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健康舒適的社區
今天是我們的最後一堂課囉!所以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回顧並複習健康舒適的社區。以下是一張表單總共有五個問題,請同學們填完並提交喔。
6/23健康舒適的社區
我們往往認為「資源回收是清潔隊、環保媽媽……工作」,而非個人的「本份」,如此怎能徹底從生活改變「習慣」呢?據環保署的統計,1994年台灣地區家戶垃圾的清運量為萬噸,相當於每人每天製造1.104公斤的垃圾,垃圾並以每年百分之五的速度在成長。而垃圾中就有百分之四十是可回收再生的資源。因此,資源回收就是減少垃圾量,降低環境的污染,更具有資源永續利用的積極意義。
6/16健康舒適的社區
繼環境教育之後,對自己的社區環境有沒有更加了解?對維護社區環境有沒有每天身體力行呢?接下來的課程呢?我們要來認識與環境息息相關的一種傳播疾病~登革熱。
認識登革樂
什麼是登革樂呢?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或「斷骨熱」,是一種藉由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的急性傳染病;主要是藉由病媒蚊叮咬人時將病毒傳入人體內,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也不會經由空氣或接觸傳染。
台灣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有哪些種類?
台灣地區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屬斑蚊類,特徵是身體黑色,腳上有白斑,主要是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兩種。
登革熱有哪些症狀?
有些人感染到登革熱病毒並不會生病,稱為不顯性或無症狀感染,有些人僅有發燒等輕微症狀,有些人則出現較嚴重的典型症狀,包括發燒、紅疹、眼窩或骨頭酸痛,甚至出血現象。
登革熱的潛伏期有多久?
一般人感染病毒經3-14天的潛伏期後開始發病,平均5-8天。
十、感染登革熱以後有無免疫力?
感染某一型登革病毒患者,對該型病毒具有終身免疫,而對其他型別僅具有短暫的免疫力,通常約為2-9個月之間,之後還有可能再感染。
十一、登革熱如何治療?有無疫苗?
登革熱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可治療,一般採行支持性療法,目前尚無有效可施打的疫苗。
再者我們要說到預防登革熱;其實最重要的就是清除孳生源,不要讓蚊蟲有機會孳生。那要如何預防呢?以下提供四字訣巡、倒、清、刷
1.巡:經常巡檢,檢查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
2.倒:倒掉積水,不要的棄物予以丟棄。
3.清:減少容器,使用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
4.刷:去除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熟讀完之後;再請您看老師附上的影音檔加深自己對登革熱的認識呦!
6/9健康舒適的社區
上週我們提到哪些社區資源與我們的健康是有關係的。收到同學的回應都答得很好。
其實身體健不健康和我們所處的環境是息息相關的。例如:好的社區環境住起來心情會很好,反之不好的社區環境就會讓人感到心情遭透了,心情影響健康。所以好的居住環境是不是很重要呢?什麼樣的環境才稱得上是好環境呢?維護社區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喔!
請同學觀賞這部微電影之後,並回答表單的問題。
6/2健康舒適的社區
上週老師帶領同學認識自己的社區,了解自己的社區型態是屬於一棟大樓?一條街巷?分享自己居住的社區是屬於都市?或鄉下?
延續上週〈課本第45頁〉,今天要來認識社區有哪些資源?例如:公園~可以提供人民休憩的地方。例如:鄰居~當你有需求時,可以請鄰居幫忙。
所以請同學們想想看自己所居住的社區還有哪些資源可以提供你幫助及需求呢?
課文內容提到阿德從鄉下搬到都市,發現新社區有很多醫療資源;例如:牙科診所、藥局……。同學們居住的社區是不是也有這些資源呢?而這些資源都跟我們健康息息相關,請同學們想想看還有哪些資源是跟我們的健康有關係的呢?
5/26 健康舒適的社區
『社區』:指的就是一群人居住在同一個地區,使用共同的資源,產生「我是這裡人」的感覺。
然而『社區』的意義是很廣的,它可以是一棟大樓、一條街巷、一個農村、甚至是一個鄉鎮。
請同學觀察自己的社區是個什麼樣形態的社區?一棟大樓?一條街巷?一個農村?甚至是一個鄉鎮?
現在請同學們放下手邊的課程到外面觀看一下自己居住的環境,覺得像『鄉下』呢?或是『都市』呢?
5/19讓家人更親近
同學們好:
延續我們5/5的課程,課堂當中我們有花一點時間填寫第40頁的〈家庭感情撲滿〉,但是因為時間不是很充足,導至大部份同學都尚未完成。本周就請同學們繼續完成。並在復學後於課堂中跟同學分享。
再者,請同學們於第41頁畫一幅與家人約會的場景。例如:全家人一起玩桌遊,在遊戲的過程當中有發生令你印象深刻的畫面,就把這樣的畫面畫在第41頁,並回答下方的問題:1.活動名稱2.活動日期3.活動地點4.參加成員5.心情和感受。待復學後,老師要一一檢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