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緣起 | 實施辦法 | 籌備委員會 | 大會組織 | 議程 | 專題講者 | 論文投稿 | 線上報名 | 國際青年研究者獎 | 交通資訊 | 聯絡我們 | 贊助單位
已接受投稿摘要 Accepted abstract(Updated on November 8th)
海報發表Poster presentation (Updated on November 8th)
P01 中老年女性藉由瑜伽訓練改善睡眠品質與體能表現相關研究:褪黑激素與晨間皮質醇反應
P02 運動參與對視障者之認知功能與身體適能之影響
P03 體感遊戲訓練對年輕人之工作記憶之影響:隨機對照試驗
P04 跆拳道選手橈骨骨折急性處置與術後復健執行成效:個案報告
P05 以機器學習演算法預測前十字韌帶重建患者術後功能回復之情形
P06 國小女童巧固球選手投擲動作分析
P07 握力對國中手球選手投擲速度與身體組成之影響
P08 單次運動訓練介入對大專運動員下肢穩定度的立即效益
P09 電腦視覺技術於運動姿勢識別與動作評估之分析研究
P10 使用人工智慧演算法建立以生理參數評估認知功能之模型
P11 針灸對於踝關節動靜態平衡之影響
P12 加重球熱身介入對於青少棒選手於降低肩肘運動傷害風險之效益
P13 患有足部水泡跑者於不同跑速下之 生物力學分析---個案探討
P14 基於穿戴式裝置估測運動狀態及表現之研究
P15 應用電腦視覺技術於漸速耐力折返跑之檢測系統設計開發之探討
P16 不同層級法式滾球選手在不同射擊距離下其下肢力量運用之差異
P17 應用智慧穿戴裝置於自主運動行為分析
P18 應用資料探勘分群技術於運動中心之消費者分析- 以臺南市歸仁區全民運動中心為例
P19 慢性踝關節不穩定成年⼈的姿勢控制與大腦皮質活化之變化(Changes in Postural Control and Cortical Activation in Adults with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
P20 慣性阻力再熱身策略對籃球運動員下肢運動表現及超音波肌腱彈性特質量測
P21 急性下肢阻力運動對高齡者神經生理訊號與認知能力的影響
P22 運動禁藥測驗平台數據分析之教育缺口剖析
P23 跆拳道選手面臨膝關節傷勢的實務考量與防護處置:個案報告
P24 棒球專項熱身於青少棒選手之立即及長期運動傷害預防效益
P25 跆拳道選手身高與勝負結果之關係-以2022亞洲運動會為例
P26 應用MediaPipe之過頭深蹲動作偵測與分析之研究
P27 穿戴式裝置運動數據之決策系統開發分析
P28 運動訓練介入對大專籃球運動員下肢爆發力的影響
P29 天氣因素與運動表現之關聯:基於機器學習模型的文獻回顧與分析
P30 基於電腦視覺的動作姿勢辨識技術於體適能檢測服務平台
口頭發表Oral presentation (Updated on November 7th)
Hall-B A01 Thicker muscle, better balance? How Gluteus medius muscle thickness relates to Iliotibial band syndrome runner balance: A pilot study
Hall-B A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ining load and strength performance in Japanese collegiate American football players
Hall-B A03 探討台灣半職業投手軸心腳與反向跳動力學參數之關係
Room-B B01 AI動作影像最佳化特徵分析及量化評估
Room-B B02 大專跆拳道選手追擊能力與落下跳肌力特質之探討
Room-B B03 大專男子籃球員雙腳助跑跳與反向跳修正式反應肌力指數之探討
Room-B B04 運動員的慢性創傷性腦病變
Room-C C01 去甲烏藥鹼對C2C12骨骼肌細胞生長之影響
Room-C C02 攝入中藥濃縮製劑後去甲烏藥鹼之代謝與尿液排出情形
Room-C C03 從腦波與機器輔助方式探討肌貼對慢性踝關節不穩定運動員本體感覺與平衡表現的效果
重要日程
*報名及論文投稿延長至2024年10月20日止*
開始報名時間:2024年9月16日08:00起
報名及論文投稿截止時間:2024年10月13日17:00止
論文審查接受公告:2024年10月25日前通知
大會舉辦日:2024年11月16日(六)至11月17日(日)
今(2024)年則以「Treatment And Care For Sport Injuries on Contact Sports」接觸運動員的運動傷害照護為大會主題。接觸運動種類包含籃網、足球、柔道、跆拳道及拳擊等,是運動員受傷機率較高的運動項目。所以,要如何「照護運動員、重返賽場」,探討運動員照護與運動表現的相關議題,是本次研討會所要聚焦的重要學問與課題。
本校近年以提升運動員照護水準與促進運動表現為主題舉辦此會,大會均順利圓滿成功,獲得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極大肯定,並有多家媒體採訪及相當篇幅的報導。研討會,主要探討從事運動的身體之效益與傷害,著重在運動傷害處置及防護、運動醫學,研討議題並涵蓋運動科學、生化營養、運動訓練等專業領域。
本研討會是為骨科、復健科醫生、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運動訓練指導者、智慧運動科技開發者所設計,主要以病例為基礎來探討關節置換,創傷,兒科,手和上肢,足和踝關節,肩關節和脊柱等運動傷害患者的手術和替代性管理,案例的討論側重於當前運動醫學和運動表現的趨勢;研討主題並涵蓋運動訓練表現、運動心理學、運動生化營養、智慧運動科技等領域。為此,今年我們特別邀請1位美國骨科運動醫學的醫師專家、2位日本的體育學教授、1位泰國大學運動科學教授,共4位國際學者專家蒞臨訪台,進行專題演講;並邀請多位國內的專家學者針對單一主題,由主持人及多位講者以專題演講與互動研討的方式,突顯問題的細節及處置方式以進行討論,並鼓勵參與者提出專業領域相關的知識與創新的想法,期以理論研究與實務應用之經驗分享交流,達到提昇運動員照護和運動表現促進之目的。
為擴大參與層面,凡具大專體育運動相關系所師生本次研討會免收報名費,促進本研討會達成最佳成效。研究發表發方面,維持海報論文發表方式,並增加口頭論文發表,提供運動醫學防護和運動健康研究成果交流平台,以提升學術乘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