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四邊形桌遊
原設計者:靜心國民中小學國中部 謝政良老師 編改:丁祥生
◎紙牌類型
圖示牌17張,性質牌73張,功能牌15張;合計105張牌
(1)圖示牌:平行四邊形(2張);矩形(3張);菱形(3張);正方形(3張);箏形(3張);等腰梯形(3張)
(2)性質牌:
平行四邊形性質:兩組對邊相等(2張);兩組對邊互相平行(2張);兩對角線互相平分(2張);
兩組對角相等(2張);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2張);平行四邊形定理(2張);
面積關係(2張);對角線分割成四塊面積相等之三角形(2張);
任意四邊形各邊中點連線所形成的四邊形(3張)
矩形性質:四內角都是直角(3張);兩對角線互相平分且等長(3張);長度關係(3張)
菱形性質:四邊等長(3張);兩對角線互相垂直且平分(3張);兩對角線為四內角之角平分線(3張)
面積等於對角線乘積/2(3張)
正方形性質:四內角都是直角且四邊等長(3張);兩對角線互相平分垂直且等長(3張);
任一對角線:任一邊長:1(3張)
箏形性質:鄰邊等長(3張);兩對角線互相垂直(3張);只有一條對角線被平分(3張);
面積等於對角線乘積/2(3張)
梯形性質:兩腰相等的梯形(3張);兩對角線等長(3張);底角相同的梯形(3張);
各邊中點連線所形成的四邊形為菱形(3張)
(3)功能牌:
暫停牌:圓內接四邊形(3張);迴轉牌-平行公設圖示(3張);隨機牌-四邊形族譜圖示(3張);
+2牌-圓外切四邊形(3張);+4牌-平行公設簡述(3張)
◎遊戲規則
1.發給每位玩家7張牌以形成自己的牌組,其餘為公牌並放置好以備抽取。
2.玩家們自行決定首輪出牌者,並決定採順時鐘或逆時鐘依序出牌。
3.發完牌後,將公牌的第一張翻開後,由首輪出牌者開始出牌(參閱第5點)。若無法出牌(參閱第5點),將由公牌最上方抽取一張牌,並給其他玩家檢閱;若抽出的牌可以打出則必須出牌,若不行則收回到自己的牌組。若公牌的第一張為功能牌,則重翻一次,直到翻出圖形牌或性質牌。
4.最先出完自己牌組中所有的牌者為優勝者。但玩家在打出倒數第二張牌時,應提醒其餘玩家自己手上只剩一張牌,若未提醒而在下家出牌前被發現時,須自公牌中罰抽兩張成為自己的牌組;若下家完成出牌後仍未被發現,則不須罰抽。
5.出牌規則如下:
(1)玩家依照一開始所翻開的圖示或性質,以符合該性質或圖示之牌接續出牌(如:牌面為『兩組對角相等』,則可以出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或正方形或菱形及其相關性質牌)。若出錯性質或圖形,被其他玩家發現時,須收回出錯的牌並罰抽兩張後由下家開始出牌。
(2)功能牌除了【+4牌】外,皆可任意打出。功能牌功能如下:
【暫停牌】出牌後,下家暫停一次,由下下家開始出牌,並可出任意牌。
【迴轉牌】出牌後,改變出牌順序;若是順(逆)時鐘出牌將變為逆(順)時鐘出牌。
【隨機牌】出牌後,下家可出任意牌。
【 +2 牌】出牌後,下家須從公牌中罰抽兩張後再出牌。
【 +4 牌】出牌後,下家須從公牌中罰抽四張牌,並暫停出牌,由下下家開始出牌,並可出任意牌。出牌時必須是手上沒任何牌可打出。下家可在罰抽前提出質疑並檢閱出牌玩家的牌組,若出牌玩家無違反規定,質疑者除罰抽四張外,需多罰抽兩張。若確定出牌玩家違反出牌規則,則須自行罰抽四張,並由質疑者開始出牌,並可出任意牌。
6.當公牌的牌抽完仍未有優勝者,將由其中一位玩家把所出過的牌洗好後重新成為公牌繼續遊戲。若重洗兩次後仍未有優勝者,將由手頭上有最少牌的人為優勝者。
7.兩人遊戲時,【迴轉牌】將作為【暫停牌】使用。
四邊形桌遊遊戲簡介PPT檔請於下方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