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長領域:
行動與無所不在學習、遊戲式學習、科技輔助醫護教育、科技輔助醫療診斷及照護、翻轉學習
執行計畫:
106、107學年度,教育部「數位人文社會科學教學創新計畫」
108、109學年度,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翻轉教室(Flipped Classroom)」,即是為國際間教育工作者所關注的新興教學模式。顧名思義,翻轉教室的核心概念即是將教學模式「翻轉」,將傳統中「教師在課堂中教授課程內容,學生在課後討論、練習,並完成作業」的授課模式,翻轉成為「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師預先錄製的課程內容,然後到課堂上進行討論、練習,並完成作業」的上課方式。
在翻轉教室的模式下,學生的課前預習等同是在教師的教學下進行,在實體課堂中時,教師即得以有充裕的時間,回應學生的個別需求,學生也可視自己的學習特質,反覆觀看教學影帶,以達到精熟的學習。Bishop 及 Verleger(2013)認為,翻轉教室應包含兩個元素,一為在教室中的互動式團體學習活動(interactive group learning activities inside the classroom),另一為在教室之外以電腦為基礎的個別式教學活動(direct computer-based individual instruction outside the classroom)。因此,翻轉教室可與各類以學生為中心之建構取向教學策略結合應用,如問題導向式學習、行動導向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同儕學習等 。
翻轉學習的可行策略與方法
一、創意思考教學:學生創意是無所不在的,教師應規劃創意的情境與問題外,學校也應鼓勵教師在課程的安排上、教學教法的設計上、教室布置、以及校園情境規劃上皆能嘗試突破,發揮創意!從認知心理學或學習心理學角度來看,創意教學應落實於日常自然的教學情境當中。事實上,從我提倡創意活動以來,不論在每年的創意作品發表會、每週一思、教師教學成果展示會、創意新生入學、創意運動會等各方面上,均可見師生的用心與創新,可見創意的確是可以被激發與培養的!
二、 資訊融入教學:現今網際網路的發達,因此全面普及資訊教育及資訊應用是當前國民教育的重要目標,為了促使改善傳統教學模式與制度,使教材、教法、評量及教學媒體多元化,我利用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軟體,結合文字、聲音、影像、動畫等功能,透過分組合作方式,再加上網際網路豐富的資源,以突破傳統教材的限制,透過電腦模擬或虛擬學習,以促使學生學得正確的概念。
三、 遊戲融入教學:我們在班級內教學,往往可以發現學生,也許僅僅是一道簡單的猜謎、一樣新奇的小道具或者是一項有趣的競賽…等等,都有可能讓他們沈溺其中而興致盎然、樂此不疲;玩得內容也可以五花八門、包羅萬象,令人嘆為觀止。不可諱言的是,喜愛遊戲是兒童的天性,對兒童來說,遊戲是一種學習、活動、適應、生活或工作,而遊戲是兒童基於內在動機的選擇,是兒童主動參與而沒有無固定模式的外顯行為,因此兒童在玩遊戲時總是充滿了笑聲,歡欣溢於言表。是故,我常善用小遊戲,不僅改變學習信念的問題,同時透過同儕之間的影響,讓班級氣氛更為融洽,何樂而不為呢?
四、 實地操作體驗:翻轉教育特別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為輔,擺脫以往單向式教學法,採取師生互動、學生合作教學模式。由此顯現,教師僅僅扮演教學輔導角色,活動過程中學生主動思考,設計解題步驟並動手操作具體物,學童在學習過程中除能主動建構知識外,同時能獲得完整概念,更能藉由操作實物將概念學習正確且完備。
五、 教師專業精進:我常鼓勵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的第一步,便是要讓教師了解自己的教學活動類型,而讓老師了解自己教學活動類型的方式便是鼓勵、支持老師從事「了解自己教學活動類型」的活動。包括透過「與同學年老師、領域專家教師進行對話」、「蒐集自己教學活動的資料」、「分析、整理自己的教學活動資料」等的活動過程,來反思並改進自己的教學,幫助自己進行專業成長。同樣的,教師也可以透過專業成長的活動,包括在職進修、研習活動、與學科專家的對話等,隨時進行自我省思與檢討。
六、 異質合作學習:許多研究發現學生對於學習有抗拒的傾向。根據皮亞傑「同化」、「調適」的理論,概念改變必須引起個體內在不平衡(或認知衝突),使個體進行調適,建立新的概念結構或調整現有結構,以達平衡。而引起個體內在混亂狀態最常見的來源是和別人互動。因此,我常鼓勵教師讓學生相互討論,同時透過群體學習,教師不能只「告訴」學生事實,而是透過合作學習的對話與分工以獲得正確概念。
七、 新舊概念連結:教師教材設計務必對學童先備經驗有所掌握,避免出現重複概念或過於艱難命題;在教授新概念前,留意學童學過的舊經驗,設計符合學生心智年齡的教材,將新舊教材作最好的對照與連結。此外,「類比教學」常為教師與教科書所使用,但有其侷限性,有些可能得到不錯的效果,有時卻可能造成「類比誤用」,進而導致錯誤概念的產生。
1Know課程加入操作說明
本網頁由東吳大學教學資源中心教師教學發展組維護
相關問題請洽連絡電話: 02-2881-9471分機5816| E-mail:td@sc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