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
▍校史
桃園縣平鎮鄉自民國70年代後社區次第建設,鄉間郊區民眾大量湧入,於民國83年3月1日(1994)改制升格為縣轄市「平鎮市」,學齡兒童爆增,造成舊有學校復旦國小無法容納的窘境。當時,世居於平鎮市復旦里的桃園縣議會第13屆縣議員沈文生先生、復旦里邱里長金鑑先生及地方士紳,再三向縣府陳情呼籲重視該地區學子的就學權益,幸獲桃園縣劉前縣長邦友先生大力支持,於民國84年1月(1995)下令毗連中山高速公路新屋交流道邊之文小用地,立即籌建為國民小學,以便疏解平鎮市復旦國小的學生人數壓力,讓復旦里學子能平平安安的上下學。
桃園縣平鎮鄉自民國70年代後社區次第建設,鄉間郊區民眾大量湧入,於民國83年3月1日(1994)改制升格為縣轄市「平鎮市」,學齡兒童爆增,造成舊有學校復旦國小無法容納的窘境。當時,世居於平鎮市復旦里的桃園縣議會第13屆縣議員沈文生先生、復旦里邱里長金鑑先生及地方士紳,再三向縣府陳情呼籲重視該地區學子的就學權益,幸獲桃園縣劉前縣長邦友先生大力支持,於民國84年1月(1995)下令毗連中山高速公路新屋交流道邊之文小用地,立即籌建為國民小學,以便疏解平鎮市復旦國小的學生人數壓力,讓復旦里學子能平平安安的上下學。
因校地座落於平鎮市復旦里文化街及廣德街之間,里名「復旦」二字已被使用,但「文化」二字在桃園縣境內尚無國民小學取用,故本校訂名為「桃園縣平鎮市文化國民小學」,民國84年2月1日(1995)成立籌備處,由范姜春枝校長奉派接任籌備處主任,帶領總務主任游淑珍老師及兼任主計的代理教師李美玲老師,借用平鎮市復旦國小二樓的一間狹長型辦公室籌備建校事宜。
因校地座落於平鎮市復旦里文化街及廣德街之間,里名「復旦」二字已被使用,但「文化」二字在桃園縣境內尚無國民小學取用,故本校訂名為「桃園縣平鎮市文化國民小學」,民國84年2月1日(1995)成立籌備處,由范姜春枝校長奉派接任籌備處主任,帶領總務主任游淑珍老師及兼任主計的代理教師李美玲老師,借用平鎮市復旦國小二樓的一間狹長型辦公室籌備建校事宜。
經過半年的設校研究並提出本學區學齡兒童人數未來趨勢呈報教育局,於民國84年7月22日(1995)縣府正式核定預留60班擴建空間,以48班經費規劃,分二期招標,第一期36班,第二期12班,民國84年8月1日(1995)本校正式掛牌成立,首任校長為范姜春枝女士,並經由縣內調動作業,加入王鋐璋老師協助籌備建校事宜。民國84年11月16日(1995)經過公開徵求校舍設計圖程序,由陳貞彥建築師事務所獲得第一名,縣府並同意將建築主體工程、水電消防工程及庭園植栽工程分開獨立招標,期望透過各領域專業施工單位,取得絕佳的建校品質;此時,校址仍有一汽車教練場尚在營業及土地公廟。民國85年1月3日(1996)本校第一位工友傅秀鳳女士加入本校服務。
經過半年的設校研究並提出本學區學齡兒童人數未來趨勢呈報教育局,於民國84年7月22日(1995)縣府正式核定預留60班擴建空間,以48班經費規劃,分二期招標,第一期36班,第二期12班,民國84年8月1日(1995)本校正式掛牌成立,首任校長為范姜春枝女士,並經由縣內調動作業,加入王鋐璋老師協助籌備建校事宜。民國84年11月16日(1995)經過公開徵求校舍設計圖程序,由陳貞彥建築師事務所獲得第一名,縣府並同意將建築主體工程、水電消防工程及庭園植栽工程分開獨立招標,期望透過各領域專業施工單位,取得絕佳的建校品質;此時,校址仍有一汽車教練場尚在營業及土地公廟。民國85年1月3日(1996)本校第一位工友傅秀鳳女士加入本校服務。
