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政祥 會長
「教授孩子好的行為,就是教他們善良、考慮他人、尊重他人。」——當代心理學家、導師兼作家克萊爾‧斯特蘭伯格(Claire Stranberg)
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們周圍的世界不斷變化和演進,但品格的重要性卻始終如一。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裡,培養孩子們堅強的品格是至關重要的。
克萊爾·斯特蘭伯格的這段話提醒著我們,作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責任不僅在於教授孩子們學術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導他們良好的品德和價值觀。不論社會如何改變,品格都是我們面對世界和他人的基礎。
培養孩子好的行為習慣,建理良好的品格需要時間和耐心,我們可以試著從下列三個面向著手:
一、 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美國品格教育大師李寇納表示,原本父母該是小孩品格教育的導師,但許多人因忙於家計被迫缺席,現在必須由學校負起這個責任,重建家庭價值。但是學校不可能取代父母。孩子的品格教育除了學校的教導,家長的深度涉入是重要關鍵。
二、 以身作則
身教重於言教,用身體語言來示範給孩子看,為人處事該怎麼樣才是正確的。在學校,每天早自習,學生進行晨讀10分鐘活動,老師也會同時翻開書本陪伴孩子閱讀。
在面對孩子的管教時,父母親經常要求孩子做功課時,自己卻在看電視、滑手機,對孩子來說是相當不公平的一件事情,孩子會抗議說:「為什麼爸爸媽媽可以看電視,而我們卻要做功課?」其實,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當我們要孩子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各位爸媽請先帶頭做,讓孩子有一個楷模學習的機會。
三、 成長的養分
農夫的辛勤耕耘,灌溉施肥,才能有好的收穫,孩子的教育也是相同的道理,孩子的成長需要許多的養分來幫助他們成長。
(一)關心,關心孩子的成長,關心孩子的學習,培養孩子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二)瞭解,透過對話、聆聽,瞭解孩子的想法,瞭解孩子的發展,更要讓孩子瞭解父母親的觀念及作法。
(三)尊重,尊重孩子是一個成長獨立的個體,讓孩子也有發聲的空間,當父母親尊重孩子時,孩子自然願意將父母親當作是朋友,願意將心事跟他們分享。
(四)責任,也是最常被忽略的,給予孩子愛的同時,也要培養孩子負責任的態度。愛他就是要他負起責任,當孩子自我決定一些事情時,做父母親的要尊重他的看法,孩子所做的每一件 事情都要讓他知道:「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因為愛孩子只是要他做這個、做那個,不用負責,有爸媽可以撐腰,那這種寵愛態度只是在害孩子,不是在幫助他成長。
面對3C產品及網路爆炸的時代,在廣闊無邊的知識海洋,充斥著諸多未知危險,透過學校、家庭、父母和身教的方式,成為孩子們的榜樣,成為孩子們的領航員,我們責無旁貸。
最後,讓我們共同努力,為每個孩子的成就而奮鬥。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擁有自己的才華和潛力。讓我們鼓勵孩子們追尋他們的興趣和熱情,提供支持和鼓勵,幫助他們發現自己的長處,並發揮他們的特點和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