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招生專業化活動花絮

專訪資訊工程學系吳汶涓老師

★ 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學系審查重點與準備指引

  • Q.您對「學習歷程檔案」的想像或期待?教授們想看到什麼樣的備審資料?

以前看的備審資料的呈現方式可能比較片段,例如同學放上成果作品、參加營隊或取得證照的資料,但缺少進一步分析說明他為什麼參加這些活動、競賽、或考這樣的證照,其實審查委員很難從裡面看出你到底學到什麼。因此,我會期待可以看到連續性的學習歷程,建議同學要將學習歷程經驗經過反思包裝成連貫性的資訊呈現出來

我希望從備審資料可以看到比較多歷程反思的部分,比如同學參與活動可能不只學到寫程式,他在跟其他人合作過程學到「如何溝通」,或是在教別人的過程學到「如何組織知識能夠清楚表達給他人的能力」,像這樣的一些「軟實力」都可以進一步呈現在學習歷程當中,這樣的備審資料就不只是呈現「學到一個code」這樣的結果。因此,我會建議備審資料千萬不要只有附上最後的成果!

  • Q.資工系「學習準備建議方向」與「書面資料審查重點及準備指引」。

我們在「修課紀錄」參考「數學」及「科技領域」的成績表現,例如在加深加廣課程、多元選修選了哪些課程。有些同學可能擔心他的數學成績不好,我會建議可以在「反思」的部份加註說明,譬如什麼原因造成表現不好、你如何檢討改進、或是在不同學期的表現有沒有什麼改變,這部分可以展現你對學習的思考及態度。

其次,我們重視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除了從面試的口語表達,書面表達部份則從你的「書面報告」、「自主學習計畫書」或是「學習歷程自述」當中可以判斷能不能有系統以及有沒有邏輯表述出你想呈現的東西。

另外,前面有提到我們期待從備審資料可以看到比較多對於學習的反思,或是對成果作品應用方面的延伸思考。比方說你從參加的活動裡面學到什麼?也許你最後完成實作作品,有沒有想過可以再做什麼變化或是跟其他領域結合?我覺得這部分也反映出學生有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參加完課程活動後不會是ending,它可能讓你知道你對這個領域有沒有興趣,或誘發你之後的學習行動,我覺得這些都是同學可以進一步思考呈現在備審資料。

    • 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參採高中學習歷程資料_本校資工系學習準備建議方向

    • 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本校資工系審查重點及準備指引

國立宜蘭大學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資工系審查重點及準備指引.pdf

資訊領域相關自主學習計劃如何準備?

現在網路有很多學習的資源,或是可以善用關鍵字搜尋找資料。同學假設有感興趣的資訊議題,可以在思考之後到網路上找資料驗證自己的想法。比如可能在學習AI之後產生應用到其他領域的某個想法,可以搜尋看看目前是不是有人已經做過或研究到什麼程度,假設已經有人在做我覺得也沒有關係,你可以看人家怎麼做並提出你的觀點,例如現在AI用在醫療、音樂、或農業的例子有很多,但是我看到有學生把它用在清除海洋垃圾,就覺得這個idea很特別。這些都是同學可以呈現自我學習的部分,我覺得這也反映你有去做後續的學習,嘗試思考並解決問題。

選擇放哪些備審資料?備審資料的數量。

首先,建議能夠讓審查委員快速掌握你的亮點,吸引教授往下看你的備審資料

其次,學生們放備審資料一定希望放到滿,東西多才多采多姿,我覺得同學可能要思考委員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看這麼多資料,因此如何在有限篇幅「精簡資料與呈現重點」也是準備上可以留意的部分

另外,要清楚告訴教授你為什麼想要往這個領域、為什麼申請這個學系

  • Q.資工系如何設計書面審查評量尺規?

資工系的書審評量尺規是「能力面向」,我們是從「未來人才所需能力」為思考、設計的出發點,結合與資訊領域比較相關的指標項目,訂出我們想要著重的能力向度尺規─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解決,以及溝通表達,來衡量前面我所提到資工系重視學生的一些能力。

其實評量標準110學年度看的方向就已經大致擬訂下來,我覺得111學年度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是把審查標準更加「統整化」,以前在制定尺規的時候,是從「學業成績」、「修課紀錄」、「課程成果」等項目看學生有什麼表現;那現在我們把符合資訊人才的能力指標訂出來,從能力面向來看學生提供的資料裡面哪些特質或表現比較符合學系的期待。

就像前面有提到,未來的孩子從小就接觸許多科技領域方面的學習,以後每個領域的人才可能都會有一點資訊基礎,因此資工系學生可能就需要更多跨領域學習的能力,例如現在很多行業都需要數位方面的人才,你可能需要去充實其他不同領域的知識,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相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