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位建中生,對於建青有興趣,卻躊躇不前不知該不該加入?身為一位社會大眾,在閱讀建青之前想進一步了解我們?不滿足於首頁簡單的社團介紹?那麼歡迎收看本頁面,我們將在此把自己一層一層剝開,由內到外介紹平日建青的運作日常。
身為一位建中生,對於建青有興趣,卻躊躇不前不知該不該加入?身為一位社會大眾,在閱讀建青之前想進一步了解我們?不滿足於首頁簡單的社團介紹?那麼歡迎收看本頁面,我們將在此把自己一層一層剝開,由內到外介紹平日建青的運作日常。
一、社團組成
我們的社員可分為高一及高二,高二時多半的社員會接任幹部。幹部可分為行政部門和編輯部門,誠如首頁所展現。在下學期交接完成後,高二上任的幹部會從暑假開始著手處理招生事項。
招生後,建青會迎來一群新成員,高二社員會在每週的社團時間授課,課程內容不限。我們沒有其他社團的「教學」一職,而是由所有高二生一同負責社課。此外上學期加入的高一社員也會跟著高二幹部一起撰寫新一期的建中青年。
一部分的高一社員是在下學期加入,那麼我們會讓高一下加入的社員撰寫刊載在IG上的報導。
以下是關於各幹部的職分說明:
主編輯:負責構想新一期的主題,掌管刊物進度
副主編輯:與主編輯一同討論、發想,並輔佐主編輯
美術編輯:各式美術設計,包括logo、貼文、傳單、海報、網站、刊物
稿務:校稿
社長:處理社務、與社員交流
副社長:幫助社長,必要時代替其出席活動
財務:掌握活動收支、販售刊物收入等
活動:主辦/協辦各項活動
公關:與友社接洽、接應讀者訊息
行政:其餘幹部所無法處理的事務
二、社課
本社的社團課向來沒有固定主題,除了開學時會就社史及編輯流程介紹外,其餘社課內容由高二有意願者發想。舉例而言,我們曾經有過的社課主題有:韓國歷任總統介紹、讀書分享、政治時局討論、東南亞局勢分析……等。
三、刊物介紹
您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我們叫做「青年社」而非校刊社?我們跟校刊的差別何在?青年和校刊,這兩者之間有著些許的不同,雖然表面上都在寫校刊,但青年的主題和校刊的主題卻有著極大的差異。
青年社之所以名為青年,是源自民國初年陳獨秀所創刊的《新青年》雜誌,所以我們也參雜多一些關於社會議題、時事及文學的探討。至於校刊社,多半會圍繞校園事物報導,像是校園新聞、社團經營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