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教育部補助辦理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原則」與「教育部品德教育促進方案」,鼓勵於推動品德教育採「跨教育階段別合作、與社區合作、與民間團體及所在縣市合作」方式進行且具特色之大專校院,藉以帶動整體學校社群之品德教育發展,以深耕品德教育至家庭及社區。結合微電影的創意拍攝方式,藉由影像記錄品德教育的推動過程、實際案例的感人事蹟,或其他以品德教育為主題之內容,以深化品德教育之推動效益與影響力。
113年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
透過攝製微電影《跳進自我的勇氣》,傳達現今社會面臨許多的挑戰,例如: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倫理觀念的變遷,這些挑戰也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和品德觀念,品德教育影片可以提供學生更多面向的思考,幫助學生建立健康、正確的價值觀。
112年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
微電影《我們大同》,描述的是在政府新南向政策之下,臺灣的大學校園裡,開始出現東南亞國籍學生。這群來自他鄉的異國學生,或許因為文化、語言、宗教等等差異,在臺灣的學習過程中受到許多不為人知的挫折。本片的初衷,就是以這樣的背景為前提,希望大家都能有同理心,善待與瞭解世界上的每個族群、文化。
111年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
透過品德教育微電影〈星火〉的拍攝,描述單親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因素,以及對孩子產生的負面影響;這種家庭的變化,給孩子帶來了恐懼和難過,進而影響其行為、心理、情緒,最終厭惡和他人的交往,產生人際交往的障礙。透過影片中單親家庭的轉折,希望能喚起別讓失去後才懂得珍惜,並要時時刻刻懷抱著感恩的心。
110年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學校計畫
透過拍攝品德教育微電影《爸爸》,傳達家庭倫理的核心價值呈現,並與父母親的親情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兒女總是嫌父母親的囉嗦,但總是在失去後才顯得親情的可貴,透過影片的情緒較大的轉折,希望能喚起別讓失去後才懂得珍惜,並要時時刻刻懷抱著感恩的心 。
113.10.16~113.11.13
前進社區發愛心-美化環境
113.9.24~113.9.26
一日為校終身為孝-教師節活動
113.5.16&113.5.21
前進偏鄉發愛心-關懷偏鄉學生
113.5.8~113.5.10
給媽咪一個讚-母親節活動
110.05.06~07
母親節活動
110.09.15~110.10.22
前進社區發愛心(一)關懷老人活動
110.09.15~110.10.22
前進社區發愛心(二)美化環境
110.09.15~110.10.01
教師節活動
111.05.04~06
母親節活動
111.09.22
前進社區發愛心(一)關懷老人活動
111.09.26~28
教師節活動
111.10.05~19
前進社區發愛心(二)美化環境
112.5.10~112.5.12
對您愛、愛、愛不完-母親節活動
112.5.17及112.5.19
關懷偏鄉學生活動
112.9.19及112.9.22
前進社區發愛心(一)關懷弱勢學生活動
112.9.26~112.9.28
一日母校終身為孝-教師節活動
112.9.21~112.10.5
前進社區發愛心(二)美化環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