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綱推動及特色課程發展簡介
|自然/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
高中新課綱推動及特色課程發展簡介
|自然/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
新課綱實施,高中課程自然、社會學科領域新增「探究與實作」
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是「部定必修課程」,以普通高中來說,自然領域部定必修總學分數為12學分,應含1/3跨科目之主題式探究與實作課程內容。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課程的內容根據跨科概念設計,但仍含括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的範疇內。據《課程綱要》說明,探究實作課程內容以實用性及生活化的題材和議題為主,透過主題式專題活動,引導學生學習探究的方法與體驗科學實踐的歷程,培養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問題解決,以及提出結論與表達溝通之能力。
社會探究與實作則列在「加深加廣選修課程」,高一、高二以實施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的分科教學為原則,並建議於高二、高三實施社會領域探究與實作教學,可開設跨領域/科目之專題、實作或探索體驗課程,藉以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整合應用不同學科的知識與基本能力以解決問題,落實新課綱核心素養之培養。
普通高中自然/社會領域課程科目及學分數如下圖所示:
新課綱普通型高中各種類別課程對應之學習內涵,可參考下圖:
部定必修課程:係從全人教育出發,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及奠定基本學力,提升通識與綜合應用能力為目標。
加深加廣選修:選修課程係提供強調學生適性發展,依照學生興趣、性向與能力,提供加深加廣之延伸性或更具個別化與差異化之適性課程,以滿足學生多元學習。
新課綱高中課程類別、領域/科目及學分,可參考下圖:
▲▼以上圖/文彙整自: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
※更多「探究與實作」相關資訊:
什麼是探究與實作?相關文章:
探究與實作的課程評量/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陳竹亭/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選才電子報/第278期-談談自然科學領域的探究與實作。
高中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從why 到what─探究問題的層次在教學與學習的意義/洪逸文*、王靖華/臺灣化學教育/第42期,2021年3月。
111學年度自然科探究與實作納入學測考試(文教新聞):
111學測考「自然探究與實作」,沒有課本要怎麼考?新北市搶先全國,首推自然探究與實作模擬考,5100個高二生應試/羅梅英/未來Family/2021-03-12。
【探究與實作.模考篇】全國首次模擬考新北登場,平日有實作才能解題成功/王韻齡/親子天下/2021-3-31。
聚焦111年大學考招-新北市學習歷程檔案與探究實作大補帖/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中等教育科/新北市教育電子報第327期/2021-09-03。
大學申請入學參採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
大學招聯會公告111學年度申請入學參採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資料中,在「課程學習成果」方面,有617個校系參採自然領域探究與實作成果,455個校系參採社會領域探究活動成果。▲資料來源:大學招聯會「大學申請入學參採高中學習歷程資料查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