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民主

區域整併、 選制改革、 地方創生與公投民主

作者蘇彥圖|中央研究院法律所研究員,經民連理事邱星崴|耕山農創創辦人,經民連智庫顧問徐偉群|經民連會長,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

推動縣市區域整併,確保縣市平權,

沒有人是二等公民 

1967年台北市升格為直轄市,1979年高雄市升格,此後三十年台灣省管轄其餘19-21縣市。但是,在2010年(新北、台中、台南、高雄)及2014年(桃園)五都合併升格後,六都人口已達全國69.4%;加以1997年凍省,2018年7月省政府員額與預算歸零徹底虛級化後,全台3市11縣外加金馬實際上已「直轄」於中央;此時,再要求這16縣市716萬人口必須「矮直轄市一截」,做二等國民,已不再具正當性,而是嚴重違反平等原則。 


經民連主張「沒有人該是二等國民」,應該讓六都以外的16縣市716萬人口全部升格為直轄市,提升地方政府財政能力、公務員素質與自治權限,符合公平正義,有助區域均衡發展與國土規劃合理化,更可打破僵局重新討論合理財政收支劃分。 

又就中長期而言,一方面考慮到日治時期的「五州三廳」,應是台灣歷史形成過程中,與台灣整體幅員及各區域地理特色較符合的區域劃分;另一方面,參考歐洲國家以約數百萬人口,劃分為主權國家內第一級行政區之「大區」的國際趨勢,經民連主張,台灣應該是循序從「十都」,「五州」,最後整併為「七區」的治理。 


具體來說,我們主張,應循序經三階段完成全國縣市區域整併,確保縣市及區域平權,沒有人是二等公民。初步提議,以下列三階段進行整併: 

四都升格


整併新竹縣市,雲嘉三縣市,以及「基隆、宜蘭與東北角」,連同彰化縣,升格為四個各百萬以上人口的「都直轄市」;亦即,從現有的六都,增為十都;


五州平權


修改地方制度法,除「都直轄市」外,另設人口未達百萬的「州直轄市」;即,金馬澎、花東、屏東州、南投州、苗栗州等五個「州直轄市」;  


七區治理


最終目標為,將十都五州整併為「台北、新北、基隆與宜蘭」、「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金馬澎」、「花東」等七大區。 

地方議會選制改革,

縣市議會半數採政黨比例代表,直轄市實施區自治

延續台灣公民陣線2020年第7號公民政綱主張,我們認為,從國民黨在「恩庇侍從體制」下,長期藉由地方派系勢力控制的人際及利益網絡,進行選舉動員,到民進黨在邁向執政過程中,在「實力至上」的勝選邏輯下,大量引進原國民黨派系中人,複製恩庇侍從體制,而導致地方派系勢力成為地方選舉中永遠的執政黨,此一局面必須徹底改變。 


參考歐洲綠黨、海盜黨崛起的先例,政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將使標舉理念的新興政黨,得以匯聚整個行政區一定比例的政見認同而分配當選部分席次,無須與長年經營的地方派系進行「人際及利益網絡」的競逐,如此,強調理念的新興公民力量與各黨年輕人,將有較高的當選機會。 


又政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將可強化政治課責,建立「選黨,選政見,選責任」的新地方政治。因此,我們主張: 


結合地方創生,賦予新興社群自治權力,

以公私協力的夥伴關係促進地方多元發展

我國自2019年以來推動的地方創生,以模仿日本作法為指標,由公關顧問引進各種酷炫的手法。此一政策方向,忽略了日本與台灣地方問題的根本差異,導致將地方創生簡化地理解為「產業」,而根本忽略了「地方」。只著眼於產業的結果,將社會問題簡化為經濟問題,顛倒產業與社會的邏輯。事實上,沒有良好的社會體質,不可能會有良好的產業。如今,台灣偏鄉只剩下單一的夜市老街,即是社會惡化的結果。 


地方創生不能只是創業,而是要創造生活的可能性。亦即,應該將地方創生視為一種社會工程。經民連主張,地方創生政策,需從重建地方的公共財,在醫療、交通、教育方面大力提振著手。政府應重建台灣地方創生資料庫,以更嚴謹的社會科學方法來統整地方資料,並且經由地方政府、在地團體共同審定,以此定為衡量地方創生方案的基準。其次,政府應在地方的醫療、教育、交通、能源等領域更有體系地開放公共職能,讓在地居民能投入公共體系,打造地方的支持系統。同時,也支持青年以團隊形式返鄉投入地方支持系統重建的工程,建立「創業」以外的返鄉路徑。讓地方創生政策能真正改善地方的醫療、教育、交通、能源問題,讓地方發展有穩固的土壤,達到真正的共榮共生。 


為推動上述的創生政策,經民連主張,地方自治組織的型態也應該一併鬆綁,除落實地方制度法已增訂之區域合作組織外,應進一步突破以地域空間為基礎的自治概念,納入多元型態的自治團體,例如商圈自治體、小型電力合作社、托育互助會等等,賦予在地居民依其需要經由民主程序,決定治理自己的組織與權限,以實現資源共享、資源互利,並鼓勵社區,民間組織,自治團體與直轄市、縣市或鄉鎮市以公私協力之方式合作,使地方治理展現活力。 

全面修正公投法,強化公民參與審議過程,

提升直接民主之品質,並避免危害自由民主憲政秩序 

延續台灣公民陣線2020年第6號公民政綱,為完善公民投票制度,強化公民參與的審議過程,提升直接民主之品質,避免公民投票制度因遭濫用而危害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以落實直接民主對代議政治的補充價值,經民連主張應推動公投法全文修正。修正內容包括: 

閱讀更多

開場說明:民心向背,2024關鍵政策

【一】經濟民主:對抗低薪、消除貧窮、培力青年、窮人銀行

主持人

   杜文苓|經民連監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報告人

   吳啓禎|經民連智庫社會經濟組召集人,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經濟學博士

   劉侑學|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經民連智庫顧問

   王兆慶|彭婉如基金會執行長,經民連智庫顧問

   彭揚凱|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經民連智庫顧問

   林凱衡|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經民連智庫顧問

【二】防衛民主:國安體制、投資審查、全民國防與反滲透

主持人

   林佳和|經民連副會長,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報告人

   陳方隅|經民連智庫國防外交組召集人,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

   徐偉群|經民連會長,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

   賴中強|經民連智庫召集人

   周婉窈|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經民連理事