的一個變種,舊歸類於槭樹科槭屬 ,分布於臺灣[1]

特徵: 1. 枝條近於光滑,主枝直立,樹高可達 10 公尺。 2. 葉形變化很大,掌狀三淺裂葉,革質,對生,全緣或波緣,葉基呈圓形,葉背灰白,葉柄 3~5 公分,呈黃綠色,在秋、冬季落葉前,葉片由綠轉黃、橙黃至紅色。 3. 繖房花序,花頂生,花為雜性,有環狀花盤,5 單瓣,萼片卵形,花瓣線狀披針形,黃白花,開花後隨即結出成對之翅果。花期在三月、四月間。 4. 翅果長約 3 公分,水平展開,熟時黃綠色。七月、九月間為熟果期。 用途: 1. 適作公園、庭園及綠地之景觀樹 文字資料來自: 1. kplant.biodiv.tw/台灣三角楓/台灣三角楓.htm



菲島福木學名Garcinia subelliptica)為藤黃科藤黃屬下的一個種。別名福木福樹楠仔金錢樹等。原產於菲律賓台灣琉球等,分布在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台灣琉球等地,一般生於海濱的雜木林中。

菲島福木為喬木樹幹直立,樹皮厚、黑褐色,株高可達10多米。枝幹斷折處會分泌白色乳汁,有誘發過敏反應之可能。葉片圓錐形葉序對生,色深花序狀腋生,果實,球形漿果,直徑3~4.5公分,可食,果實過熟腐爛會產生特殊臭味,類似瓦斯氣味[1]

菲島福木可以作為防風林行道樹美化行人道籬笆樹脂可造染料。果實無毒可食,熟度適中者口感如甜柿,優良商業量產品系風味甜美。在原產地為量產果樹。



木棉學名Bombax ceiba),又名攀枝花紅棉樹加薄棉英雄樹斑芝[1]吉貝(閩南語:ka-puà,又音ka-puè、ka-po̍k)[2]瓊枝,是一種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喬木,高約10—25米。

樹幹基部密生瘤刺,以防止動物侵入。枝輪生葉互生。木棉的樹幹粗大,但木質太軟,所以用途不大。

木棉的原產地印度馬來群島菲律賓群島。它隨著移民被廣泛種植於華南台灣中南半島馬來群島

每年2至4月份先開花,後長葉。花朵大型,花冠五瓣,倒卵形狀,兩面都有星狀毛,橙黃或橙紅色,亦有黃色(罕見)。花萼黑褐色,革質。木棉花可入藥,把新鮮掉下來的木棉花曬乾,為涼茶五花茶的主要材料之一。花後結橢圓形蒴果,約在5月時,果實會裂開,內裡的卵圓形種子連同由果皮內壁細胞延伸而成的白色棉絮會隨風四散。棉絮可用以代替棉花來作棉襖的填充料或織成吉布。種子含20%至25%油份,可榨油製成肥皂及機械油;而榨油後的棉餅可作為肥料或家畜飼料。

木棉樹樹幹直立有明顯瘤刺;側枝輪生作水平方向開展;掌狀複葉,葉柄很長。木棉外觀多變化:春天時,一樹橙紅;夏天綠葉成蔭;秋天枝葉蕭瑟;冬天禿枝寒樹,四季展現不同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