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多元教學模式
15-30% 合作學習 / 小組討論
05-10% 角色扮演 / 短劇
20-30% 電子學習
10-20% 專題研習 / 議題探究
10-20% 實地考察
10-20% 全方位學習
善用電子學習工具,鼓勵自主學習;
配合全方位學習活動,提供實踐及印證機會;
透過跨科目協作,達至整全綜合學習;
調整內容深度及廣度、採用多元化學與教策略,照顧學生多樣性;
學、教、評互相配合,促進學習循環;
發展校本基本法教材;
《電視新聞小記者班 》
公民與社會發展x中國語文x資訊料技組
-跟隨專業記者進行外景真實採訪
《一份報章的誕生 》
公民與社會發展x中國語文x資訊科技組
-實地了解新聞/數碼新聞製作
《韓國視像交流遊學體驗》視像小伙伴計劃
公民與社會發展x旅遊與款待
-體驗韓國文化、歷史、生活
《文化。願景》香港故官文化博物館
公民與社會發展x中國歷史
-透過參觀香港故官文化博物館認識國家
《社區發展與本地文化》考察
公民與社會發展x旅遊與款待
-體驗本地不同文化與生活
《移動。非遺》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索
公民與社會發展x中國歷史旅x課外活動組
-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
《玩轉舞台無疆界!》
公民與社會發展x戲劇教育x視覺藝術x音樂
-佈景設計、化妝、髮型、後台管理、音效管理
《恐懼鬥Zoom》音樂劇
公民與社會發展x戲劇教育
-音樂劇、網上學習
《熱鬥獅子球》聯校音樂劇
公民與社會發展x戲劇教育x視覺藝術
-音樂劇、舞台表演、後台管理
《香港城市發展與海港》戶外探索
公民與社會發展x中國歷史x課外活動組
-戶外活動、香港城市發展、海港土地利用及歷史
為照顧不同學習需要,本校開設英文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要實踐這一點並不容易,面對的難題包括以下各項:
坊間英文教材不足:有別於其他科目,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英文教材並不充裕。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涉及不少議題,部份內容更與中國緊密扣連:部份相關詞彙並不容易以英文教授,尤其與中國相關的概念,要以英語來理解難比一般科目困難。
教師人力資源問題:要安排教師分別教授中文組與英文組,而且要維持長遠發展,必須有長線部署。
為解決以上難題,學校安排合適的教師進修及轉型,另一方面積極製作教材,累積合用資料,綜合成教學資料庫。
除此以外,訓練同學由中一開始接觸相關概念的英文名稱,並鞏固英語閱讀及表達能力,以便能發揮不同語言的優勢。
選擇以英語修讀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同學表現不俗,能於專題研習、匯報等活動中表現出自信心,提高自尊感,對學術能力及個人成長也有極大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