民國85年4月(1996)校地內的汽車教練場停止營業並搬除地上物;民國85年5月23日(1996)校址內的土地公廟「廣德宮」,獲土地公首肯舉行遷移儀式,敦請土地公移駕至中壢市聖德路一段上的「文武財神廟」。民國85年8月1日(1996)將臨時辦公室遷移至校址廣德街旁民宅五樓,便於就近進行工程的督工作業與紀錄。民國85年8月29日(1996)第一期建築主體工程開標,由公府營造公司得標,工程範圍為校門、地下避難室、前庭廣場、活動中心、行政大樓、科學大樓及北棟教室。民國85年10月9日(1996)第一期水電消防工程開標,由星鋼電機工程公司得標。至民國86年7月(1997)建築主體及水電已大致完成,同年7月4日庭園景觀工程開標,由家福植栽景觀公司得標,並配合連夜趕工,讓本校得以在民國86年9月1日(1997)開學日有美麗的校園迎接新生。民國87年5月7日新建運動場工程順利發包開工,並於同年9月3日驗收通過,讓師生們在全新PP材質的200公尺跑道上恣意的跑跳,享受運動的快樂。民國87年8月13日(1998)第二期校舍工程開標,民國87年12月4日(1998)發包校地退縮後的人行步道,至民國88年9月全校所有建築、水電及植栽均已完工,並於同年10月舉行校舍啟用典禮。
民國85年4月(1996)校地內的汽車教練場停止營業並搬除地上物;民國85年5月23日(1996)校址內的土地公廟「廣德宮」,獲土地公首肯舉行遷移儀式,敦請土地公移駕至中壢市聖德路一段上的「文武財神廟」。民國85年8月1日(1996)將臨時辦公室遷移至校址廣德街旁民宅五樓,便於就近進行工程的督工作業與紀錄。民國85年8月29日(1996)第一期建築主體工程開標,由公府營造公司得標,工程範圍為校門、地下避難室、前庭廣場、活動中心、行政大樓、科學大樓及北棟教室。民國85年10月9日(1996)第一期水電消防工程開標,由星鋼電機工程公司得標。至民國86年7月(1997)建築主體及水電已大致完成,同年7月4日庭園景觀工程開標,由家福植栽景觀公司得標,並配合連夜趕工,讓本校得以在民國86年9月1日(1997)開學日有美麗的校園迎接新生。民國87年5月7日新建運動場工程順利發包開工,並於同年9月3日驗收通過,讓師生們在全新PP材質的200公尺跑道上恣意的跑跳,享受運動的快樂。民國87年8月13日(1998)第二期校舍工程開標,民國87年12月4日(1998)發包校地退縮後的人行步道,至民國88年9月全校所有建築、水電及植栽均已完工,並於同年10月舉行校舍啟用典禮。
民國84年2月1日(1995) 奉准設立籌備處
民國84年2月1日(1995) 奉准設立籌備處
民國84年8月1日(1995) 首任校長 范姜春枝女士
民國84年8月1日(1995) 首任校長 范姜春枝女士
民國84年7月22日(1995) 正式核定預留60班擴建空間,以48班經費規劃,分二期招標,第一期36班,第二期12班
民國84年7月22日(1995) 正式核定預留60班擴建空間,以48班經費規劃,分二期招標,第一期36班,第二期12班
民國85年9月(1996) 第一期建築主體工程動工
民國85年9月(1996) 第一期建築主體工程動工
民國87年8月(1998) 第二期工程建築主體工程開工
民國87年8月(1998) 第二期工程建築主體工程開工
民國95年8月(2006) 第二任校長 戴振浩先生就任
民國95年8月(2006) 第二任校長 戴振浩先生就任
民國101年8月(2012) 第三任校長 吳德業先生就任
民國101年8月(2012) 第三任校長 吳德業先生就任
民國104年8月(2015) 第四任校長 鄭惠欽女士就任
民國104年8月(2015) 第四任校長 鄭惠欽女士就任
民國111年8月(2022) 第五任校長 莊金永先生就任
民國111年8月(2022) 第五任校長 莊金永先生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