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歸仁區歸南國民小學本土語言教學實施計畫
一、依據
(一)教育部訂頒「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之本土語言教學:「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必須就閩南語、客家
語、原住民語等三種鄉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
(二)國民教育法第十一條:「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師應為專任。但必要時,得依法聘請兼任教師,或聘請具有特定科
目、領域專長人員,以部分時間擔任教學支援工作。」
二、目的
(一)加強人際間的溝通,減少語言隔閡,建立族群互動的橋樑。
(二)傳承族群的文化內涵,促進族群和諧。
(三)重視多元化族群教育,兼顧本土化與國際化,以邁向世界地球村。
三、實施原則
(一)升二至六年級各班於下學期期末,請學生填寫選修本土語言意願調查表,經家長同意簽章繳回。
(二)一年級新生則於新生報到當天,請學生填寫選修本土語言意願調查表,經家長同意簽章繳回。
(三)選修類別可考量父母親使用或學生有興趣學習之語言,自由選修,惟應持續學習至少一學年方得更換類組。
(四)一至六年級本土語言教學時數每週一節,含於語文領域時間內,並請各班教師將本土語言教學融入於生活當中。
(五)原住民語開設6班(布農語2班、阿美語2班、排灣語1班、西拉雅語1班),由原住民語教學支援教師擔任教學,選修學生集中於指定地點上課。
(六)新住民語開設7班(新住民實體越南語5班、新住民遠距柬埔寨語1班、新住民遠距泰語1班),由新住民教學支援教師及新住民遠距教師進行教學,選修學生集中於指定地點上課。
(七)客家語開設3班,由客家語教學支援教師擔任教學,選修學生集中於指定地點上課。
(八)手語開設2班,由手語教學支援教師擔任教學,選修學生集中於指定地點上課。
四、實施方式
(一)課堂實施情形
1、本校共26班,閩南語計26節,其中100%由教育部認證達中高級以上教師任教,任課教師為吳○鈴師、邵○雯師、許○芝師。
2、原住民語授課狀況:
教師姓名 任課語言 班級 學生 上課時間
王○月 秀姑巒阿美語 401 林○諭 週二第3節
202 林○晴 週二第4節
許○麗 郡群布農語 303、305 麥○宸、林宏逸 週二早自修
501 何○睿 週二第1節
謝○珠 南排灣語 304 林○宇 週三第3節
潘○蘭 西拉雅語 304、503 卓○駿、卓○妍 週一第1節
3、客家語授課情況
教師姓名 任課語言 班級 學生 上課時間
劉○何 南四縣語 604 林○穎 週二第5節
劉○何 南四縣語 201、304 楊○爵、陳○漢 週二第6節
劉○何 南四縣語 501 林○宸 週二第7節
4、手語授課情況
教師姓名 任課語言 班級 學生 上課時間
潘○蘭 手語 201、202、203 鄭○琳、丁○森、
蘇○絜、蔡○臻 週一早自修
潘○蘭 手語 101、102 陳○瑄、黃○升、
洪○閔 週一第1節
5、新住民語授課情況
教師姓名 任課語言 班級 學生 上課時間
黃氏○鸞 越南語(實體) 405 陳○蘋、謝○涵 週二第2節
黃氏○鸞 越南語(實體) 503 陳○媛 週二第3節
黃氏○鸞 越南語(實體) 201 黃○升 週二第4節
黃氏○鸞 越南語(實體) 301、305 李○元、黃○媛 週三第2節
黃氏○鸞 越南語(實體) 103 劉○宏 週三第3節
孫○雯 柬埔寨語(遠距) 405 黃○義 週三早自修
徐○秀 泰語(遠距) 402 林○秀 週五早自修
(二)多元學習活動
1.每年辦理校內閩南語語文競賽:五、六年級閩南語演說及朗讀競賽。
2.推動「221世界母語日」舉辦多項相關活動,如母語宣導、俚語故事、母語週記等。
(三)設計學習情境
1.本校藝文走廊、廁所佈置俚語、教室語文角。
2.週三母語日晨間打掃時間播放臺灣的囝仔歌。
(四)成立推動組織:成立本土語言工作小組。
1.成員:校長任召集人,教務主任、教學組長、學年教師代表各一人及本土語言支援教師。
2.任務:擬定本土語言課程計畫及訂定本土語言相關活動。
五、師資安排
(一)為提昇本土語言教學品質,學校參酌學生選修及學校現有師資狀況,安排具備本土語言教學專長之教師擔任閩南語教
學,並視需要進用本土語言教學支援教師擔任原住民語、客家語、新住民語教學。
(二)具備本土語言教學專長之教師,係指通過教育部閩南語語言能力認證通過中高級(以上)檢定者。
(三)鼓勵未具備本土語言教學專長之教師,積極參加教育部或成大語言中心所舉辦的閩南語能力認證檢定。
六、教材選用
(一)由本校教科書評選小組,依教育局訂頒教科書選用注意事項,選擇適用的本土語言教材。
(二)以生活化的聽說能力訓練為主,參採本土語言補充教材,或配合本土教學活動,設計生活化課程。
七、教學評量
本土語言教學評量應重視形成性評量,以欣賞為基礎採多元評量,設計適當的評量內容,促進在家庭中親子互動方式進行,以提高教學效果。
(一)以遊戲、比賽、聽、唱活動、角色扮演、配對、小組互動等多元方式,進行教學成果之評量。
(二)評量宜兼顧形成性(過程)與總結性(結果)評量,並了解學生學習起點,評量其個別進步情形,鼓勵建立學生之學習檔案。
(三)建構親子互動學習單,激勵學生在家中能適時運用本土語言溝通並與家人分享多語言文化。
(四)閱讀能力可在中、高年級教學活動中,適時評量之。
八、預期成效
(一)學生樂於本土語言學習,並依選修年限完成各階段具體目標。
(二)透過本土語言教學與多元學習活動,學生具有鄉土意識與情懷。
(三)透過教師研習進修機制,有效提升教師鄉土語言教學專業知能。
(四)鼓勵教師進行本土語言教學課程研發、教案設計,並建立教師教學檔案,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效能與學生學習成果。
九、本計畫經陳校長核示後實施,修正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