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關懷

關連結:

臺中市居仁國民中學高關懷學生通報及輔導實施計畫

一、 依據:依據臺中市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計畫。

二、 目的:

(一)主動發現校園內高關懷學生,提供必要資源,以確保學生就學權益,安心學習。

(二) 加強高關懷學生輔導,增加學生的適應能力。

(三)落實政府照顧弱勢家庭政策,並提升其學生自我認同感。

三、 高關懷對象:非法定通報案件包含兒童少年保護、家庭暴力(目睹)、高風險家庭、性侵害、性騷擾、中輟學生等需要提供協助學生。

(一)中輟之虞學生:指尚未中輟,惟因家庭、同儕等因素可能中輟之學生。

(二)自殺高危險群個案:係指曾經自殺或有自殺之虞者。

(三)其他:經濟弱勢、躲債、單親家庭、家境清寒、瀕臨輟學或人際關係不良或其他因生理或心理狀態,以及家庭、學校、社會、文化、生活環境等不利因素之影響,在傳統體系中難以獲得成就經驗的青少年。

四、通報作法:

(一)學校應於每學期初依據高關懷指標進行全面性篩檢,請導師/行政人員瞭解每位學生家庭及生活狀況,符合條件者應填寫高關懷學生評估指標及安置輔導建議表。並針對個案危機狀態提供適度輔導策略,持續列案輔導。

(二)學校請專人負責建立高關懷學生名冊並連同高關懷學生評估指標及安置輔導建議表暨輔導紀錄專夾管理。

(三)開學2個月內,請專人將高關懷學生名冊正本1式2份逐級核章送至教育學管科承辦人處彙整。

(四)為了解各校高關懷學生處遇狀態之人數,另請按月至公務調查表填報每月人數。

五、成立高關懷學生處理小組:(本小組可和其他類似工作小組合併作業)

(一)由校長、各處室主任、組長、家長志工、社工/輔導人員、社區人士等組成。

(二)工作內容:

(1)負責校內辦理高關懷學生輔導實施計畫之擬定、研習活動之規劃、相關輔導資源之整合、期末計畫實施情形之檢討。

(2)定期召開個案研討會議,邀請家長、導師、社工、輔導人員、警察、各處室行政人員等,會同研議輔導個案之計畫,以有效整合導師、各處室、社區、社政、警政、家庭等資源,提供學生有效的關懷及輔導。

(3)評估個案是否需要繼續提供協助/服務。

六、成立高關懷輔導義工團:

併現有校內志工組織,再結合退休教師、實習老師、學生家長、社區義工等人士,負責高關懷學生家庭訪問、校內/家庭關懷、輔導及協尋等工作。

七、學校輔導處遇作法:

(一)義工團進行家庭訪問/關懷、校內關懷輔導,並作成紀錄。

(二)安排教師認輔高關懷學生,並做作輔導紀錄。

(三)利用專業心理諮商

運用專業諮商人員參與國民中小學學生輔導工作實施計畫之資源,提供高關懷學生心理諮商與輔導。

(四)辦理小團體輔導

針對高關懷學生申請補助友善校園小團體輔導或自費辦理小團體輔導,並作成紀錄。

(五)依規提供高關懷學生經濟上之協助,如運用仁愛基金補助代辦費、午餐費等。

(六)其他適當協助。

八、辦理本計畫有功人員依臺中市政府教職員獎勵要點辦理敘獎。

九、本計畫奉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中途輟學個案處理

中途輟學學生是指無正當理由,未經請假而缺課;或開學後沒有到學校註冊;轉學後未向轉入學校報到等情形缺課達三天以上者。這一群孩子大部分是家長、學校導師、行政人員相當擔心的一群,因為他們的行蹤常常讓家長及學校難以掌握,而成為社區中的遊蕩者,也導致他們成為犯罪加害者及受害者的高危險群。

徵兆

中輟學生問題多半錯綜複雜,也因此瀕臨中輟的高危險學生多半有些跡象可循,主要可能包含下列徵兆:

一、學習成就:學業成績低落,對學習缺乏興趣,也因此在學校生活缺乏成就感及樂趣。

二、師生關係:與老師互動情形不良,導致師生關係不佳甚至嚴重衝突。

三、同儕關係:學生同儕關係較一般同學複雜,有「跨班級」「跨年級」「跨校際」甚至「跨縣市」的交友情形。

四、家庭關係:學生跟家庭關係不佳,可能是父母疏於溝通、照顧或管教方式不當,與家長常常出現衝突,不喜歡待在家中,常常夜歸甚至蹺家等等。

五、家庭經濟:狀況不良,或因突遭變故(如天災、家長經商失敗、……等)致家庭破裂、遷移等。

五、社會關係:學生常常於課間或深夜時段在外遊蕩,特別是於該時段出入非法或其他遊樂場所(含:網路咖啡店、漫畫店、撞球店、電玩店、保齡球館等),或出入及參與高危險場所之團體或行業,如:地方幫群(角頭)團體、販毒、販賣盜版光碟、夜市(娛樂場所)打工等等。

處理方式

一、導師是中輟生的最佳輔導員,您可以很專業的完成下列工作:

(一)學生第一天沒有理由、沒有請假未到校,導師應以電話或信件立刻積極與家長聯繫,瞭解學生情形,並紀錄於相關簿冊內備查,並向教務處(註冊組)、學務處(生教組)報備。

(二)若曠課情形延續到第二、第三天天,導師除仍應依第一天之處理方式外,並應與三處(教務、學務、輔導)主任研商,擬定追蹤輔導計畫。

(三)在學生未復學前,導師都應積極會同輔導處及學務處,透過社區訪視、同儕輔導、家庭訪視、資源整合、結合義工輔導人力等等方式,積極與學生、家長保持聯繫,進行輔導工作,直到學生返校就讀為止。

二、在輔導復學生的過程中,輔導工作及班級經營需注意事項

復學生可能會有程度不同的不良習慣,包含:作息不正常、人際關係不佳、課業無法完成、服裝儀容不整等問題,請善用您慈悲的智慧,給予適當的期望,提供彈性的輔導方案:

(一)請您多提供學生一些機會,多傾聽、多耐心、多愛心,相信他有成長的空間。

(二)淡化他的中輟生身分,不要標籤化,重複其以前曾犯過的錯誤。

(三)多包容學生的衝動特質及浮動情緒。

(四)給予學生合理的期望,充分的時間及機會,逐漸修正不當的偏差行為。

(五)相信學生的心是脆弱的,勿用極端且不信任的語言引發學生產生罪惡感、自卑感。

(六)肯定學生的多元智能,發覺學生潛在的才能,激發其自信心。

(七)相信學生轉變的善念,不要將他與所有校內虞犯行為劃上等號,成為代罪羔羊。

(八)復學生可能對班上的秩序造成部份影響,因此引導其他同學包容復學生的缺點,並共同協助復學生的返校適應,是導師必須注意的重點。

摘 自 『 中 途 輟 學 』 刊 物 內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