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策略轉化與推廣

專業成長

11198 期初團務會議暨專業成長

1.擬定本學期行事曆

2.邀請輔導員劉建成老師進行21世紀素養評量分享

111916 輔導員專業成長數感魔數

講師:明道大學 莊惟棟助理教授

1.參訪數學博物館
2.愛麗斯密室逃脫
3.幸運星的祝福
4.撲克牌讀心術

桃園市教育黑客松【數感課程】國中場

國中生活數學素養導向教學與操作教案

8/18()8/19()9/29 () 

桃園市教育黑客松【數感評量】國中場

國中數學素養題型設計


8/18()8/22()11/3()

1111110 期中團務會議團員大會

1.討論拍攝111學年「核心概念解析」和「會考大解密」影片。

2.討論「桃園市111學年度國民中小學教師素養導向優良教學示例」相關事宜。 

1111118

111學年度數學領域輔導群之「北區座談會」

地點:宜蘭縣新生國民小學

1111215 輔導員專業成長彈性課程模組共備

講師:謝熹鈐組長

1.編線:笛卡兒之心(等比數列)
利用等比數列先畫出「笛卡兒之心」,然後在紙板上編線完成笛卡兒之心。
2.印製勾股收納盒(畢氏定理)
利用畢氏定理製作勾股收納盒,用透明夾割圖案上色印製代替版畫拓印,完成獨一無二勾股收納盒。

1111222 輔導員專業成長數位教學:AMA

講師:謝熹鈐組長

1.利用AMA做幾何繪圖(方格、點、直角坐標、拋物線)

2.利用AMA動畫/循序移動,做出步驟動畫,在線上教學時方便學生理解。

3.利用AMA觸發動畫,製作互動按鈕功能,應用在觸屏教學。 

112223 期初團務會議暨輔導團團員公開授課

1.擬定本學期行事曆

2.輔導員劉建成老師進行公開授課

11246 輔導員專業成長數位學習:iPad融入數學教學

講師:臺北市立南湖高中 陳泓曄教師

利用平板內建的Keynote App指導學員學習文書設計(截圖、修圖)、檔案管理、分隔視窗等功能,並結合繪圖計算機 Desmos和常用的數學軟體功能,馬上可以體驗到更有效的教學課程。 

112413 輔導團團員公開授課

1.陳欣怡主任公開授課

2.拍攝優良教學示例影片

112427 期中團務會議暨國民教育輔導團團員專業增能研習

1.討論團務事宜。

2.跨領域課程評鑑工作坊

112519

111學年度數學領域輔導群年度研討會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綜合館

112年5月27日 輔導員專業成長—課程評鑑

講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楊凱琳教授

1.課程政策、設計與實行系統

2.課程評鑑的目的與模式

3.以JDM為例的數學課程評鑑

4.基於數學任務的課程研究

5.任務的揀選

6.實作:課程評析

學習社群

      為銜接桃園市教育局112學年度教師精進國中工作圈規劃,111學年度本團學習社群規劃了數學素養教學與評量,以及跨領域彈性課程設計工作坊。

    透過社群規劃,期許增加團員素養教學與評量及跨領域課程設計的指導能力,進而擔任本市112學年度桃園市國中工作圈種子講師。

1111117 課程設計數位工具

講師:劉建成老師

1.使用slido的文字雲、選擇題
2.使用classkick設計線上評量

111128 跨領域課程設計工作坊金融教育融入數學課程

講師:臺北市立三民國中 莊國彰校長、臺北市立信義國中 李千慧老師

1.金融教育融入數學課程
2.理財教育課程分享
3.體驗「財富自由」理財桌遊

1111210

111-1分區聯盟交流暨教學研究學習社群教學形成性評量

講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謝豐瑞教授

[第一場]
1.111年國中教育會考數學題本,從以下兩個向度進行分析:
(1)從「數學內容」去看這道題目有無公式以及學生有無解過。
(2)從「素養面向」去看這道題目的解題面向以及學生須具備的能力。
2.由會考題目的答錯率思考可能的原因以及教學如何改善。
3.111會考的「總結性評量」轉為課堂中的「形成性評量」。
[第二場]
1.從「中學數學教師應有的數學教學特質研究學生觀點」這篇論文,討論學生心目中的優秀數學教師應具備哪些特質。
2.透過教授提供的範例中,試著換位思考,體驗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回答問題。
3.團員兩兩一組,練習將111會考題目設計成課堂中的形成性評量。

11239 跨領域課程設計工作坊

講師: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劉柏宏教授

從內在美到外在美~談數學的跨學科學習~

1.數學內在美:中外比-黃金比例、白銀比例

2.數學外在美-STEAM跨學科學習、TAMES跨學科學習

3.黃金螺旋尺規作圖、教堂玫瑰花窗尺規作圖

4.達文西-最後晚餐之透視和黃金比例

5.畢氏音階

11256

111-2分區聯盟交流暨教學研究學習社群數學素養教學與評量

講師: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劉柏宏教授

[第一場]
1.回顧數學課綱的演變,從不斷優化和進步的過程,檢視教育的發展方向與目標。
2.分別從「幾何」、「代數」兩個面向中的例子,欣賞數學的美。
3.從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體驗數學的智慧,如:新聞報導上的數據、電影情節中的描述。
[第二場]
1.教授舉例說明,同一個數學概念在不同學齡階段如何安排縱向延伸,如何讓學生從探究的活動中體驗臆測到論證的過程。
2.團員實際進行兩個探究式的數學活動。
3.從數學史的角度,看見這些發現對於數學演化的貢獻與價值。

112年5月27日 跨領域課程設計工作坊

講師:謝熹鈐組長

數學與藝術跨領域課程設計–光影與透視

國中工作圈

    本學年度國中工作圈主要為協助本市數學教師精進命題能力。

    第一學期研習藉由分析TIMSSPISA的題目,讓教師從數據中看到臺灣學生在學習上的困難點,以及瞭解到國際的評量趨勢,便於在教學時能聚焦脈絡與評量的方向。規劃讓教師善用素養三法的技巧,供教師一套可依循的方向來設計素養題。

    第二學期研習為各校素養試題命題分享及回饋。

111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一群組

1111124日 

群組

1111124日 

群組

1111020日 

群組

1111027 

群組

1111027日 

群組

1111124日 

群組

1111027日 

111學年度第二學期

群組

11254 

群組

11254日 

群組

112420日 

群組

112420日 

第五群組

11254 

群組

1124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