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課綱推動及特色課程發展簡介
|高中學校如何幫助學生規劃自主學習?
高中新課綱推動及特色課程發展簡介
|高中學校如何幫助學生規劃自主學習?
※高中自主學習實施流程,約略如下圖:
新課綱有關「自主學習」的規範:
依據教育部發布「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規劃及實施要點」,學校應訂定「學生自主學習實施規範」,內容包括實施原則、輔導管理(包括指導學生規劃自主學習計畫)、學生自主學習計畫參考格式及相關規定。
範例:臺北市立復興高中學生自主學習實施規範、臺北市立中正高中學生自主學習實施規範
自主學習的實施原則:
學生須在規定期限提出「自主學習計畫申請書」,計劃書內容包括:自主學習計畫主題、學習動機、進度規劃、執行策略、預期達成目標、學習設備需求、成果預計發表形式等,經過教師指導(校方審查)及取得家長(監護人)同意後實施。
自主學習前,先「學習如何學習」:
自學能力需要培養,多數學校會在新生入學階段安排基礎課程,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目標、掌握有效學習的方法、如何運用校內外圖書及網路資源、資料蒐集的技巧、提供課程諮詢輔導的管道、講解如何擬訂學習計畫等基本知能。
重視學生個別差異,指導教師陪伴、協助尋找學習方向:
對於還不太清楚如何訂定自主學習主題的學生,有些學校會安排微課程、職涯講座,或提供課程諮詢、生涯輔導,幫助學生試探學群認識大學科系;準備自主學習計畫過程,也建議從「興趣」或「大學目標科系」方向著手,對接未來升學,組織成為更有目標性的學習計畫。
★ 課程諮詢:依新課綱規定,學校針對不同情況及需求的學生,由導師、專任輔導教師、課程諮詢教師三方共同協力,提供學生全面的課程諮詢或生涯輔導。(圖文來源:108課綱資訊網)
★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幫助學生認識大學科系、學類、學群,提供探索興趣類型、核心素養、領域學科等,引導高中生為生涯探索、自身定向及升學做準備。(圖文來源:collego)
高中端如何看待學生自主學習成果:
復興高中的教師認為,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最主要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逐漸累積能力,領受學習的樂趣,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自主學習期間能學多少的專業知識、會產出多好的成果,並不是唯一的重點。主要還是看學生是否有成長?態度是否有變得積極?能力是否有提升?盡量以學生的標準來看待,只要學生持續在進步中,就值得鼓勵!(▲資料來源:復興高中網頁自主學習Q&A)
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計畫期間,指導教師協助輔導管理,檢核學習進度績效或給予建議調整。部分學校規劃有「自主學習計畫能力自評表」、「量化檢核表」相關評量方式,供學生檢視學習成效或反應需要學校提供哪些支援。
從高中學校提供給學生的「計畫成果報告書」參考格式可知,自主學習計畫成果不一定要完美,但建議能有結構性、完整的敘述學習歷程,比如將執行過程遇到的困難、如何解決,以及自主學習的心得與反思清楚作呈現。
★ 百齡高中學生在實施自主學習計畫期間,經過3次指導老師階段檢核。
★ 復興高中校方提供「自主學習成果紀錄表」引導學生完整陳述學習歷程省思。
★ 中正高中規劃「量化檢核表」,供學生自評自主學習表現。
鼓勵學生將「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彙整上傳至學習歷程檔案:
大學選才方式多元評量,不再僅從制式的課業成績來看學生表現;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被視為能用來了解學生的特質、興趣、態度或學習潛力的一種途徑。自主學習依課綱規定不列計學分,學生可以在學習歷程檔案中的「多元表現」上傳自主學習計畫成果。
大學招聯會公告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參採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資料中,總計有1701系組指定參採「高中自主學習計畫成果」。(▲資料來源: 大學招聯會「大學申請入學參採高中學習歷程資料查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